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word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
4月月考化学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第I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增白的食品会损害人体健康;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养鱼水库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YZW同周期相邻,W的单质常温下为有色气体,对于上述元素构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下列正确的是()
A.沸点X>W B.稳定性 W<Y C.还原性X>Z D.水溶液酸性W<Z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的结构式O-C-O B.氨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NH4Cl的电子式:D.S2-的结构示意图:
4. 己知元素的离子a A n+、b B(n+1)+、c C n-、d D(n+1)-均是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C > D > A > B
B. 原子序数:C > D > B > A
C. 离子半径:D > C > B > A
D. 单质的还原性:B > A > C > 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性强弱:KOH>NaOH B.碳酸铯比碳酸氢铯稳定
C.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D.K的氧化物只有K2O和K2O2
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C12与NaOH溶液反应: Cl2+2OH-==C1-+C1O-+H2O
B.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CO2↑+ H2O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OH-+ H++ SO42-== BaSO4↓+ H2O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Al(OH)3↓
7.已知:2Zn(s)+O2(g)2ZnO(s) ΔH=-701.0 kJ·mol-1
2Hg(l)+O2(g)2HgO(s) ΔH=-181. 6 k 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 )
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
8.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9.Be(OH)2是两性的,跟强酸反应时生成Be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

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eCl2、Mg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与B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⑤③① B.②③④ C.③⑤④ D.③②①
10.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11.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2. 将N2、H2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为:甲 v(H2)= 3mol·(L·min)-1;乙 v(N2)= 2mol·(L·min)-1;丙 v(NH3)= 1mol·(L·min)-1。

在这段时间内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A.甲 > 乙 > 丙
B.甲 = 乙 = 丙
C.乙 > 甲 > 丙
D.甲 > 丙 > 乙
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下列13.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
92U的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235
A.235
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235
92U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92U是同一种核素 D.235
92U与238
92U与238
C.235
14.Q、R、T、M、W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的原子序数是R的原子序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Q)>r(R)>r(T)>r(M)>r(W)
B.Q、W的单核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五种元素均能形成氢化物
D.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最强,说明W的非金属性在五种元素中最强
15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C.元素Y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又和强碱反应生成氢气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 NH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NH3(g)生成的平均速率
为v=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各物质能量变化关系,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
A.C(s,金刚石)+O2(g)===CO2(g) ΔH1=a kJ·mol-1(a<0)
B.C(s,石墨)+O2(g)===CO2(g) ΔH2=b kJ·mol-1(b>0)
C.C+O2===CO2ΔH3=c kJ·mol-1(c>0)
D.C(s,金刚石)===C(s,石墨) ΔH4=d kJ·mol-1(d>0)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任何化学物质中均存在化学键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 3 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 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⑤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⑥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⑦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⑧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A.②⑤⑧ B.②⑥⑧ C.②③⑤⑦⑧ D.①②④⑤⑧
20.2molA与2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1•s﹣1,下列推断不正确是
A.z=2 B.2s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的7/8倍
C.2s时C的体积分数为2/7 D.2s后,B的浓度为0.5mol/L
第Ⅱ卷
21.(1)常温常压下,断裂1 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

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C-Br键能<____________(填写数值和单位)。

②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 ΔH=Q kJ·mol-1,则Q=________。

(2)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的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H2O(l)=H2O(g) △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kJ。

③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已知N2(g)+2O2(g)=2NO2(g) △H=+67.7 kJ·mol-1,N2H4(g)+O2(g)= N2(g)+2H2O (g) △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2.A、B、W、D、E,Y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 的原子序数为7,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Y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大的主族元素。

(1)W2-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A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A2W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消耗2mol A2W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 用电子式表示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SO2和3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有3 mol SO2发生了反应。

①反应生成了________ mol SO3,v(SO2)=________。

②平衡时SO3的浓度是________,SO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2)698 K时,向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g)和2 mol I 2(g),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26.5 kJ·mol-1,测得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____,
该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
4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第Ⅰ卷
第Ⅱ卷
21(1)①218 kJ·mol-1,330 kJ·mol-1(各2分)②-229 kJ·mol-1(2分)(2)①N2H4(l)+2 H2O2(l)= N2(g) +4 H2O(g) △H=-641.625kJ·mol-1,(2分)
②408.8(2分)
③产物几乎无污染(2分)
④2N2H4(g)+ 2NO2(g)=3 N2(g)+4H2O (g) △H=-1135.7 kJ·mol-1(2分)
22. (1) (1分)第三周期第ⅢA族(1分)
Al(OH)3+OH﹣= AlO2﹣+2H2O (2分)
(2)(2分) 2Fe2++2H++H2O2=2Fe3++2H2O (2分) 4N A(2分)
(3) ac (2分)
(4) (2分)23(1)①3(1分)0.03 mol·(L·min)-1(2分)
②0.3 mol·L-1(1分),60%(2分)
(2) ①5s(1分),0.316 mol·(L·s)-1(2分)
②放出(1分),41.87 kJ(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