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乘法的简便运算丨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乘法的简便运算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乘法简便运算的概念,掌握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乘法简便运算的概念
2. 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3. 乘法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乘法简便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1)乘法简便运算的概念
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简便运算的特点,从而引出乘法简便运算的概念。

(2)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乘法简便运算的例子,总结出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3)乘法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简便运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
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简便运算的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解决。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乘法简便运算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乘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简便运算时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乘法简便运算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 c) = a×b a×c。

在乘法简便运算中,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123×(45 67)时,可以先将123分别与45和67相乘,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即123×(45 67) = 123×45 123×67。

2. 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相乘顺序,而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 = a×(b×c)。

在乘法简便运算中,我们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25×32×4时,可以先将25和4相乘,再将结果与32相乘,即25×32×4 = (25×4)×32。

3. 利用乘法交换律简算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顺序,而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 b×a。

在乘法简便运算中,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58×37时,可以将58和37的位置互换,变成37×58,这样就可以利用已知的乘法结果来简化计算。

4. 利用乘法逆元简算
乘法逆元是指一个数与它的倒数相乘等于1。

在乘法简便运算中,我们可以利用乘法逆元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9876×1/4时,可以将1/4看作4的倒数,即9876×(1/4) = 9876×4^(-1) = 9876÷4。

5. 利用乘法运算的性质简算
乘法运算的性质包括零乘任何数等于零、任何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在乘法简便运算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0×12345时,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为0;计算768×1时,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为768。

6. 利用乘法规律简算
乘法规律是指在乘法中,一些特殊的数相乘时,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任何数乘以10,只需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一个0;任何数乘以100,只需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两个0;任何数乘以25,相当于这个数除以4后,再在末尾添两个0。

在乘法简便运算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1234×10时,只需在1234的末尾添一个0,得到12340;计算5678×25时,先将5678除以4,得到1419.5,再在末尾添两个0,得到141950。

通过以上六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乘法运算简化,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详细补充和说明乘法简便运算方法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拓展这些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7. 利用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简算
乘法与除法是互逆的运算,即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后再除以那个数,结果应该回到原来的数。

例如,计算123456÷12×12时,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为123456,因为12与其倒数1/12相乘等于1,所以乘以12后再除以12不会改变原数。

8. 利用乘法与加法的结合简算
在某些乘法运算中,我们可以将乘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4×7 4×3时,可以将其看作4×(7 3),即4乘以7和3的和,这样就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乘以4,得到40。

9. 利用乘法表简算
乘法表是乘法运算的基础,熟练掌握乘法表可以大大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

例如,计算8×7时,可以直接根据乘法表得出结果为56,而不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

10. 利用数的分解简算
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较小数的乘积,可以简化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125×32时,可以将125分解为25×5,将32分解为4×8,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得到(25×4)×(5×8),即100×40,最终结果为4000。

11. 利用倍数关系简算
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时,可以利用倍数关系简化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18×20时,可以知道20是18的1.1倍(大约),所以18×20大约等于
18×(18 2),即18×18 18×2,这样就可以先计算18的平方,再加上18的两倍,得到324 36,最终结果为360。

12. 利用数的特点简算
有些数具有特殊的特点,可以用来简化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25×4时,可以利用25是5的平方,即25×4=5^2×4=5×5×4=100×2=200。

再如,计算11×99时,可以利用99是100减去1,即11×99=11×(100-1)=11×100-11×1=1100-
11=1089。

通过这些细化和拓展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乘法简便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乘法简便运算,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