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和中学生英语教材的特点,以中学生的心里发展为导向,运用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归纳出一套循序渐进、切实可行的口语教学方法,仅供广大中学英语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1 前言:
口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转换能力,既让学生通过读和听等输入手段获取语言信息,经过思维对所获取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然后以语言形式输出;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

听和说是口语活动,是更为直接的交际活动。

鉴于听和说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口语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进行平等交流。

2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

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

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2 教师口语水平偏低。

目前不少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利用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很不利的。

2.3 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

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班级容量较大,一般在40--50人左右。

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口语的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2.4 听英语的机会太少。

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我国学生由于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料较差等种种的原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少,这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2.5 心理障碍的影响。

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

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

长此以往,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外语教学整体效益不高。

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经被大家所注重,这不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那么,培养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和克服
说的心理障碍,也成了初中英语教学重要解决的问题。

3 如何在初中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口语教学
3.1 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并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更要教给学生语用技能(听、说、读、写)。

因此,每一位英语教师应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情景,有计划地设计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语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知识是学生在交际中习得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肯定要使用到词法、句法,在使用中他们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巩固已有的知识,这就加速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口语能力增强有利于听、读、写技能的协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而教师,学习环境和教学手段都是客体。

教学目标能否达到,最终取决于主体在内的相互作用,因此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

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设法创造语言实践环境和各种情景,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技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李桐飞,2005)。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最大障碍在于: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爱面子,讲英语时信心不足,怕出错,怕被人笑话。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交际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这样学生才敢开口讲英语。

对一些基础较差或胆小的学生,老师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要多鼓励,少批评。

以广州市初中英语Book2 Unit1 Travel为例,本文主要介绍France的旅游胜地,艺术和文化。

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并设立级别性奖项,加之学生对这一主题很感兴趣,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

学生纷纷展开各自的联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有关法国的情况。

要求每个学生讲一句以上,并把他们说的主要内容简单地罗列在黑板上,将各个小组所讲的内容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中,便于语言的串联和总结。

For example:France,big country,with coasts on 3 sides,good beaches,many mountains,can ski,grow crops/sunflowers,kings and queens lived in the old castles,Paris,the capital of France.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当高,几乎没人都能说一句以上。

3.2 学会看图说话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看图说话(Picture Description)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种情境教学手段,它通过图片引出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练习说话。

学生可以将图画所体现的内容,通过想象直接与英语表达联系起来,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钱德明2007)。

初学看图说话,学生往往说不通顺、说不具体,或东拉西扯,或三言两语,或无话可说,甚至怯场怕“说”。

其原因1:是看图不得法、不细致。

2:是局限于画面静止的内容,没有展开想象。

3:是语言表达能力低,不敢说、不会说。

怎样有效地改变这些
现象,如何较快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呢?A:要教给“看”法,引导正确观察。

掌握规律,有序观察。

掌握观察的顺序是基础,也是关键所在。

(1)按方位观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由里而外或由外而里以及从中间到四周等等。

(2)按内容观察:先整体后局部,先中心后细节。

(3)按记叙要素观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

总之,目之所及,顺其自然,使观察有一定层次、有一定规律。

B:要激活思维,启发想象与联想。

从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图中人、景、物和周围环境来判断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

C:要巧练说话,倡导敢说会话。

因图而异,灵活运用。

就图片内容从不同层面展开描述,可以从图画中的“点”开始描述,也可以从图画中的“面”开始描述,“点”与“面”结合,学生可以作更细致,更全面的综合叙述。

D:要勤抓契机,渗透无形训练。

针对同一张图,不同的学生可以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个人自身的经历,对所看到的图片给予不同的诠释,发挥余地很大。

这样才能较快克服学生初学看图说话的种种困难,较快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

以Boook2 Uint6 Water为例,关于Water的话题学生们最熟悉了,教师可按先后顺序呈现三幅图,并用英语简单介绍了图意,然后学生看图说话,并要求用他们对图进行合理的推测,每人说一句以上,说得越详细越好。

For example:(1)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 (2)If there is no water ,people can not live .(3)Trees and animals will die without water .(4)At first ,water was cloud ,then it turned into drops and rains ,it fell down into the rivers .(5)We drink the clean water after the water treatment works .(6)So ,we must save water and must not waste it . (7)And we should keep water clean because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and valuable for us …
激烈的竞争活动促使学生抛开一切顾虑,扫除羞怯心里,大胆地进行交流。

热烈奔放的活动诱发学生勇于表现,使语言表达自然流畅。

形象化,情绪化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内容,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敏捷性,同时增强了记忆。

团队之间的合作活动使学生爆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并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了“无障碍”的语言行为。

3.3 学会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讲一段话。

在课堂上,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规律的应用,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凸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使课堂真正成为认知的“乐土”。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叶澜,2005)。

老师要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

互动能力也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自己说过什么之后,能够大致预计对方会怎样答复,并且有能力把握谈话内容的发展。

首先让学生看问题并认真思考。

然后结成对子围绕问题分层次,有条理地逐步展开叙述,最后还可以作概括性的总结。

以广州市初中英语Book4 Unit1 Success Stories为例。

该篇课文内容是描述青年钢琴家朗朗的成功之路。

教师可首先呈现朗朗的近照及一台钢琴。

然投影显示相关的问题:(1)Who is the piano prodigy?(2)Is Lang Lang one of the youngest and most famous pianists ?(3)Where and when was Lang Lang born ?(4)When did Lang Lang begin taking piano lessons ?(5)Did he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Shenyang Piano Competition ?(6)In what way do you think this person is successful?......十道问题。

学生们纷纷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句子,串连成一段描述Lang Lang的话。

与此同时,教师在班级中巡视,监督对子活动,适时在观点及词汇方面提供帮助。

这一活动,既引发了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同时给每位学生提供了看问题说话、畅所欲言的机会,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3.4 学会在关键词的帮助下编故事,讲故事。

“讲故事能有效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及能使学生们享受情节的乐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增加学生的词汇,是引导他们使用语言符号的理想工具。

”(Cooper,1989)Scott(1985)说到:在教室里讲故事能促进形成轻松且融洽的气氛。

他又指出:唯有让学习者感到自在时,他们在语言学习时才会变得独立并勇于尝试。

Morrow(1979)在她的研究中提到:讲故事活动可以引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者可以从聆听者那里得到反馈,如目光的接触、问答式会话,预测故事内容等。

在初学者心智发展过程中,讲故事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

“通过接触大量故事发展起来的认知能力也可以应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加以测量”(Reed,1987)。

在第二语言学习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教室内的口语参与,于是如何在语言教室内进行听说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者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以上文献略受启发,给出关键词,让学生编故事,讲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