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科技殿堂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生物的社会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阈.值(yù)模.型(mó)
鳟.鱼(zūn) 拱券.(xuàn)
B.穹.顶(qiónɡ) 苜.蓿(mù)
岛屿.(yǔ) 蚁冢.(zhǒnɡ)
C.迄.今(qì) 黏.菌(nián)
蜂窠.(kē) 毛茸茸(rónɡ)
D.毗.邻(pì) 贮.存(zhù)
触角.(jiǎo) 鲱.鱼(fēi)
解析:“毗”读pí。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巢穴乱窜天衣无缝青天白日
B.描绘协调魔魔道道庞然大物
C.锯齿微簿苦口婆心雄心勃勃
D.纤维筹划公布于世瞎猫撞着死老鼠
解析:微薄。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
....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B.“皇家圣骑士”劳尔带球突入禁区,只见他左冲右突,如白驹过隙
....,左脚猛一起射,球应声入网。

C.江河解冻,春意阑珊
....,熬过一冬的人们惊喜地注视着大地上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黄莺的鸣唱尤其让他们心醉。

D.高考复习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那种在细节上纠缠不休的目无全牛
....的学法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解析:B.“白驹过隙”指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C.“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阑珊,指将尽、衰落。

D.“目无全牛”指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适当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一篇典型的科学论文总是认为自己不过是一条大锯上的又一个锯齿——它本身并不重要,但却是一个更大项目的一个分子。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出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A.主语应为“医学家们”,而不是“海滨木板路”,应在“海滨木板路”之后加“上”,形成状语;B.动宾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D.去掉“了”字。

答案: C
5.下面的语句已被打乱,重新排序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群居性昆虫就是这样。

②还有些动物只是在走过时彼此点点头,连直呼其名的关系也没有。

③有些种类,其成员彼此联系在一起,互相依赖,就像一个组织内接合松散的一些细胞。

④有的种类,群居性不这么严格,其成员一起建立家庭,集合资金,结成团体成群出游,分享食物,但任何个体离群独居都能存活下来。

⑤还有一些种类,之所以也算群居性动物,只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趣味相合,时时到一起聚会,利用社交聚会来进行进食和繁殖等特别活动。

⑥并不是所有群居性动物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社会性。

⑦它们一生中都在集群中行动和生存;一个蜂窠就是一个球形的动物。

A.①②③④⑤⑦⑥B.③⑦①④⑤⑥②
C.⑥③①⑦④⑤② D.⑥②③④⑤⑦①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排列这类语句,首先要找出其中的中心句,然后再找出表示语句前后关系的关联性词语,进而理清其中的关系。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蟋蟀之话
□ 夏丏尊
①鸣虫是秋季的报知者。

②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

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乐器。

鸟的鸣声是和人的叫唱一样,同是由声带发出的,其鸣声虽较人的声音有变化,但既同出于肉质的声带,与人声究有共同之点。

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

③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

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

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钅虑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出声音。

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做“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

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

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④螽斯①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

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

螽斯的钅虑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而蟋蟀则两翅有着同样的构造。

此外尚有不同的一点:螽斯之翅耸立作棱状,其发音装置的部分较狭;蟋蟀二翅平叠,因之其发音部分亦较为发达。

在音色上,螽斯所发的音乐富于野趣,蟋蟀的音乐却是技巧的。

⑤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

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

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

蟋蟀是有耳朵的,说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头部,倒在脚上。

它们共有三对脚,在最前面的脚的胫节部,有附着薄膜的细而长的小孔,这就是它们的耳朵。

它们用了这“脚耳”来听对手的情话。

石块或落叶丛中是它们的生活的舞台,它们在这里恋爱,产卵,以至于死。

⑥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可是有一极有兴趣的现象:它们是极端的女尊男卑的。

试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开始鸣叫。

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诉的低音,与其说是在伺候雄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

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

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淡然。

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

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就要遇到悲哀的运命——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而已。

⑦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

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

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拔出。

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

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次年初夏孵化。

⑧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②差不多和其父亲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

这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

(像蝶或蝇等叫做“完全变态”的昆虫。

)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

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其时期因温
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

它们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

(选自《名物采访》,有删改) 【注】①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

②若虫:不完全变态类(渐变态)昆虫的幼体。

6.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蟋蟀的鸣声与鸟或蝉的鸣声有着本质的不同:蟋蟀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鸟或蝉的鸣声是由翅膀的鼓动发出的。

B.雄性蟋蟀是用一前翅的钅虑状部和另一前翅的硬质部相互摩擦,并用前翅间的“发音镜”这一特殊的音色“机关”发出特殊声音。

C.雌雄蟋蟀可以通过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雄性蟋蟀可以通过鸣音向雌性蟋蟀反复哀诉,雌性蟋蟀则通过“脚耳”领会其意。

D.蟋蟀由卵变为成虫不需要经历三度的“完全变态”;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和其父亲同形,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

E.文章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科学、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原理和发音样式,清晰地展现了蟋蟀的生命历程。

答案:AD
7.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命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阶段:卵孵化成若虫。

第二阶段:若虫经数次脱皮变为成虫。

第三阶段:成虫“恋爱”、交尾。

第四阶段:交尾后雄蟋蟀死亡,雌蟋蟀产卵后死亡。

8.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本文语言平实,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习性。

如,第③段“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的原理和构造。

再如,第⑥段“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
原无大异”,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恋爱过程。

(示例二)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第⑤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

再如,第⑥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雌尊雄卑”。

三、探究应用
9.《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

请拟一条以“珍爱生命和健康”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态度诚恳,语言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用健康之水,浇灌生命之树/用健康延伸生命,让创造辉煌人生
10.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呵护小鸟,放飞希望/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11.用一句话压缩下面的语段。

(不超过8个字)
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蚂蚁的确太像人。

12.阅读下面一则手机短信,用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不超过20个字)
大熊猫过生日,吹灭生日蜡烛后,朋友们问它许了什么愿望。

大熊猫回答说:“我这辈子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能把我的黑眼圈治好,还有一个就是希望我也能照张彩色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愿望不切合自身实际。

(或“愿望不切实际”)
(2)未能正确认识自我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