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慈善家曾庆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慈善家曾庆辉:行善是共同信仰非个人专利
他,继承父志,1998年以来父子俩向家乡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逾1600万元;汶川大地震后,他陪同年逾七旬的母亲五次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捐资231万元帮助羌锋村186户村民重建新居;他就是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董事,香港百备有限公司董事曾庆辉。

2011南方•华人慈善盛典18日晚在广州举行,曾庆辉因荣获“慈善人物奖”出席盛典。

19日,曾庆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馈社会、行善最乐是中国自古传统美德,慈善应该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去进行的,它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
曾庆辉祖籍珠海,父亲年幼时由于战乱,跟随祖母移居香港。

他的父亲曾宪备和伯父曾正晚年积极推动珠海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被授予“珠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在他们逝世后,曾庆辉继承父辈遗志,传承家族慈善精神,与母亲、弟妹一同管理“曾宪备慈善基金”,努力寻求更现代、更有效的方式做好慈善。

“我伯父跟我爸爸做慈善的宗旨是取诸社会,用诸社会。

”曾庆辉说,“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以身作则,我们跟爸爸去工地,那时他七十多岁了,骨钢架十几层高,一条横梁,他就这样走过去,事事亲力亲为。

我想在慈善方面,在做人方面,也是一样的,爸爸走这条路,让我们兄弟姐妹有很深的感触,并追随他。


曾庆辉5次深入汶川灾区,这个经历对他来说十分深刻。

曾庆辉告诉记者,在灾区里,很多羌族村民说的是土话,但我们仍然能够冲破了语言障碍倾心地交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曾庆辉的慈善宣言,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同时世界每天都在进步。

做慈善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善,“每天做多一点,每天做好一点,长久以来,成效就很大了。

”曾庆辉说。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