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物理实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小东同学学习浮力的知识后,认为“漂浮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东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实验提供的器材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和足量的水。
请你在全部使用提供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再补充其它的实验器材并完成实验步骤。
补充的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35. 小红同学利用天平、烧杯、细线和水测量一块小金属块的密度,小红的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小红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3分)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m2;
(3)__________________,在右盘中添加砝码m3,使天平重新平衡;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___________。
36. 小刚和小磊同学探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和电阻成反比,使用的器材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满足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小刚将六个定值电阻并联,设计出了实验电路,并完成了实验,而小磊同学认为,不用将电阻并联,也能完成探究实验,并且正确完成了这个实验。
(4分)
(1)请你在右面的虚框中画出小磊同学的实验电路图;
(2)帮助小磊同学写出实验步骤。
33.小明同学认为,用一个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它的观点是错误的。
(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
(1分)
(2)写出你的实验步骤。
(2分)
34.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实验桌上以备有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压未知的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一个已知阻值为R的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流表、
3个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1)小丽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请你写出本实验主要测量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
表达式P=______ _____。
(3)若将电流表换为一只电压表而其他器材不变,
要再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丽同学已连接了一部分实验电路 (如图 22所示),请你设计完成剩余实验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22图中完成实物电路图其余元件的连接。
32.设计实验证明,固体有惯性。
(3分)
要求:(1)写清所用的实验器材。
(2)写出实验方法。
34.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
实验分析及结论: 。
35.小武通过实验研究某电热器的功率与通电电流的关系。
他
使用同一电热器,多次改变这个电热器两端的电压,然后将实
验中测量的电流值及对应的电功率值画出如图20所示的图
象。
(1)由图20所示的图象可知:当电流为0.5A 时,对应的电
热器的功率P 为 W 。
(2)根据这些数据推算,这个电热器的功率P 与电流I 两者
之间的关系式是: 。
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两端电压不变)、电流表和电压表各
一只、开关一个、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符号 )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在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电阻不变时,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小随另一支路电阻值变化的情况”。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并写出实验步骤。
(1)将实验电路图画在右侧方框内:
(2)实验步骤:①将电路元件如图所示连接组成电路。
。
31.实验桌摆放着弹簧测力计1个;金属块1个;玻璃杯1只并盛 有适量的水;细线1段。
请你利用这些实验器材,测量金属块
的密度。
(4分)
(1)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并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手提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金属块的重为G 并记录;
(3) 。
(4)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
33.额定电压为2.5V 与3.8V 小灯泡各一只,小刚同学认为额定电压低的电阻大,小妍同学认为额定电压高的电阻大,如果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请你实际简单实验,证明哪一只小灯泡电阻大。
(3分)
要求:(1)画出电路图。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31.如图21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电路。
在烧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用电阻丝加热。
然后观察插入密封烧瓶里的细玻璃管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就可以比较电阻丝放热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电流产生热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对比甲、乙两个烧瓶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则这两个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应该是的。
(相等、不相等)
(2)探究“电流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闭合开关S1、S2,在相同时间内,对比乙、丙两个烧瓶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则这两个烧瓶
中电阻丝的阻值应该是的。
(相等、不相等)
(3)在不改动现有电路的条件下,小文还
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探究“电流产生热
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他的方法
是。
34
.设计实验证明,当电阻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5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6.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如图26所示的一个带支
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1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质
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小段细绳(细绳质量不计)。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把两
个钩码挂在杠杆的A点处,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
为动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跟
这个拉力的力臂成反比”。
(g 取10N/kg)(5分)
(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B表示弹簧测
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26中的杠杆
上标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大时B点的位置。
33.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19所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时,电源两端的电压保
持不变,测量a、b、c三处电流分别为I a、I b、I c,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表格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I c与I a之间的关
系: 。
(2分)
图19
c
34.小玲同学想测花生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带砝码)、一个小空瓶,足量水,少量花生油(不够装满一小瓶),一只彩笔,而没有量筒。
她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24所示。
(1)她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3m = g ;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天平测出小空瓶的质量,记为1m , 1m =18g
第二步: ;
第三步: 。
(3)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写出计算油 的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33.(1)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测得水的沸点为
97℃、93℃、102℃;小文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这种猜想。
(2)小文发现有一支温度计上的刻度线不清晰,需要重新标识。
写出他的实验操作步骤。
36、小东和小阳准备在家里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但没有天平和量筒。
他们想到了化学实验课上使用的滴管。
他们先自制了一个瓶口密封着细吸管的小塑料瓶当做滴管,自制的滴管中的水能一滴一滴地从滴管滴出,且每一滴水的质量和体积都是相等的。
他们又找来矿泉水瓶子、小塑料瓶、细线、剪刀、铅笔和足量的水,开始测小石块的密度。
(2分)
(1)他们测石块体积的方法是:把石块用细线系住,放在被剪开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容器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a 。
(2)他们测石块质量的方法是:把石块放入小塑料瓶中,小塑料瓶浮在矿泉水瓶中的水面上,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小塑料瓶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b 。
(3)他们测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巧妙地利用了物理课上所学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4
30.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液体________的温度升高比较快;两者相比,液体B 的比热容比较________。
31.图16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
由图可知,物质________的
密度比较大。
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 、B 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
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p B =________。
32.图17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
水的U 形管AB 。
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6.课外活动时,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21所示的方法测定一块矿石的密度。
请你根据图
景填写下表,跟同学们一起完成实验。
(g =10N/kg )
23. 小明利用量筒来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他首先在量筒内放入了40毫升,密度为0.8×103kg/m 3的酒精。
然后将一木块放入量筒内的酒精中静止后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此时量筒的示数为50毫升;他又将一小石块轻轻的放在木块上,木块仍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量筒的示数为80毫升;最后他将这一小石块轻轻的放入量筒中,静止后量筒的示数为70毫升。
则这一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