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爱莲说》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
①逸致:情趣。
①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日.上日妍( )(4)及.花之既谢(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请从乙文中找出表现荷花精神品质的句子,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蔓:①香远益.清益: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①结庐.在人境庐: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乙】文中能印证“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
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1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共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为:(2)宜:2、翻译下列语句。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3分)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2分)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2分)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3、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答。
4、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先理解文段内容,再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句子即可。
5、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2(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中考试题
《爱莲说》中考试题集训姓名:一、蚌埠二中(09安徽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3分)⑴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检测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卖油翁》《〈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狼》本文记叙了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的过程,表明只要刻苦治学,必会有所长进。
1. 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_____》《诗》《_____》《____ 》《春秋》等书。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言多务( ) 治经为博士邪.( ) 涉猎..( ) 孤岂.欲( ) 拜蒙母遂.( ) 孰.若( ) 3.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 .自以为/大有所益D .及/鲁肃过寻阳。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 C .及.鲁肃过寻阳(才)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 5.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是( )A.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蒙乃始就.学/一蹴而就. D. 蒙辞以军中多务./公务.繁忙 6.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是( )A.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 C.见往事..耳 D. 及.鲁肃过寻阳 7.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现代义。
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文章主旨孙权劝学(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9.按要求默写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吕蒙却以“___________”为由推托。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______________”。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一、课内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初,权谓.吕蒙曰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C.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D.晋陶渊明独爱.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B.自.李唐来公亦以此自.矜C.花之君子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高尚品质,其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阿,豁达大度。
C.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出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作者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之情,以及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周敦顾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其蕃.(繁)B.濯清涟.而不妖(清水)C.香远益.清(更加)D.亭亭净植.(耸立)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共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7.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
最新中考文言文复习-《爱莲说》(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爱莲说》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爱莲说》作者,是道州人,字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著有。
《爱莲说》是他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6.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净植()()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君子者也()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14.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
3.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
4.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
5.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
6.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
7.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8.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
9.赞颂莲正直而通达事理语句是,。
10.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11.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12.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14.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
1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
1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17.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在写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
四问答题1.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3.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4.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5.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句相照应。
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二)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3.对《爱莲说》肉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三)【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爱莲说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爱莲说阅读下边两段文言文,达成18—22 题。
( 12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偏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偏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接踵;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乘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散尴尬,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芙蕖》,有删省)注:①荷钱:措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fù):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增补完好。
(2 分 )予偏爱莲之,。
19.以下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面山而居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乃记之而去D.溪深而鱼肥20.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已:21.翻译以下句子。
( 2 分)()(1)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译文:(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叹与喜爱之情,但赞叹与喜爱的原由有所不一样,请用简短的语言剖析。
(4 分)答:(一 )阅读《爱莲说》,达成 7—11 题 (16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一、课内阅读1.(2022·重庆·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自.李唐来自.三峡七百里中C.出.淤泥而不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中通外直.系向牛头充炭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之情。
B.文章句式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D.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4)下列链接资料与原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链接资料】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①楚之逐臣:屈原。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爱莲说》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爱莲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
”其人变容。
指社曰:“此若里之社。
”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
”乃涓然而泣。
指垅曰:“此若先人之冢。
”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
”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晋陶渊明独爱菊故人不独亲其亲C.微斯人,吾谁与归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D.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9.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停数日,辞去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此先人之庐D.咨臣以当世之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2007年百色市(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2007年百色市(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答复9—13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说明加点的词语。
(2分)①得意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举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给予莲花美妙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明哲保身,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举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辛奋斗、坚韧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明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溢盼望与活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1.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篇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小题1】(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小题2】(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小题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
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枝”这个字就活用为“动词”,意思为“长枝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独为只的意思、之为无意义、而是转折的意思、染是被沾染、亵是玩弄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含答案)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2022·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帅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
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
B .“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 .“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 .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
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 .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
C .“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D .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4.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
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
【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
②浮香:荷花的香气。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爱莲说》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爱莲说》二解释下列字词可爱者甚蕃()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6.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净植()()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君子者也()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14.宜乎众矣()二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
3.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
4.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
5.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6.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
7.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8.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9.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6分)《甲》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专题11《爱莲说》(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原卷版)真题专练【1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甲文】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文】君子亭记(明)王守仁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
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
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
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
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③伏:暑天。
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
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22. 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濯.清涟而不妖(洗)B. 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C. 陶后鲜.有闻(新鲜)D. 无所不宜.(合适)2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25. 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至少提出三点)【2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宰相李峤之.词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B.不待曲终而.去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C.学者取法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D.传于.世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受任于败军之.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B. 还于.旧都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42023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 割而分之.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二则》B. 庶.令举策数马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C. 君谓.此何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D. 老夫志愿尽于.此也仓鹰击于.殿上《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5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司马迁《陈涉世家》)B. 而处尤.剧水尤.清冽(柳宗元《小石潭记》)C. 具.以情告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D. 处与之.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6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B.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为是其智弗若与.C.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D. ①不以.其道得之②策之不以.其道【7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称善者久之.公将鼓之.B. 可以.一战静以.修身C. 下视其.辙其.真不知马也D. 成礼而.去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8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中考冲刺!初中必背古诗文——《爱莲说》习题大全
《爱莲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
2、益:副词,更。
3 、植:立。
4、鲜:少。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宜:应当独:7、只,仅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二、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爱菊花(的人)5、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阅读理解1本文作者是_______朝_______家_______,后人尊他为______________。
2文中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____________3、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
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歌颂了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7 本文所用的修辞有:___________表达方式有:__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8本文多处将菊牡丹与莲对比衬托,试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_____________9理解背诵:《爱莲说》:咏莲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答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爱莲说》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爱莲说》作者,是道州人,字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著有。
《爱莲说》是他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6.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净植()()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君子者也()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14.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
3.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
4.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
5.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
6.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
7.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8.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
9.赞颂莲正直而通达事理语句是,。
10.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11.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12.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14.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
1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
1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17.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在写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
四问答题1.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3.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4.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5.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句相照应。
其中“众”和词形成反照应。
8.“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时代著名体现他爱菊的诗句是,。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学过他的诗是。
9.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10.“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11.“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12.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13.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1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5.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16.陶渊明以“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本文作者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什么?17.“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8.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9.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名吗?20.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21.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2.《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濡养了千千万万的文人,把莲花式的高贵品质作为为人处事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23.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喜爱的花喜爱的原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既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是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
《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多) 2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美丽而不庄重)5中通外直(贯通,通达)6不蔓不枝(牵牵连连)(枝枝节节)7香远益清(更加)8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10花之隐逸者也(指隐居的人)11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12陶后鲜有闻(很少)13同予者何人(我)14宜乎众矣(应当)三原文填空1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 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 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 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 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7 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濯清涟而不妖8 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 赞颂莲正直而通达事理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 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 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 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 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6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7 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在写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问答题1 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一、世人爱花的不同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二、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
2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来描写莲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布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3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以突出莲的现象。
作者对于菊,肯定其不同流合污,但否定其消极避世。
对于牡丹,批判其贪图富贵,追名逐利。
赞扬了莲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 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是以上段记叙、描写为基础,是上段在思想内容的深化。
5 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三句式陈述句,二、五句式感叹句,四句是反问句生动深刻的表达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6 “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7 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世人盛爱牡丹句相照应。
其中“众”和独词形成反照应。
8 “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东晋时代著名诗人体现他爱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桃花源记》,学过他的诗是《归园田居》。
9 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坚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
10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唐人贪图富贵,趋炎附势之风盛行。
11 “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两个“独”字表明他们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明作者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2 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对“菊”肯定并惋惜。
对“牡丹”讽刺对“莲”赞美13 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菊-----隐逸者牡丹------- 贪图富贵者莲---------君子14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了莲以人的美好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5 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不能。
用叹词表达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二叹爱莲者甚少,三叹爱牡丹者众。
16 陶渊明以“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本文作者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17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8 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19 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名吗?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荷花,芙蓉,菡萏20 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司马迁。
因为他能做到行为方正,据实写史。
21 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独立的见解,高洁的品质。
22《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濡养了千千万万的文人,把莲花式的高贵品质作为为人处事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无论何时都应抵制不良环境对人的影响,要保持高尚的人格,高洁的操守,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3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喜爱的花喜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