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庖丁解牛》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2、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探究作品给人们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学会翻译文言文语句。
(重)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难)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疏通文意。
一、课前助读
(一)关于作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关于课文出处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
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三)关于标题的理解
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标上拼音。
踦( ) 砉( ) 騞( ) 向()中()郤()
窾()綮()軱()硎()怵()謋()
2、再读课文,写出并解释下列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目无全牛:
(2)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游刃有余:
(3)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踌躇满志:
3、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乃中.《经首》之会.:(2)官.知止而神欲
..行:
(3)依乎天理
..:(4)批.大卻,导.大窾:
(5)因.其固然
..:
(6)族.疱月更刀,折.也:
(7)虽然
..,每至于族.:
(8)如土委.地:
三、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3段):
第三部分(4段):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几组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有那些?请分别在该句子前打上“√”。
(1)A、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B、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
C、警方布下天罗地网,那几个歹徒一定游刃有余。
(2)A、他做事情只考虑自己,毫无集体观念,真是目无全牛。
B、小王下棋总是输多赢少,因为他目无全牛,没有能做到“走一步看三招”。
C、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地步。
(3)A、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
B、他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又被提升为处长,难怪他最近总是踌躇满志。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地步。
B.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
C.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
D.他看问题总是高瞻远瞩,分析起来能够切中肯綮,使人听了豁然开朗。
【拓展阅读】
课文第1段前面原文还有一段,你怎么理解这一小段话,请写下你的感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2、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探究作品给人们的启示。
一、自主学习:熟读课文,通译全文。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2)善哉!技盖至此乎?()
(3)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给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加点,并解释:
(1)所见无非
..牛者古义:
今义:
(2)依乎天理
..,批大卻古义:
今义:
(3)虽然
..,每至于族古义:
今义:
(4)视为.止,行为.迟古义:
今义:
(5)导大窾,因其固然
..古义:
今义:
二、合作探究
1、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全句(点拔:翻译时要注意句式,根据句式来译)(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虽然,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止。
(4)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2、庖丁解牛的技术如何?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并说说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3、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
4、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哪些启示?
【拓展阅读】
1、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儒家的回应: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
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的回应:
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
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
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2、《庄子》中的成语:
望洋兴叹: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现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
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