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暑假作业: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7 月 17 日— 7 月 18 日家长签字:
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即每100出生女婴数对应113.51名出生男婴
数,实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连续第七次下降。
读2005~201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用每
100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107)变化情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关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2005~201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偏离
正常水平
B. 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C. 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减少
D. 2009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
2.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③
现代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进步④由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业④食品服务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四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
A. ①城市
B. ②城市
C. ③城市
D. ④城市
5. 目前④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
是( )
A. 人口出生率较低
B. 中青年人口大量迁出
C. 人口总量较大
D. 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
日本总务省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数据
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亿人,其中包括在日本居住时间超过3
个月的外国人,较上次人口普查(2010年)减少94.7万人,降幅为0.7%,为日本1920年实
行人口调查以来首次出现减少。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 目前日本人口特征是( )
A. 0~14岁人口比重增大
B. 迁入人口迅速减少
C. 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7. 日本政府提出“建设1亿总活跃社会”的施政目标,为了使日本在50年后仍维持在1
亿人口的水平,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提高人口生育率
B. 降低人口死亡率
C. 提高人口迁移率
D. 延长人口
寿命
下面A图为某地不同阶段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B图为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出
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A图中甲、
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
最多的是( )
A. 甲阶段
B. 乙阶段
C. 丙阶段
D. 丁阶段
9. 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示的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中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A. ①—甲
B. ②—乙
C. ③—丁
D. ④—丁
读下表(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回答下面小题。
10. 表中( )
A. 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少
B. 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 湖南省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D.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最大
11. 北市市人口容量( )
A. 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B. 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C.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D.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图示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 2003年
B. 2005年
C. 2007年
D. 2008年
13.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
原因最可能是该市(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 出现逆城市化
C. 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减少
D. 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14. 下列有关该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或原因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B. 该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C. 2001~2003年,该市劳动力指向型行业就业竞争激烈
D. 2006~2008年该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有所减少
图甲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含预测)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图乙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2010年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B. 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C. 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D. 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16. 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 人口老龄化减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 出生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C. 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 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读我国某年老年人口分户籍迁移和青壮年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17. 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 )
A. 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
B. 城市户籍老年人口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C. 农村户籍老年人口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D. 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主要迁入地基本一致
18. 下列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自然环境是主要因素
B. 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
C. 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
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省
20.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
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
累成长起来的。
下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
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
的人口比例图。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
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
不利条件主要有( )
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 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 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 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答案:
1. C
2. A
3. D 【解析】1. 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107,2005~201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偏离正常水平,A正确。
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B 正确。
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增加,C不正确。
2009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D正确。
2.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有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①对。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②对。
现代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进步,增强了人为影响,③对。
与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无关,④错。
A对,B、C、D错。
3. 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家庭护理业,需要女性劳动者多,③对。
食品服务业发展,需要女性劳动力多,④对。
制造业、建筑业需要男性劳动者多,①②错。
A、B、C错,D对。
点睛: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107,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主要原因与重男轻女思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现代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进步有关。
家族护理业、食品服务业迅速发展,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4. C
5. B 【解析】4. 根据人口迁移数量,人口迁移率计算人口总量,人口迁移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四城市中,①城市迁移约5万人,人口迁移率2﹪,人口总量约250万人。
同理计算,②城市约340万人,③城市迁移人口约5万人,人口迁移率约0.1﹪,人口总量5000万人。
④城市约1000万人。
人口总量最多的是③城市,C对。
A、B、D 错。
5. 目前④城市的人口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人口迁出多,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中青年人口大量迁出,B对。
人口出生率较高,A错。
人口总量较大不是老龄化严重原因,C错。
没有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D错。
6. C
7. A【解析】6. 日本是发达国家,目前日本人口特征是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C对。
0~14岁人口比重减少,A错。
迁入人口首次减少,不是迅速减少,B错。
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D错。
7. 日本政府提出“建设1亿总活跃社会”的施政目标,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了使日本在50年后仍维持在1亿人口的水平,措施最合理的是提高人口生育率,A对。
降低人口死亡率,主要是延长人口寿命,不能改变人口减少趋势,B、D错。
提高人口迁移率不是本国人口增加,C错。
8. D 9. A【解析】8. 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人口总数持续增加,人口总数最多的是丁阶段,D对。
A、B、C错。
10. C 11. D【解析】10. 根据表中数值,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净增人口数,年净增人口数最少的是吉林,A错。
湖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B错。
表格中是千分率,湖南省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C对。
北京市的人口密度最大,D错。
11. 北市市人口容量是指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A错。
主要影响因素是能够供养人口最少的限制因素,是水源,B错。
大于人口合理容量,资源环境压力较大,C错。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D对。
12. D 13. C 14. A【解析】12.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图示时
段内,该市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最大的年份是 2008年,D对。
A、
B、C错。
13. 人口机械增长指的是迁移人口,迁入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原因最可能是该市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减少,C对。
人口自然增长率仍是负值,A错。
我国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错。
与城市居住用地紧张无关,D错。
14. 该市人口变化,迁入人口是劳动力人口,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减轻,A错误。
该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B正确。
2001~2003年,该市劳动力指向型行业就业竞争激烈,大量人口迁入,C正确。
2006~2008年该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有所减少,D正确。
15. C 16. D【解析】15. 2010年之前的10年,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人口负担系数减小。
之后的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上升,负担增大,C对。
A、B、D错。
16. 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对。
人口老龄化是加重趋势,不太明显,A错。
出生率迅速下降,B错。
劳动人口多,经济增长快,失业现象不明显,C错。
点睛: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人口负担系数减小。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上升,负担增大。
17. D 18. B【解析】
18. 老年人口迁移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B对。
中国老年人口停靠子女养老,自然环境、务工经商不是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C错。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老年人不得不照看孩子,对老年人口迁移有影响,D错。
19. C 20. A【解析】19.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选C正确。
20. 图示我国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选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