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解析】
【详解】
A 、 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 符合题意;
B 、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 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故B 不符合题意.
C 、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 不符合题意.
D 、 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月球较小 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形成的,所以我们就看不见全部的太阳,只看到部分太阳的光环,故D 不符合题意.
2. 人在B 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 处,如图所示.B 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 着
水而
【解析】 C. A.正对A 点
C. A 点的下方些 B. A 点的上方些
D. A 点的左侧
海市蜃楼
金环日食
【详解】
连接B、A,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A点是玻璃球的虚像,玻璃球的实际位置在A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A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玻璃球上了,如图所示:
3.关于家庭电路及其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到测电笔上的任何金属部分
C.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
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家庭电路出现短路导致的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消耗的总电能,故A错误;
B.测电笔是用来区分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时手要与测电笔尾部的金属接触,这样才能正常使用,不要接触前面的金属杆,防止触电,故B错误
C.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防止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4.下列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功单位的是
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欧姆
C
【解析】
【详解】
A.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B.伏特是电压的基本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C.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也是电功的单位,故符合题意;
D. 欧姆是电阻的基本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D
【解析】
【详解】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由于物体有相对斜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应该受到一个 阻碍其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故A 错误;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应发散射出,故B 错误;
由安培定则知道,电磁铁的左侧为N 极,右侧为S 极,由图知道,C 错误;
力臂是指由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知道,D 正确。

6. 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i 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 杆在重物G 和力F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 F I >F 2
B. F J =F 2
C. F I <F 2< G
D. F 2>F I >G
D
【解析】
【详解】 本题支点、重力和重力的力臂均无发生变化,变化的是F 的力臂,故能正确找出两力的力臂,即可利用杠 杆平衡条件求解.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i 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Fi 的力臂为O 到Fi 作用 点的杆长L”重力G 和重力的力臂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5. 杠杆的力臂
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F1«L1=G«L2,又由图可知:L1<L2,
/.F I>G;
当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2的作用下时,F2的力臂为O到F2作用点的杆长为L/,
由图知力臂Li,<Li,为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
因重力G和重力的力臂L2均无发生变化,又F2力臂L/变小,故F2>F1;
7.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直线传播
D
【解析】
【详解】
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无法绕过手而射向后面,所以形成了手的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
【解析】
【详解】
A.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三线合一,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都等于0°,故A错误;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单指对平行光,故B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用凹透镜来矫正,故C 错误;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
正确.
9.如图,小轶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W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详解】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10.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D
【解析】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可以将接触面分离,用光滑的油膜代替接触面,减小摩擦力;
故D是为了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工作时,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压缩冲程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存在着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C
【解析】
【详解】
A、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可以使汽车获得动力,故A错误
B、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水的比热容大,与其他物质比较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常用水来冷却发电机,故C正确,故D错误。

故选:BCo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Si,滑片向右移动,Ai示数变小,Vi、V2示数变大
B.保持滑片P在某一位置不变,开关由只闭合Si到全部闭合,Ai示数变大,Vi示数变大
C.闭合Si、S2和S3,滑片向右移动,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D.只闭合Si,滑片向右移动时,V2与Ai示数的比值变大,V2示数的变化量与A】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BD
【解析】
【详解】
A.只闭合Si,电路中只有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串联电路中电流变小,Ai 示数变小,电阻Ri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Vi示数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之差,因此V2示数变大,故错误;
B.保持滑片P在某一位置不变,开关由只闭合Si到全部闭合,电路中由电阻Ri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阻R2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Ai示数变大,Vi表改测电源电压,因此Vi示数变大,
故正确;
C.闭合S1、S2和S3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电阻变大,由尸=—
R 可知,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错误;
D.只闭合Si,电路中只有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因此V2与Ai示数的比值变大,V2示数的变化量与Ai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等于电阻%, %是定值电阻,因此V2示数的变化量与Ai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正确。

13•.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并不真实存在
B.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C.法拉第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AD
【解析】分析:(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为了描述磁场人为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是一种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物理学家;
(4)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解答:A、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是人为建立的模型,并不存在,故A正确;
B、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在地面上受到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故B错误;
C、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故D正确。

故选:ADo
【点睛】此题的选择项中涉及的都是电与磁方面的物理情景,利用对应的电磁方面的知识对物理情景加以分析解决。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甲所示电路,&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Q,
电阻&的阻值为Q.
5;
【解析】试题分析:闭合开关S, %和R2串联,由图象可知,当电流为1=1. 2A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3V,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U=IR2+3V①当电流为l'=l. 8A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端,电压表示数为1,
U=VR2®
两式联立:IR2+3V=rR2,解得R2=5Q, U=4V;
由I=U/R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i=UM=3V/l. 2A=15Q.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15.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
一条直线上,MOA±AB.线段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或“OB” )
OA
【解析】【详解】由图可知,AB是力F的作用线,OA_LAB, OA为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OA表示力F
的力臂.
16.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她们常常用音箱放大伴奏乐,如图所示.但巨大的声响让广
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 大,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和学习;巨
大的声音是靠传播的.
响度纸盆
【解析】
【详解】
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广场舞中发出的声音
是通过纸盆的振动产生的.
【点睛】
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
生的,并通过介质进行传播.
17.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0
【解析】
【详解】
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 一个大格为1N,故示数为2.0N.
18.美国正在试验助推火箭无损回收技术:火箭将飞船推送至一定高度;箭船分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
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

火箭匀速下降时,动能
(变小/不变/变大),重力势能(变小/不变/变大)。

火箭用氢气作燃料利用了氢气________ 大。

变小变小热值
【解析】
【详解】
火箭匀速下降时,消耗燃料,所以火箭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质量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

由于氢的热值最大,所以火箭用氢气作燃料利用了氢气热值大的特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i的阻值为40Q.只闭合开关Si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Si、S2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
(1)R2的阻值。

(2)Si、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_______
(1)200 (2) 4.8W
【解析】
【详解】
(1)由图知,只闭合Si时只有R1连入电路,根据1=三可得,电源电压:U=IjRi=0.2Ax40Q=8V;同时R
闭合Si、S2时,Ri、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保持不变,则通过R2的电流:12=1 - Ii=0.6A - 0.2A=0.4A,根据1=三可得R2的阻值:R2=£=20J2;
R 12
(2) Si、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8VxO.6A=4.8W。

20.有一种挂式电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该热水器设有高、中、低三档,已知电热丝%=55Q, 高档加热功率为1100W,电热转化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为4.2xl03j/kgMC).求:
~~0*^—1 -- 1 ------
Si R2
1 f* --------------------- -- -将2kg水从20°C加热到75°C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用高档将2kg水从20°C加热到75°C
Si Ri U
------©220V o ------
需要多少时间;只闭合s、S2时,电热水器的电功率是多少.
(1) 4.62X1O5J; (2) 525s; (3) 220W
【解析】
试题分析:(1)水吸收的热量:CN=cm (t-to) =4.2X103J/ (kg•笆)x2kgx (75°C -20°C) =4.62xlO5J;
(2)由n=£些<100%可得,消耗的电能:W=S坚■=+62 * I."〕=5.775X1()5J,由pJl可得,需要的加
W T| 80% t
热时间:f=-^5,775X1 05 J^525s;(3)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Si、S2时,R1与R2并联,电路的总P 1100W
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热水器处于高档,此时电热丝R1的功率P1=¥~=」N电?•)七880W,因电电
55。

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电热丝R2的功率P2=P高-Pi=U00W - 880W=220W;只闭合S、S2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电热水器的电功率为
220W.
【考点定位】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21.某次物理活动举行了“造船”比赛,他们用的材料是密度为1.5xl03kg/m3的橡皮泥,其中王强同学选了一块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橡皮泥,它的底面积为1.0x10-3 m2、高为0.2m,最后造出了最大排水体积为
6.0xl(y4m3的小(p*=1.0xl03kg/m3, g取10N/kg)求:王强同学所选橡皮泥的质量以及橡皮泥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王强同学造的船在水中最大排水时受到的浮力.
(1) 0.3 kg ; 3xl03 Pa (2) 6N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圆柱体橡皮泥的底面积是S=1.0xl0-3m2,高是h=0.2m,所以,橡皮泥的体积是:
V=Sh=1.0xl0'3 m2 x0.2m=2xl0'4 m3,
由p =—知道,橡皮泥的质量是:m=pV=1.5xlO3 kg/m3 x2xl0'4 m3 =0.3kg;
由G=mg知道,橡皮泥的重力是:G=mg=0.3kgxl0N/kg=3N,
即橡皮泥对桌面的压力是:F=G=3N,
F G 3N
故橡皮泥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P = w = w= " 3 =3xlO3Pa; \ i.uxiu m
(2)因为小船的最大排水体积是:V大=6.0xl(f4m3 ,
所以,该船在最大排水时受到的浮力是:F s=p水gV排大=1.0x103 kg/m3 xl0N/kgx6.0xl0 4 m3 =6N.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请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电流由螺线
管的右侧流入,左侧流出.
23.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学习小组用图1中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0 ;| 光屏Ml。

甲乙
火於合¥ Q光屏
A B C D 丙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
是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中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如图丙所示:
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选填“大”或“小”)
③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像的大小.
正确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小孔越大,亮度越亮 C 小更暗不变
【解析】【分析】
【详解】
(1)①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则说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
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断猜想1是正确的;
②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既改变了孔的形状,
也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③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
(2)①光屏上原本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
清晰的更亮的像,说明该经过透镜组折射后把三个像重叠在一起,那么三棱镜组合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所以C
选项中的组合合理;②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平行于主光轴,越靠近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汇聚于凸透镜的焦
点其偏折程度小,所以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
③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像,但要损失一部分能力,所以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变暗,但大小不变;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2) 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
至 ____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 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 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
10.0倒立、放大40cmB 远视
【解析】
【详解】
(1) 如图,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等于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00cm-10.00cm=10.00cm.
(2) 如图乙,物距 u=25.00cm-10.00cm=15.00cm,像距 v=55.00cm-25.00cm=30.0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 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物距 u=30cm 时,即移动透镜至40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 cm 刻度线处,则物距u=16cm-10cm=6cm<f,此时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所以光屏上承接不到.通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像与蜡烛在透镜的同侧,人眼在图 中B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 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的作用是提前成像了,所以眼镜是会聚透镜,这种眼镜是远 视眼镜.
26.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填“左"或 “右”)图.
根据实丙 T
验记录的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沦②减小实验误差
B 左99 °
C 小于停止加热①
【解析】【详解】
(1)图中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由图乙知,左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右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
(2)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9笆;由于水的沸点低于100°C,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将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不变,这样可靠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