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
地理试卷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7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资料回答1—2题。
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30 156
埃及70 3603
中国129 934
英国241 963
印度313 559
日本336 3054
荷兰432 1601
孟加拉国910 1359
1.
A.加拿大B.美国C.印度D.埃及
2.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B.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C.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D.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读右图回答3—4题。
3.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4.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右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5一6 题。
5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土要方向,
则该图可以表示()
A .从拉美迁往北美 C .从欧洲迁往非洲
B .从欧洲迁往北美 D .从西亚迁往非洲
6 .若该图表示我国20世纪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民工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可能为四川省,乙可能为广东省
B .甲为城市,乙为农村
C .该种人口迁移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去支援城市建设
D .该种人口迁移和三峡库区移民的性质相同
7.下列城市分别在煤炭、石油和铁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
A.包头、抚顺、阿伯丁B.伯明翰、大庆、鞍山
C.鹤岗、徐州、攀枝花D.匹兹堡、包头、开滦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回答8~9题。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②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城市经济
畸形发展④国家政策影响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关于xx年,城市化和城市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比xx年略有下降-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超过其总人口的一半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
口的总和
10.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
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1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工程,其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数量
12.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抑制私人出租车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13.限制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源B.交通C.气候D.地形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区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
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C.金桥开发区D.植物园
15.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城市后备用地,改善美化城市环境B.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C.交通更加便捷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16.欧美发达国家都市人口密度的最高点,常出现在市中心的边缘地带;而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都市人口密度的最高点,则常出现在市中心。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墨西哥等国家都市常具有的特性是.( )
①都市规模较小②轻工业较不发达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④住商混合的情形较普遍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7.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是( )
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④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8.在城市中,商业区一般成( )
A.片状B.团块状或条状C.圆环状D.点状
19.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这是由于( ) 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因素
20.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运输的通达度③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④收入高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近年来,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其需大量投入的是( ) A.劳动力和政策B.土地和机械C.资金和技术D.水源和良种
22.亚热带季风区最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B.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大牧场放牧业
23.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综合性农业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B.水稻种植业C.热带迁移农业D.混合农业
24.世界上混合农业的主要类型是’( )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
25.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充足B.大城市众多C.商品经济发达D.气候条件多样26.下列哪种行为可能造成土壤的退化( )
A.在坡度较小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上毁林种粮
C.秸秆有计划还田
D.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有计划地退耕还牧
27.关于造成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③土壤污染
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较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
28.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
郊区的乳畜业⑤xx年天津政府将原有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⑤水源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⑤政策
C.①土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⑤市场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⑤习俗
29.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
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飞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④
30.工业集聚可以( )
①提高生产成本②降低运输费用③提高环境质量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1.对技术要求高的化学、电子、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应分布在( ) A.接近劳动力密集地区B.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C.铁路枢纽中心D.沿江沿海航运中心
32.目前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变化正确的是( )
A.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B.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
C.交通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D.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33.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共同点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燃料产地C.接近消费市场D.科技发达
34~35题。
34.某加工企业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5.如果某公司吸引了外资,计划在乙地兴办企业。
那么适宜发展的有( )
①时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普通制鞋厂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⑤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7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卷二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年份 世 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7.34
29.2
4.47 53.8 2.87 17.O 195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xx 17.04 39.6 7.98 70.2 9.66
29.2
xx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xx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xx
36.23 51.8
10.11 76.O
26.12 46.2
(1)发达国家,在1950~xx 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 ________ %,从xx 年~xx 年,将上升 ______________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xx 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______________%,从xx 年~xx 年,将上升 _________________ %。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城市人口数看,在 _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xx 年,两者之比约为 ________ ,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读美国大城市分布图回答。
(10分)
(1)图中美国东北部的阴影部分为 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其周围大城市密集分布,其中城市A 为_____________(城市名),是美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其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B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早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C 为新奥尔良,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考号 班级
38.右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 1~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
(10
分)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9.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读上海市略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A处,是因为.( )
A.距市中心近B.交通方便C.水质较好D.接近旅游区
(2)B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D.固体废弃物污染的
工业
(3)图中D、E是近郊区,在此处发展农业主要考虑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条件的因素,该处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
(4)c地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_________________,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铁矿石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5)从环保角度讲,宝山钢铁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
高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7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36.(1)9.7;5.8;速度放慢。
(2)7.0;1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3)80;2:1;新增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7.(1)五大湖区;最大的淡水湖群;芝加哥;频临五大湖,交通便利。
(2)波士顿;半岛上;便于防卫。
(3)该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口,墨西哥湾沿岸,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好。
38.(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不断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3)城市化(4)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小。
39.(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市场。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E(4)地形;热量;土壤;地形。
40.(1)C(2)C(3)市场、交通;郊区农业。
(4)市场;煤铁资源缺乏;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5)合理;一是工厂位于河流下游,废水不污染市区,二是工厂位于城市主导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废气不污染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