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中的造价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中的造价管理问
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为探究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中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本文以市政道路养护特点为出发点,对造成管理问题的因素进行明确,并明确主要的几点市政道路养护造价管理问题。
结合造价管理问题的特征将解决阶段分为前期决策阶段和维修过程阶段,并从这两个方向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单位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造价管理;解决措施
1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的概念与特点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可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年限,并解决重新施工带来的经济支出与占地耗时问题,对城市交通体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当地市政公用管理部门会结合道路的技术规范并融合道路类型、交通流量、通行等级以及结构层次进行等级的评定,同时结合道路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将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施工分为小修、局部维修、大面积抢修以及改扩建等四种工况。
该工程与其他常规市政工程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现场施工场地零散、不同区域工作量与工作性质不同以及人工机械等使用量较小等特点,同时还存在窝工和损耗浪费情况以及临时工数量占比较多等问题。
(2)该类工程对施工工期的要求较为苛刻,因此施工会受到各种因素及通行压力的影响而出现抢工现象。
(3)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周边为居民区或工作区,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会受到较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对主干道的维修养护工作通常在正常交通情况下实
施,因此为配合城市早晚高峰的交通流量控制,其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造价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市政工程。
(5)受到工程性质影响,其维修养护工作的造价数据以及数据报表等内业工作会先汇总,然后再集中进行汇报。
(6)由于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工程施工地区处于城市范围内,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降噪、除尘、警示以及复绿等一系列附属工作,其工作需要一部分工程资金的投入。
2 市政道路养护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体系与动态管理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受到项目工程特殊性的因素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并没有形成比较科学且完善的管理体系,其现行的动态管理存在实时性与可控性不充分等问题。
同时,我国将养修路的经费定为事业费用的一种,因此市政工程的养护资金拨款活动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和强制性。
现阶段的市政道路养护维修工程已经从常规的事业项目转变成一种企业行为,因此需要重点对工程造价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但是,现阶段针对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造价管理方面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同时也没有较为深入的养护类工程核定标准可作为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进行造价估算、投资预算、设计概算、承包合同价、尾款结算和项目最后决算等环节的参考,帮助施工项目形成一个从投资、概算、预算、清单以及计量决算的全过程造价理体系,进而造成实际投资资金与项目施工效果差距过大等问题发生。
2.2 项目前期调查与造价预算问题
该问题是造成现阶段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造价问题的首要因素。
受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特殊性以及道路编制问题影响,其维修养护会过多考虑普通市政道路与公路一体化施工的相关问题,但两种公路在维修养护中不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不进行项目前的调查和造价预算会造成后续维修养护计划存在片面性和独立性,即各个结构不能实现较高程度的串联,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市政
道路维修养护造价管理体系。
此现象还受到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体系设计的影响,即一个不健全的专项工程约束标准会化部分施工环节的重要性,为解决此
类问题可加强项目决策、设计以及招标环节的质量控制,借助科学且完善的前期
设计方式均匀分配项目的重心,从而恢复弱势环节在整个项目中的影响能力,精
细化工程造价管理。
此外,上述问题还体现在施工单位的主体工作当中,由于道
路的维修与养护工程较为零散,所以多数施工单位并不会针对部分实际项目进行
数据整理与分析,造成施工单位并未形成一个健全的施工造价资料延续体系,
导致每次施工皆需要重复、固定的资料采集工作,影响项目的造价预算设计。
2.3 工程设计与市政道路信息流通问题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目前部分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设计相对老旧,
无法解决智能城市与海绵城市道路交通的维修养护问题,同时由于各施工单位之
间缺乏较为深入的信息交互,导致部分施工和造价设计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从而影响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质量。
从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角度出发,可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方式整合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与造价管理活动,虽然对于工程
量较小的项目而言,此方式会增加项目的工作量,但是从工程质量与造价管理角
度出发,此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设计缺陷、信息采集不被重视以及信息交流等问题,可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结构,并预防完全借鉴传统施
工经验所做出的造价设计,以期提高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造价管理质量。
3加强施工阶段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3.1 做好维修养护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考虑到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项目的资金皆由财政部门拨款,相比其
他项目工程的资金投入而言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因此通常情况下进行某项施工之
前会先进行一次资金的申报工作。
相关部门或单位会结合项目施工报表和施工现
场的实际情况评定工程量和维修养护等级,从而估算并拨款一季度或一年的预算
资金。
通过此方式能够灵活调整后续的施工工作,使施工产生的资金需求能够贴
合工程造价的管理设计内容。
3.2 拟定科学的维修施工方案
由于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应当结
合主体设计拟定一份科学的施工方案,以此方式再次细化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例如,在道路的养护方案设计中,应当结合现场设备与施工人员合理分配现有资源,并且人力与机械应当按照不同等级、使用方向以及规模等因素进行分配,同
时施工方案的拟定还需要考虑各工种之间的工作冲突,避免出现施工顺序紊乱和
道路交通冲突等问题,从而避免细节上资金的流出。
另外,为保障工程造价管理
能够贴近实际,还需要拟定科学的维修养护施工巡查方案,为确保施工能够按质
按量完成,其方案巡查设计应当具备突发事件的临时资金调用能力。
3.3 维修过程的造价管理
从市政工程道路维修养护工程角度来看,部分市政道路存在不可预见的损坏
病害,即一种非路面损坏的道路损坏问题,例如地下采空区导致的路面塌陷。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未知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进而扩大道路维修养护
工作的覆盖范围,增加施工预算与资金投入。
对此,为预防施工进度受到扰动,并降低突发事件对造价管理的影响,应当保证施工队伍在施工期间能够做到及时
发现和及时申报,而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当做到及时受理和及时调整。
对于一些可
能继续扩大的道路病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管控施工,防止继续施工带来的
资金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市政道路维修养护角度出发,重点对工程前期设计阶段与
造价管理间的影响和后期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联系进行分析,明确造成市政道路
工程出现造价管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并融合影响因素提出面向决策、设计以及投
标阶段的问题解决策略,基于此分析针对维修养护过程提出了几点造价管理策略,以期提高整个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造价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雪松.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中的造价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 产
城 ( 上半月 ),2020(11):0157.
[2] 谭成军. 浅析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中的造价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J]. 智能城市应用 ,2020,3(1):73-75.
[3] 丁发勇. 分析市政路灯工程维修及养护中遇到的难题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 ,2020(29):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