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一下·天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提起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无人不晓。
龙泉剑瓷文创产业日渐红火,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传承与变革创新。
试想,倘若没有几十年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不懈挖掘,倘若不是有的传统手工艺人脱颖而出,龙泉青瓷与宝剑的名声也许还只能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当下龙泉剑瓷,靠的正是几代手工艺人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执着求索与。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接力。
手工艺传承,()。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手艺人来说,数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或许才能拿得出像样的作品。
缺少有广泛社会声誉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剑瓷作品,自然也就难
以剑瓷发展文创产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典型性声名鹊起花样翻新支撑
B . 典型性声名烜赫推陈出新支持
C . 代表性声名烜赫花样翻新支持
D . 代表性声名鹊起推陈出新支撑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既要吃得了辛苦、经磨砺,更要有才智、耐得住寂寞
B . 既要耐得住寂寞、有才智,也要经磨砺、吃得了辛苦
C . 既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更要经磨砺、有才智
D . 既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也要有才智、经磨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B . 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C . 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D . 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一下·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品性
葛剑雄
①就城市而言,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上,如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宗教型、军事型、休闲型等,或者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综合型。
不同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功能,是决定城市之品的基础,也是城市之性赖以存在的根基。
在此基础上,城市方能产生和发展其独特的性。
②由于城市的品性更多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因而又被称为城市的文脉。
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而不是仅仅指当时存在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地说,一方面是指现在的文化,一方面是指过去的文化,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③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④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
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或者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或者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⑤没有文脉或文脉断绝的城市并非没有品性,只是不可能有高雅的、深厚的、愉悦的、稳定的品性,甚至不可能具有与本身相适应的品性。
⑥城市的主人当然希望它具有自己期望的品性,那么首先应该确定它的品,即从城市功能的定位开始。
任何一项功能,都需要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和实施这项功能的人。
□要提高这项功能,使城市形成令居民满意的品性,就不能局限于物质条件,也不能只保证居民的温饱,□应注重城市在物质和精神上、硬件和软件上的全面发展。
⑦对于一座已经存在了相当长时间的城市,保持并改善其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延续城市的文脉。
这不
仅需要保留必要的物——环境、建筑和设施,更离不开能够传承文脉的人。
有了人脉才能有文脉。
四合院和胡同、石库门和弄堂里必须有一些原来的居民,或者熟悉原来生活的居民后人,真实的历史和生活并非完全可以用文字或图像记录的。
但另一方面,这些居民完全有选择自己的居住方式和职业,如果需要他们为了传承文脉而发挥特殊的功能,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他们合理的补偿和奖励。
对一些传承特殊技艺或记忆的人,政府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不断改善,而不能让他们去市场竞争。
⑧这些物和人的保留必须用地方立法的方式加以保证,通过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而不能根据长官意向随意变化,也不能因为主管官员的更迭而得不到稳定。
而要做到科学决策,就离不开一批专门的研究人员,需要他们主要从事本城本地历史和文化的深入发掘、抢救、整理、研究和必要的普及。
⑨守旧与创新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城市品性在延续中改善,在继承中更新。
居民既是城市品性的守护人,又是其批评者、改变者、塑造者。
优良的城市品性使居民得到享受和陶冶,而高素质的居民也使城市品性得到完善和升华。
(1)从第①段看,“城市品性”指的是________。
(不超过25字)
(2)结合第②③段内容,简要概括城市功能与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
(3)在第⑥段空格处填入关联词,下列选项中最适当的一项是()
A . 如果、而且
B . 但是、而
C . 如果、而
D . 可是、而且
(4)下列对城市文脉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及其文化传统。
B . 城市文脉是城市物质积累与市民文化智慧沉淀的结果。
C . 城市文脉的缺失或断绝必然导致城市品性的最终丧失。
D . 城市文脉的延续关键离不开传承城市文化的人即人脉。
(5)上海在城市功能、文化传统和市民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城市品性,作为上海市民,你认为上海最突出的城市品性是什么,请任选一个方面作简要概括,并陈述理由。
3. (9分)(2020·定远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势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倒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
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据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
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
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为此,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
“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尽管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长,但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强调要积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生活照护服务,并以建立养老社区,中医药保健等方式使老年人健康服务更为多元化,推动老年病养护、防治。
(摘编自《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B .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D .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B .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C .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D .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C . “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D .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下列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新生人口数量从2008年的1600多万上升到2017年1700多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这些年的人口出生率处于12‰左右。
B . 2010﹣201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下去,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预计增至近2.5亿。
C . 2016年是我国近几年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新生人口量远不及同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量,还无法有效缓解人口老年化问题。
D . 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这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
B .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只要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C . 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
D .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
(6)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请简要概括说明。
4. (12分) (2020高一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沐浴
王树兴
程放站在三星池浴室门前,洗澡出来的人脸红通通的,他能感到这些人身上发出的暖烘烘的热气。
湿冷在自己身上更明显,嗖嗖地透过衣服往骨头缝里钻。
屠洋拎着包急匆匆地过来,指指浴室问:“真要到这里洗澡?”程放点点头,屠洋嘟囔:“洗老澡堂子……怀旧吧?”
程放对这个二十多年没进过的浴室还有印象。
小浴室讲究气圆水熟,分头道池和二道池,头道池是淋浴和搓背的地方,二道池有一扇厚重的木头门,拉一下门进去,扑面而来一股热气,身子一下子被包裹,程放的肩膀耸了一下,身子伛偻下来。
屠洋动作很快,跨过池面台阶,一下子坐到浴池里。
程放将身子往屠洋那边移了移,问父亲身体是不是还那么好,是不是还能够做很多个俯卧撑。
一晃十多年都没见过他。
他们出了浴室,到对面的大饺子小吃店坐下。
小时候出来洗澡程放会巴望父亲多带一毛钱,那样就有大饺子吃。
父亲都是用调羹挑一个放嘴边上吹半天,所以他恨不能将调羹夺到自己的手上。
他现在也有和儿子一起在外面吃东西的时候,每次都是一人一份,哪怕明知道他会剩下也不敢和孩子分食,怕孩子觉得寒酸,怕孩子心里有阴影。
他当年怨过父亲,想自己长大了有钱就买好多大饺子吃。
到真正长大,他理解了父亲,家里那时候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这个吃法。
屠洋问程放晚上有什么安排,程放说本来有安排,现在突然改变主意,想回去陪老爷子吃饭。
告别了屠洋,他决定走回去。
路上忽然又有那种很冷的感觉,想重温从澡堂子里出来时的舒适感觉现在却一点儿也没有了。
早上在扬州下火车,坐在冰冷的长途大巴上时,他把曾经的那种浴室里出来暖洋洋的感觉想了又想。
在路边的熏烧摊上剁了半边盐水老鹅,等在那里时他给同学赵立本打了电话,说不能参加聚会。
回到家一开门,父亲看到程放手上透明的食品袋有些不满,“家里莱多的是,不用花钱在外面买,钱糟蹋掉了。
”程放说:“就买了一点点,平时又舍不得买。
”父亲还不停止抱怨,说外面东西贵,也不如家里卫生……
程放见到父亲很吃惊,父亲比三个月前回来时见到的模样又老了些,胡子更灰,脸更黑,精气神也减了很多。
“我还是想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起码得让冬天的家里保暖。
”程放忍不住又要提这件事。
因为家里冷,他订了宾馆,晚上不想在家里住。
“你们都甭修啦,我哪一年不是这样?都好好地过来了。
要弄等我死了,这房子到你手上随你怎么弄,那时候我反正也看不见。
”
见儿子的脸色不对,父亲的口气软下来,“我习惯了。
你把家里搞得太暖和我会不想动弹,坐半天不动不是好事,说不定哪一天坐着坐着就……头一歪。
”
这些话,程放听了很不好受,父亲说起来竟然风轻云淡。
“冷点不怕,运动才健康。
”父亲说着拿过一只茶杯用暖壶里的开水烫了又烫,他自己喝茶没这个动作,只有替客人倒茶时才会这样。
程放觉得手上有一杯热茶,身子有了温暖的感觉。
在北京的家里,一进门就可以脱去累赞的冬衣,舒舒服服地在沙发上或倚或坐或躺。
而在这里,他的老家里,他坐下来便感到冷。
程放不说什么,以往他会感到父亲的这种唠叨难以忍受,会为自己找两句理由。
看见父亲开始忙活晚饭,程放说有什么吃什么,父亲说有准备,他从冰箱里一样样往外搬菜,程放要动手,他用手推了推。
父亲把菜下锅,不停地用铲子翻,看起来在动作上和体力支配上都有点力不从心,三五年前他在厨房里从容得很,铲子一下下很给力。
饭桌上父亲吃得很慢,不时地停下来看儿子的表情,似乎是要一个是不是好吃的答复。
程放说:“菜太甜,糖
放得不少。
”
他其实知道这么说父亲会不高兴,小时候这么说父亲会拉下脸骂:“爱吃不吃,不吃滚。
”现在,父亲只是笑笑,一点不满的表情都没有。
(选自《好日子万万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交代了程放前去浴室洗澡,既说明天气寒冷,程放想以此抵御寒冷;又自然引起他对小时候洗澡往事的怀念,体现其怀旧的心理状态。
B . 屠洋是个次要人物,主要是为了交代程放父子之间的隔阂,并与程放对比,对程放不念父子亲情的行为做出了批判。
C . 小说充满了地域色彩,老浴室、大饺子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高邮市民日常生活的画卷,让读者深感亲切,回味无穷。
D . 题目“沐浴”具有双重含义,不仅是指主人公实际的洗澡之事,其实也象征了主人公心灵的洗涤回归和亲情的重生。
(2)小说多次提到了“在故乡感到寒冷”,这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谈到本文写作时曾说:“故事发生在我和父亲之间。
父亲,像是一堵高墙立在我面前。
”但我们说,作者其实已走进父亲的内心。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19·福建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
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诺”。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及薨,有诏悼愍,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B .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C .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D .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2)下列对文中划线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亭长:秦汉时,十里设一亭,设亭长,主管地方治安警卫,缉捕盗贼,调处民间争讼等。
刘邦、刘备都曾担任过亭长。
B . 燕蓟: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
历史上其称谓和辖制区域曾有多次变化,如燕都、蓟城、涿郡、幽州等,但皆以北方地区战略要地而闻名于世。
C . 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D . 《后汉书》:该书由南朝宋范晔所撰,它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
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虚心听取部下意见。
吴汉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他率领轻装的骑兵冲上去,与敌人作战,结果没有取得胜利,但通过诸位将领的劝说,吴汉情绪振作起来,鼓舞将士。
B . 吴汉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敌人在夜里进攻吴汉的营垒,军中士兵受惊而一片混乱,而吴汉仍然卧着不动,率兵给皇帝送信寻求帮助,不久士兵们就安定下来。
C . 吴汉善于激励士气,省得战士爱戴。
吴汉随从皇帝征讨时,诸位将领看到作战阵势不利,有的很惶恐,失去他们的常态;吴汉神情自若,就将修理武器,激励官兵,使他们振作起来。
D . 吴汉作战勇猛,多谋善断。
吴汉叫士兵在夜里衔枚前进。
他带着士兵与刘尚合并了兵力,谢丰等没有发觉。
第二天,吴汉全部的士兵迎战敌人,于是大败敌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②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7·大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杜甫《望岳》题材相似,但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