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地图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设计要求: 1. 保持整体图面清晰易读 2. 保持整体图层的层次结构 3. 保持整体图面的视觉对比度 4. 保持图面的视觉平衡和整体协调
三、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指图面主区、图名、图例、图 廓、附图等内容的大小、位置及形式的设计。
地形图有规范,无需设计;其他地图:
1.主区:主要空间,视觉中心,饱满均匀; 2.图名:明确、有概括性,上方、横排为主; 3.图例:符号要完备、一致,标志说明(含义)要明确 ,系统要科学,边框设计合理; 4.比例尺:醒目,下方放置为主,注意视觉平衡; 5.图廓:内图廓简单,外图廓美观; 6.附图、图表和文字说明等,数量不宜太多,位置配置 应注意图面的平衡。
综合性图集一般由序图组、普通地图组和若 干专题地图组组成。
3.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设计
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就是确定每幅地图 应包括的制图区域范围,同时还应确定各区域 占有的幅面大小。
4.地图集中各图幅的比例尺设计
各分幅图的比例尺是根据开本所规定的图幅 幅面大小和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来确定的。
5.地图集的编排设计
印前处理包括:数据转换、符号压印的透 明化处理、拼版、成品线与出血线的添加、光 栅化处理、打样等工作;
输出的方式主要有:彩色喷墨打印输出、 数码打样输出、彩色激光打印输出、分色胶片 输出、粉色版输出和数字印刷等。
地图印刷包括制版和印刷成图,以及分级 包装等工作。
§5 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工艺
一、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比较
1.传统的地图生产过程: 包括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
图制印四个阶段; 2.计算机制图生产工艺:
包括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 形输出四个阶段。
二、地图生产工艺流程 1.普通地图生产工艺
2.专题地图生产工艺
三、印前处理与输出
5.设计地图的数学基础; 6.地图的分幅和图面设计; 7.地图内容及表示方法设计; 8.各要素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 9.地图制作工艺设计; 10.样图试验。
§2 地图设计文件
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和专业技术设计书。 项目设计是对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的
国家统一分幅地图是按一定规格的图廓分 割制图区域所编制的地图。
分幅地图的图廓可能是经纬线,也可能是 一个适当尺寸的矩形。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具体使用中常采取合幅、破图廓或设计补 充图幅、设置重叠边带等方法来弥补其不足, 使之加以完善。
二、地图分幅设计
2.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内分幅地图是区域性地图,特别是多幅拼 接挂图的分幅形式,其外框是一个大的矩形, 内部各图幅的图廓也都是矩形,沿图廓拼接起 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幅。
设计,是指导制图区域各图幅编绘作业的专业 技术文件。
一、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制图范围、行政隶属、 地图用途、任务量、完成期限、承担单位等 基本情况。
对于地图集(册),还要重点说明其要 反映的主题内容等。
对于电子地图,还应说明软件基本功能 及应用目标等。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 方案或作业有关的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应包括 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困难类别以及各要素的 主要特征。
3. 确定内图廓尺寸,并换算为各种比例尺地图上相应的 实地长度;
4. 将实地长度转换为设计用的工作底图上的尺寸; 5. 根据计算出的尺寸在透明胶片上会出相应的图框,以
此在设计用的工作底图上框套确定各区域适用的地图 比例尺。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3. 坐标网的选择 包括确定坐标网的种类、定位、密度和表
8.地图集投影设计
地图集投影设计的基本宗旨是保持制图区 域内的变形最小,或者投影变形误差的分布符 合设计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地图的精度和图 上量测精度。
9.图式图例设计
普通地图集或单一专题图集,各种比例尺 的统一性;
综合性专题图,符号使用的统一协调性;
各种现象的分类分级的系统性。
10.地图集的整饰设计 包括:制定统一的版式设计和相对统一的线
地图图幅次序的编排应符合一定的逻辑次序 。一般先按图组编排,再在每个图组中按图幅 的内容安排次序。
6.图型和表示方法设计
图幅类型和图幅内容表示方法设计,就是 确定各图幅用什么表示方法表达所规定的内容 。
7.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就是在一定的政治和技术原则下 ,充分利用地图的幅面,合理布置地图的主题 、附图、图表、图名、比例尺和文字说明等具 体内容。
五、设计方案
1.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设计方案 A.说明作业所需的软、硬件配置; B.规定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流程; C.规定所需作业工程、方法和技术要求; D.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 E.最终所提交和归档的成果和资料的内容要求; F.有关附录。
五、设计方案
2.电子地图设计方案 A.制作电子地图以及多媒体制作与浏览所需的各
地图符号设计
基本要素:
• 主观因素
–符号视觉变量和视觉感受效果 –符号构图的视觉生理、心理因素 –地图信息的视觉平感受水平 –符号的传统习惯和标准
地图符号设计
基本要素:
• 客观因素
–地图资料的特点 –地图的用途和内容 –地图比例尺 –地图的使用环境要求 –印刷工艺和成本要求
地图符号设计
基本要素:
§3 地图图幅设计
包括数学基础、分幅、图面配置和拼接等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1.地图投影的选择: 除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外,其他类型
的地图要根据地图的用途、制图区域位置、 大小和形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2.地图比例尺的确定
地图上标明的比例尺是指投影标准线上的 比例尺,即主比例尺。
符粗细和颜色; 统一确定各类注记的字体及大小; 统一用色原则并对各图幅用色进行协调; 图集的封面设计、内封设计; 确定图集封面的材料; 确定确定装帧方法等。
三、地图集编制中的统一协调工作
1.统一协调工作的目的
A.正确而明显地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
B.消除由于各幅图作者观点不同、资料不平衡、 制图方法不同等因素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地图集是科学的综合总结;
地图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
地图集的编辑程序和制印工艺复杂。
二、地图集设计
1.地图集的开本设计
地图集的开本主要取决于用途和合在特定的 条件下方便使用。通常国家级图集用四开本, 省级以下用八开或更小。
2.地图集的内容设计
地图集的内容设计取决与用途和性质。
普通地图集一般分为总图部分、分区图部分 和地名索引部分。
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来源、依据 比例尺等,资料的数量、质量,并列出资料及 各种资料使用的可能性及利用方案等。说明作 者原图或其它专题资料的形式、质量,及其利 用方案等。
三、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 标准、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 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的一部分。
地图色彩设计
地貌分层设色原则:
• 应能直观区别高程分布特点 • 连续变化以反映地面的完整性 • 采用有规律的组配色彩以产生立体感 • 减少色相数以降低印刷成本 • 与其他因素相协调
地图色彩设计
地貌分层设色方法:
• 越高越亮 • 越高越暗
§4 地图集编制
一、地图集的特点
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和用途,在地学原 理的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遵循总体设 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分析与综合, 系统汇集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四、地图拼接设计
1.图廓拼接:使用时沿每幅图图廓拼接起来 。分带投影图幅拼接困难,可采用设置重贴边 带的方法解决;
2.重叠拼接:多福印刷的挂图拼接时,为避 免因裁切不准导致的露白或切掉地图内容,就 要在两幅相邻的图幅之间设置一个重叠带(通 常1cm左右),即这条带的内容在两个相邻的 图幅上是重复绘制的。
地图色彩设计
要求:
• 与地图的用途相协调 • 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内容 • 系统协调突出特色 • 考虑用户的认知习惯 • 考虑地图显示设备或印刷材质
地图色彩设计
地貌分层设色:
以等高线为基础,在等高线所限定的高程梯 级内,设以有规律的颜色,表示陆地的高低和海 洋深浅的方法。
关键:合理地选择高程带和色层表(设了颜 色的高度表)
种软件、硬件配置要求; B.电子地图制作的技术路线和主要流程; C.电子地图制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要求; D.最终所提交和归档的成果和资料的内容要求; E.有关附录。
五、设计方案
3.编辑计划 对于复杂大型的制图项目,还应由责任编
辑拟定编辑计划,内容包括: A.任务基本情况说明; B.制图区域的地理说明; C.制图资料及其使用情况的说明; D.软硬件设备及作业程序的说明; E.各要素综合的指标; F.附录,包括有关的样图或略图。
A.选择比例尺的依据:地图用途、制图区域大小 、图纸规格、要求精度等;
各种因素制约下,确定的比例尺应尽量大;
计算的比例尺数值,应向小里凑整并尽可能取 整数。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2.地图比例尺的确定
套框法:
1. 根据制图区域范围和地图幅面的大小,选定一幅小比 例尺地图作为工作底图;
2. 找出图集中制图区域范围最大的一幅,以规定的幅面 概算出该幅图的比例尺,初步拟定一个比例尺系列;
文字可编辑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01020304添加标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会议基调年会视频
C.对地图的表示方法和整饰进行统一的设计,使 各地图间便于比较和使用。
2.统一协调工作的内容 A.图集总体设计要贯彻统一的整体观点; B.采用统一的原则设计地图内容; C.同类现象采用相同的表示方法以及统一规定的
指标 D.采用统一和谐的制图综合原则 E.统一协调的地理基础地图 F.采用统一协调的整饰方法
四、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地图比例尺、投影、分幅、密级、出版 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及等高距,地图类别和 规格,地图性质、精度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对于地图集,还应说明开本及尺寸、主要结 构等主要情况。
对于电子地图,则应说明其主题内容、制图 区域、比例尺、功能用途、媒体集成程度、数据 格式、数据发布方式及可视化模型等。
在实施分幅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A.纸张规格;
B.印刷条件;
C.主区在总图廓中基本对称,同时要照顾 同周围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
D.内分幅中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应尽可能平 衡;
E.其他要求:分幅时还应照顾到图面配置 ,尽量不破坏重要目标的完整。
三、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指图面主区、图名、图例、图 廓、附图等内容的大小、位置及形式的设计。
现形式。 A.种类:地形图多采用双重坐标网; B.定位:确定坐标网在图纸上的位置; C.阴阳线、虚
实线之分。
二、地图分幅设计
地图的图纸尺寸称为地图的开本或开幅,确 定地图开幅大小的过程就叫分幅设计。
二、地图分幅设计
1.统一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第 六 讲 地图设计
第六讲 地图设计
§1 地图设计的基本程序 §2 地图设计文件 §3 地图图幅设计 §4 地图集编制 §5 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工艺
§1 地图设计的基本程序
地图设计是根据地图制图的一般原理,规 范图式及制图工艺,结合所编地图的用途、比 例尺等具体特点来实现的。
地图设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有: 1.确定地图的用途和对地图的基本要求; 2.分析借鉴已有的同类型地图; 3.研究分析制图资料; 4.研究分析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要求:
可定位性 易感受性 逻辑性
概括性 组合性 系统性
地图符号设计
地图注记配置的原则:
点状要素:水平无间隔排列,地物同一侧,右侧 为主; 线状要素:雁型字列或屈曲字列,上方为主,水 平展开,倾斜方向与河流一致,可重复注记; 面状要素:一目了然,图斑内放置为主,沿主轴 线直线配置。
三、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指图面主区、图名、图例、图 廓、附图等内容的大小、位置及形式的设计。
地形图有规范,无需设计;其他地图:
1.主区:主要空间,视觉中心,饱满均匀; 2.图名:明确、有概括性,上方、横排为主; 3.图例:符号要完备、一致,标志说明(含义)要明确 ,系统要科学,边框设计合理; 4.比例尺:醒目,下方放置为主,注意视觉平衡; 5.图廓:内图廓简单,外图廓美观; 6.附图、图表和文字说明等,数量不宜太多,位置配置 应注意图面的平衡。
综合性图集一般由序图组、普通地图组和若 干专题地图组组成。
3.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设计
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就是确定每幅地图 应包括的制图区域范围,同时还应确定各区域 占有的幅面大小。
4.地图集中各图幅的比例尺设计
各分幅图的比例尺是根据开本所规定的图幅 幅面大小和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来确定的。
5.地图集的编排设计
印前处理包括:数据转换、符号压印的透 明化处理、拼版、成品线与出血线的添加、光 栅化处理、打样等工作;
输出的方式主要有:彩色喷墨打印输出、 数码打样输出、彩色激光打印输出、分色胶片 输出、粉色版输出和数字印刷等。
地图印刷包括制版和印刷成图,以及分级 包装等工作。
§5 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工艺
一、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比较
1.传统的地图生产过程: 包括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
图制印四个阶段; 2.计算机制图生产工艺:
包括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 形输出四个阶段。
二、地图生产工艺流程 1.普通地图生产工艺
2.专题地图生产工艺
三、印前处理与输出
5.设计地图的数学基础; 6.地图的分幅和图面设计; 7.地图内容及表示方法设计; 8.各要素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 9.地图制作工艺设计; 10.样图试验。
§2 地图设计文件
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和专业技术设计书。 项目设计是对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的
国家统一分幅地图是按一定规格的图廓分 割制图区域所编制的地图。
分幅地图的图廓可能是经纬线,也可能是 一个适当尺寸的矩形。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具体使用中常采取合幅、破图廓或设计补 充图幅、设置重叠边带等方法来弥补其不足, 使之加以完善。
二、地图分幅设计
2.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内分幅地图是区域性地图,特别是多幅拼 接挂图的分幅形式,其外框是一个大的矩形, 内部各图幅的图廓也都是矩形,沿图廓拼接起 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幅。
设计,是指导制图区域各图幅编绘作业的专业 技术文件。
一、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制图范围、行政隶属、 地图用途、任务量、完成期限、承担单位等 基本情况。
对于地图集(册),还要重点说明其要 反映的主题内容等。
对于电子地图,还应说明软件基本功能 及应用目标等。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 方案或作业有关的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应包括 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困难类别以及各要素的 主要特征。
3. 确定内图廓尺寸,并换算为各种比例尺地图上相应的 实地长度;
4. 将实地长度转换为设计用的工作底图上的尺寸; 5. 根据计算出的尺寸在透明胶片上会出相应的图框,以
此在设计用的工作底图上框套确定各区域适用的地图 比例尺。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3. 坐标网的选择 包括确定坐标网的种类、定位、密度和表
8.地图集投影设计
地图集投影设计的基本宗旨是保持制图区 域内的变形最小,或者投影变形误差的分布符 合设计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地图的精度和图 上量测精度。
9.图式图例设计
普通地图集或单一专题图集,各种比例尺 的统一性;
综合性专题图,符号使用的统一协调性;
各种现象的分类分级的系统性。
10.地图集的整饰设计 包括:制定统一的版式设计和相对统一的线
地图图幅次序的编排应符合一定的逻辑次序 。一般先按图组编排,再在每个图组中按图幅 的内容安排次序。
6.图型和表示方法设计
图幅类型和图幅内容表示方法设计,就是 确定各图幅用什么表示方法表达所规定的内容 。
7.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就是在一定的政治和技术原则下 ,充分利用地图的幅面,合理布置地图的主题 、附图、图表、图名、比例尺和文字说明等具 体内容。
五、设计方案
1.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设计方案 A.说明作业所需的软、硬件配置; B.规定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流程; C.规定所需作业工程、方法和技术要求; D.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 E.最终所提交和归档的成果和资料的内容要求; F.有关附录。
五、设计方案
2.电子地图设计方案 A.制作电子地图以及多媒体制作与浏览所需的各
地图符号设计
基本要素:
• 主观因素
–符号视觉变量和视觉感受效果 –符号构图的视觉生理、心理因素 –地图信息的视觉平感受水平 –符号的传统习惯和标准
地图符号设计
基本要素:
• 客观因素
–地图资料的特点 –地图的用途和内容 –地图比例尺 –地图的使用环境要求 –印刷工艺和成本要求
地图符号设计
基本要素:
§3 地图图幅设计
包括数学基础、分幅、图面配置和拼接等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1.地图投影的选择: 除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外,其他类型
的地图要根据地图的用途、制图区域位置、 大小和形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2.地图比例尺的确定
地图上标明的比例尺是指投影标准线上的 比例尺,即主比例尺。
符粗细和颜色; 统一确定各类注记的字体及大小; 统一用色原则并对各图幅用色进行协调; 图集的封面设计、内封设计; 确定图集封面的材料; 确定确定装帧方法等。
三、地图集编制中的统一协调工作
1.统一协调工作的目的
A.正确而明显地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
B.消除由于各幅图作者观点不同、资料不平衡、 制图方法不同等因素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地图集是科学的综合总结;
地图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
地图集的编辑程序和制印工艺复杂。
二、地图集设计
1.地图集的开本设计
地图集的开本主要取决于用途和合在特定的 条件下方便使用。通常国家级图集用四开本, 省级以下用八开或更小。
2.地图集的内容设计
地图集的内容设计取决与用途和性质。
普通地图集一般分为总图部分、分区图部分 和地名索引部分。
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来源、依据 比例尺等,资料的数量、质量,并列出资料及 各种资料使用的可能性及利用方案等。说明作 者原图或其它专题资料的形式、质量,及其利 用方案等。
三、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 标准、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 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的一部分。
地图色彩设计
地貌分层设色原则:
• 应能直观区别高程分布特点 • 连续变化以反映地面的完整性 • 采用有规律的组配色彩以产生立体感 • 减少色相数以降低印刷成本 • 与其他因素相协调
地图色彩设计
地貌分层设色方法:
• 越高越亮 • 越高越暗
§4 地图集编制
一、地图集的特点
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和用途,在地学原 理的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遵循总体设 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分析与综合, 系统汇集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四、地图拼接设计
1.图廓拼接:使用时沿每幅图图廓拼接起来 。分带投影图幅拼接困难,可采用设置重贴边 带的方法解决;
2.重叠拼接:多福印刷的挂图拼接时,为避 免因裁切不准导致的露白或切掉地图内容,就 要在两幅相邻的图幅之间设置一个重叠带(通 常1cm左右),即这条带的内容在两个相邻的 图幅上是重复绘制的。
地图色彩设计
要求:
• 与地图的用途相协调 • 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内容 • 系统协调突出特色 • 考虑用户的认知习惯 • 考虑地图显示设备或印刷材质
地图色彩设计
地貌分层设色:
以等高线为基础,在等高线所限定的高程梯 级内,设以有规律的颜色,表示陆地的高低和海 洋深浅的方法。
关键:合理地选择高程带和色层表(设了颜 色的高度表)
种软件、硬件配置要求; B.电子地图制作的技术路线和主要流程; C.电子地图制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要求; D.最终所提交和归档的成果和资料的内容要求; E.有关附录。
五、设计方案
3.编辑计划 对于复杂大型的制图项目,还应由责任编
辑拟定编辑计划,内容包括: A.任务基本情况说明; B.制图区域的地理说明; C.制图资料及其使用情况的说明; D.软硬件设备及作业程序的说明; E.各要素综合的指标; F.附录,包括有关的样图或略图。
A.选择比例尺的依据:地图用途、制图区域大小 、图纸规格、要求精度等;
各种因素制约下,确定的比例尺应尽量大;
计算的比例尺数值,应向小里凑整并尽可能取 整数。
一、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2.地图比例尺的确定
套框法:
1. 根据制图区域范围和地图幅面的大小,选定一幅小比 例尺地图作为工作底图;
2. 找出图集中制图区域范围最大的一幅,以规定的幅面 概算出该幅图的比例尺,初步拟定一个比例尺系列;
文字可编辑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01020304添加标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会议基调年会视频
C.对地图的表示方法和整饰进行统一的设计,使 各地图间便于比较和使用。
2.统一协调工作的内容 A.图集总体设计要贯彻统一的整体观点; B.采用统一的原则设计地图内容; C.同类现象采用相同的表示方法以及统一规定的
指标 D.采用统一和谐的制图综合原则 E.统一协调的地理基础地图 F.采用统一协调的整饰方法
四、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地图比例尺、投影、分幅、密级、出版 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及等高距,地图类别和 规格,地图性质、精度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对于地图集,还应说明开本及尺寸、主要结 构等主要情况。
对于电子地图,则应说明其主题内容、制图 区域、比例尺、功能用途、媒体集成程度、数据 格式、数据发布方式及可视化模型等。
在实施分幅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A.纸张规格;
B.印刷条件;
C.主区在总图廓中基本对称,同时要照顾 同周围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
D.内分幅中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应尽可能平 衡;
E.其他要求:分幅时还应照顾到图面配置 ,尽量不破坏重要目标的完整。
三、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指图面主区、图名、图例、图 廓、附图等内容的大小、位置及形式的设计。
现形式。 A.种类:地形图多采用双重坐标网; B.定位:确定坐标网在图纸上的位置; C.阴阳线、虚
实线之分。
二、地图分幅设计
地图的图纸尺寸称为地图的开本或开幅,确 定地图开幅大小的过程就叫分幅设计。
二、地图分幅设计
1.统一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第 六 讲 地图设计
第六讲 地图设计
§1 地图设计的基本程序 §2 地图设计文件 §3 地图图幅设计 §4 地图集编制 §5 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工艺
§1 地图设计的基本程序
地图设计是根据地图制图的一般原理,规 范图式及制图工艺,结合所编地图的用途、比 例尺等具体特点来实现的。
地图设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有: 1.确定地图的用途和对地图的基本要求; 2.分析借鉴已有的同类型地图; 3.研究分析制图资料; 4.研究分析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要求:
可定位性 易感受性 逻辑性
概括性 组合性 系统性
地图符号设计
地图注记配置的原则:
点状要素:水平无间隔排列,地物同一侧,右侧 为主; 线状要素:雁型字列或屈曲字列,上方为主,水 平展开,倾斜方向与河流一致,可重复注记; 面状要素:一目了然,图斑内放置为主,沿主轴 线直线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