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剑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剑基础知识
花剑,⼜称作轻剑,是击剑的⼀个项⽬。

其余两项为佩剑 (击剑)和重剑,作为⼀项体育运动,主要发源于法国,国际⽐赛亦采⽤法语⼝令。

佩剑则起源于匈⽛利,重剑起源于中世纪的骑⼠重剑(末端保留有铁护⼿,且重量较重)。

名称
在台湾称为“钝剑”,中国⼤陆于1973年后统⼀称作“花剑”。

花剑的法⽂原名为Fleuret,是Fleurette(⼩花)⼀词的阳性形式。

装备规格
花剑⽤剑全长 110cm,重量不超 500 克;剑⾝长 90cm,横断⾯成矩形(实际上是向剑尖收束的,且带有象征性的⾎槽,中间是剑尖⽤到的压⼒感应装置的电线)[1];护⼿呈圆形,较重剑护⼿较⼩,其直径于 9.5cm ⾄ 12cm 之间,约马克杯杯⼝⼤⼩。

花剑击剑服共三层,佩剑亦为三层,重剑两层。

内为⼀件半⾝(左半⾝,或右半⾝)马甲,通过扣件扣住;外为较厚重的长筒袖剑服,主要防⽌刺伤,标准可抗 750N 冲击⼒。

最外为⼀件⾦属⾐,⽤以导电,与剑尖联通(有效刺中)即可亮灯显⽰。

重剑⽆最外层电⾐,刺中全⾝部位即可亮灯。

另配有头线(连接电⾐和⾯罩),⼿线(连接剑的护⼿后的按钮和剑道上的裁判器),袜⼦,背带长裤,平底鞋,⾯罩(Mask)。

三种剑种的⾯罩制式均不相同,花剑颈部有导电部位,重剑和佩剑没有。

竞赛规则
花剑的有效攻击范围:躯⼲,以及下巴以下1.5~2厘⽶的围兜部分。

不过美国击剑协会(USFA)在美国内不采计围兜的部分。

⼀般初级者在击剑的三个项⽬中会先学花剑(澳门及⼤陆地区由重剑开始),因为花剑剑⾝较轻、软⽽⼜有弹性。

国际标准击剑⽐赛采⽤⼗五分制,训练和⾮正规⽐赛也采⽤五分,七分,⼗⼀分等。

双⽅需以剑尖刺中对⽅,以剑⾝其他地⽅⼊出攻击会被视为⽆效,⽽且击中点必须于颈项以下⼤腿以上(四肢除外)⽅能得分。

⽐赛采⽤电动裁判器。

剑的末端装有电钮,运动员在⽐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

当运动员刺出的⼒量⼤于 5N 时,剑头的开关就接通,裁判器上会显⽰信号。

有效刺中⾦属电⾐时,裁判器显⽰红或绿⾊灯;刺中⽆效部位(除去躯⼲部位),则显⽰⽩或黄⾊灯。

每刺中⼀剑有效部位可得⼀分。

若双⽅同时击中亮灯,拥有优先权的⼀⽅得分。

优先权
优先权的取得取决于选⼿是否为进攻⼀⽅,即是否采取进攻姿态,主动前进并出⼿刺击。

以下
情况判决丢失进攻权:
若进攻⽅中途脚步停顿,或者刺击后将⼿收回(动作未完成并包括在内);
⼀只脚踩过边界侧线(出界⼀⽅并须退后⼀⽶);
对⽅敲击到进攻⽅的剑(敲剑)。

边界
击剑⽐赛设定剑道共六条线,并侧边两条边界。

剑道宽度⼀般为⼀⽶半(1.5⽶),国际⽐赛标准宽度亦采取这个标准;⼤陆⼀些⽼式剑道较窄,为⼀⽶。

⽐赛开始使⽤法语"En garde"(注意),双⽅即在中间各⾃的第⼀条线(开始线)上准备。

标准姿势为剑尖上指,脚尖踩线(在线后或者线上,但不得越过开始线);并有前后脚成直⾓,前后间隔约⼀个肩宽,⾝体下蹲的姿势。

两条线间隔5厘⽶。

裁判说出"Allez"(开始)时,双⽅才能开始移动。

第⼆道线距离第⼀道3⽶,为后界的警戒线。

⽐赛中再向后退两⽶就是后界,双脚出界则失分,双⽅回到各⾃的开始线上各⾃等待裁判宣布准备。

侧边上⼀只脚完全越过边线即算作出侧界,出界⼀⽅须退后⼀⽶。

罚牌
击剑⽐赛有黄牌,红牌之分,两张黄牌累积为⼀张红牌,每张红牌为对⽅加⼀分。

黄牌通常有以下规则:
"En garde"时⼀⽅已经开始移动,或者剑尖掉下来(已经预备开始进攻),罚黄牌⼀张;
这种常见犯规称为“偷剑”,脚步移动⼀般在佩剑⽐赛中较为常见,⽽花剑⽐赛常见的是剑尖晃动或者剑尖下掉,在"En garde"阶段这都是不允许的。

故意露出⽆⾯罩(mask)保护的后脑或者露出后背(转⾝,或者低头,这种⾏为可能导致刺中⽿朵,后颈);
不拿剑的⼿臂遮挡对⽅的刺击(若遮挡后对⽅仍然得分,那么对⽅得分的基础上再加罚⼀张黄牌)。

红牌较少见,通常为黄牌累积,但也需注意:
故意⽤剑抽打对⼿,罚红牌;
另外严重犯规可能罚⿊牌,罚出⽐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