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廉洁名人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廉洁名人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年作为总指挥,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要跑到沙漠里寻找爆炸后的原子弹碎片。
由于当时的防护条件很差,天长日久,他的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
1986年,邓稼先因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溶血性出血,被迫住进北京的一家医院。
住院期间,他的好友杨振宁来探望时,曾问他:“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邓稼先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当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给的奖金是1万元,加上单位拿出的十几万元,最终按10元、5元、3元三个档次,分别发给当时从事研制的科研人员。
邓稼先拿的是10元。
这点奖金,现在看来,的确是可怜兮兮,不值一提。
但重要的是,获奖者的着眼点不在这里,而是“志存高远”。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境界,为此作出了鲜明注脚。
为了研制“两弹一星”,邓稼先35岁隐姓埋名,离开繁华的都市,走进大漠深处。
这一走,就是28年!28年看不见故乡的花开花落,看不见长安街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妻儿的欢声笑语。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住在干打垒里,面前永远是如血的夕阳、如豆的灯光,是无边无际的荒漠、绵延起伏的雪山。
当时,科研条件也很差,没有高性能计算机,没有现代化
车间,只能用古老的算盘计算实验数据。
邓稼先绝不是为了奖金之类的个人名利,而是要用满腔热血造出原子弹,浇铸共和国强盛的根基。
曾经有一位战友问他:“稼先,你说再过几十年,人们还记得我们这些人的名字吗?”邓稼先微微一笑,说:“记得或者不记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为国家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他想的,绝不是奖金之类的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深爱的祖国和人民,自己该做的事做到了没有?他是这样说的,更为此践行了一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颤动着嘴唇,断断续续说出几个字:“我……为了……这件事……死了,值得!”他死而无憾,走得安然。
奖金之类个人名利的动力,毕竟有限。
只有大爱、大勇、大智慧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才能成就邓稼先这样的堪称民族脊梁的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