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门急诊小儿输液区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在门急诊小儿输液区的运用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门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原因,全面推行优质护理,
优化服务流程,以减少小儿输液区的纠纷和投诉。
方法回顾调查、分析我院2007~2009年小儿输液区的纠纷投诉事件。
结果随着优质护理的全面推行和管理措施的加强,2010年度投诉事件减少至5件且均在科室解决。
结论在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推行优质护理,改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改善
护患关系,可有效的减少纠纷投诉事件。
【关键词】小儿输液区投诉与纠纷优质护理管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病人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
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我院作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所有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均在急诊科小儿输液室进行,日平均输液量200~300人次,
在急诊高峰时期,最多可达450人次/日。
由于儿童输液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家
长对护理人员要求高,护理人员稍有不慎易引发矛盾纠纷,故小儿输液区是整个
急诊部最易发生矛盾、纠纷、甚至差错的地方。
在2007~2009年三年中平均每
年发生纠纷、投诉20件左右,见下表:
*“其他”表示在2009年由于医院信息系统运作问题而引起的投诉。
针对以上原因,我科通过多次分析讨论,持续优化输液流程,层层确保输液
安全。
2010年我院作为卫生部首批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重点联系医院之一,我科小儿输液区的护理人员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改善服务
观念,倡导人文关怀,努力实践“优质护理服务”的贴心工程。
现将方法对策汇报
如下:
1 改善输液流程,层层确保安全
1.1接待登记时,护士须核对病历和药物,打印输液贴和病人信息条码,做到病历与药物、输液贴三者相符,同时在输液贴上写出排号,如“3-1”中的3代表一
共3瓶,1代表当前是第一瓶。
将患者的病历、药品、输液贴、床头牌放入一个
篮子,交配液室护士。
同时向患儿家长简单告知输液计划,指导其在相应区域等待。
1.2药物配制前再次核对患儿信息与药物信息,使用PDA扫描输液贴上的二
维码与患者信息的二维码,准确无误后方可配制。
配制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预防
院内感染。
1.3静脉穿刺前,负责穿刺的护士呼喊患儿的姓名,当患儿来到护士面前时,反问患儿的姓名、年龄等信息。
将病历交还给患儿家属保管,并请家属确保是自
己的病历。
使用PDA扫描患儿的信息与所点滴的输液贴,当两者信息不相符时,PDA发出语音提示“出错了。
”
1.4续瓶时,护士反问患儿姓名,并使用PDA扫描患儿信息与新换瓶输液贴
上的信息是否相符,若两者信息不符时PDA发出语音提示“出错了。
”
1.5输液结束时,护士反问患儿家属今天共点滴几瓶,查看输液贴上的排号是否前后一致,再次使用PDA扫面患者信息,查看PDA屏幕上显示的信息。
这样
层层查对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
2 加强技能培训,实施“老少搭配”
针对小儿输液难度大,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科室评选穿刺技术高的
护士与年轻的护士结成对子,实施一对一的指导,年轻的护士穿刺时有老护士指
导,老护士穿刺时年轻护士可以跟随学习。
其次,有计划的派遣部分穿刺技术不
高的护士专门去儿科学习进修小儿穿刺技术,向儿科的护士“取经”。
同时,在排
班时注意“老少搭配”,保证每班均有一位高年资的、穿刺技术一流的护士“坐镇”。
3 制定巡视制度,转变服务观念
安排专门的巡视班,转变观念,主动巡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
巡视,观察静脉输液的速度,用药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对于实行头皮静脉输
液的小儿家长,指导他们正确的怀抱患儿,预防因为怀抱方法不当碰到针头位置
而导致的输液外渗;对于穿刺四肢的患儿,则指导患儿及家属,避免因活动不当
而导致的输液外渗;输液过程难免肿胀渗漏现象,护士发现后须及时处理,安慰
患儿及家属。
在巡视过程中主动提供疾病、药物相关知识,随时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增强服务意识,学会夸奖孩子
4.1工作人员须佩戴胸卡上岗。
同时,上班人员的简介照片则置于输液登记处附近的墙壁上,让患者认识工作人员。
每月评选服务明星,将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作为重要参考数据,督促护理人员增强服务意识。
对于每月的服务明星,实施与
绩效、外出进修学习等相挂钩,从精神层面激励护士。
对于穿刺一次失败者,需
向患儿及家属解释原因并道歉,征得同意后进行第二次穿刺。
若第二次仍未成功者,需更换其他护士穿刺。
4.2针对孩子的心理,采取正确的措施。
对于婴儿及紧张惧怕型的患儿,穿刺时请患儿母亲或至亲在患儿身边,护士语言亲切,面带微笑,动作轻柔,增加患
儿的安全感,尽量减少其紧张惧怕心理。
对于好奇心重的患儿,操作时每一步都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满足其好奇心理。
当有围观患儿时,护士充分利用
榜样的作用,告诉患儿“刚才的小朋友那么勇敢,你比他还勇敢好不好”……对于患
儿多予以表扬、夸奖,告诉他们“哇,你真的很棒很勇敢”。
即使对于不配合的患儿,仍以鼓励为主。
在工作中多使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比喻,在与患儿接触的每一
个环节充分流露出爱意,使家属感到护士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
减轻孩子的痛苦。
[2]
5 注重服务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视患儿如亲人,并以礼相待。
为患儿进行
操作时态度和蔼,适当哄哄患儿,能缩短护患距离;对家属提出的不满和要求,应积极
主动地予以解决,而不能生硬地回绝使家属对护士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3]遇蛮横无礼家属时及时回避,不与患儿家属发生正面冲突。
接待登记输液后,指导患儿
在等候的时间可先上一下卫生间,洗洗手;冬季或血管较细的患儿可用温热水洗
手以促进血管舒张。
输液室放映儿童喜爱的动画片,使患儿一边点滴一边观看喜
爱的动画片,分散其注意力。
拔针时沿血管走向,竖压棉签,帮助患儿按压穿刺
点或指导患儿家长正确按压,避免拔针后皮下出血的情况发生。
6 加强环境管理
设置专门的保洁人员两名,定时巡查、打扫,发现垃圾及时处理。
每日夜间
彻底打扫,终末消毒:室内每日用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清扫,拖把
专用,每日等离子空气消毒机消毒2-3次,每月做1次空气细菌监测[4];在岗人
员随时发现脏、湿等问题及时处理,并指导家属共同保持环境的整洁,指导患儿
随地小便及乱扔果皮纸屑等都是不文明不礼貌的做法。
另外,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炎热的夏天调节冷气空调在18~20℃之间,并保持室内湿度为50-60%,寒
冷的冬天调节暖气空调在20-23℃之间[5]。
7 护士长协调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当不能“一针见血”,或是有矛盾冲突时,工作人员相互告知,尽量补救,尽量由当班年资高的护士出面协调,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当矛盾未
能解决、有纠纷前兆时要立刻报告护士长,护士长立即找到相关人员了解事情经
过并进行协调,安抚患儿及家属。
在日常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注重对护士的情商
训练,增强护士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协调
的人际关系。
【6】同时,严格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规范护理人
员的行为,强化岗位职责.及早发现隐患,及早消除和化解在萌芽状态。
[7] 通过优质护理的全面推行和管理措施的加强,2010年小儿输液区的投诉事件
降至5件(无差错事故),均在科室内部进行圆满解决,未上升至医院监察部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丽娟,崔秋霞,崔扬红.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
志,2009,9(6):57-58.
[2] 雷益春,李凡,蒋云华.门诊儿科输液中的细节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 4 (10) : 72-73.
[3] 王艳春,俎玉焕,于金香.小儿门诊输液室护患冲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
志,2010,16 (21): 108-109.
[4] 王桂芝,李秋云,刘荣芬.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
15( 3):321-322.
[5] 曾燕辉,曾平辉,赵雪金.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3-44.
[6] 徐雪华.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0-31.
[7] 张颖,徐丽,张吉新,等.护士长在医疗护理纠纷中定位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