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的临床因素与粘连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5月第29卷第5期• 647 •
值明显升高,说明凝血因子异常,凝血功 能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剧增,临床医生应 该及时纠正R值异常升高的高龄产妇凝 血功能,进行促凝治疗。
产后出血组K 值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会产后 出血的高龄产妇其体内的纤维蛋白原水 平降低,这会大大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医 生应该根据TEG结果,及时提高这些高 龄产妇的纤维蛋白原水平。
两组M A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两组的血小 板聚集功能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Angle 值显著高于产后出血组(P< 0.05),当 高龄产妇A ngle角值明显小于正常值时,已经说明其体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 降低,为降低出血风险,临床工作者应及 时提高这些高龄产妇的纤维蛋白原水平。
产后出血组C 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这提示高龄产妇的C I值明 显降低,说明其凝血功能低下,临床工作 者应及时纠正高龄产妇这种异常凝血状 态,进行促凝治疗。
综上所述,TEG可以快速反映高龄
产妇的凝血状态,可以准确判断出血原
因;临床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高龄产妇的
TEG结果,及早纠正有出血风险的高龄产
妇凝血状态,从而减少高龄产妇的出血风
险,大大降低高龄产妇的病死率,改善因
高龄产妇翻而出现病死率升高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张方芳,徐永莲,刘兴会,等.产后出血原
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35例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⑵:144-146.
[2]王新会,杜鹃,王秋实.妊娠期血栓弹力
图各项指标变化趋势m.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2014,30(4) :293-296.
[3]龚波,章莉,戴云,等.正常妊娠妇女血栓弹
力图参考范围的建立[J].诊断学理论与
实践,2012,11(5):490-493.
[4]杨倩,Vincent Lim,董晓静.血栓弹力图在
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15,34(15):80-81.
[5]易思华,林婧,罗强军,等.健康成人血栓
弹力图参考范围的确立[JL西部医学,
2016,28(2):266-269
[6] Thornton P, Douglas J. Coagulation in
pregnancy [J].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10,24(3):339-352.
[7] Gonzalez E, Kashuk JL, Moore EE,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enzymatic from plate
let hypercoaguabity using the novel
thrombelastography parameter delta [J].
Surg Res,201〇,163(1):96-102.
[8] Polak F, Kolnikova I, Lips M, et al. New
recommendations for thromboelastogra-
phy reference ranges for pregnant women [J].
Thromb Res,2011,128(4):14-17.
[9]王克迪,孔玉华,康熙雄.血栓弹力图仪
临床应用报道[J L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1,6(4) :135-137.
[10] 普翠芬,刘建,娄世锋,等.血栓弹力图在
诊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2>1471-1472.
收稿日期:2017-02-12
(本文编辑:姜晓庆)
宫腔粘连的临床因素与粘连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叶玲芳,汪期明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枯连临床因素与粘连程度的相关性,针对高危人群,早预防、早治疗,以此降低宫腔枯连对 生育期女性的危害。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52例,根据美国生殖协会评分法将宫腔 粘连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析影响宫腔粘连的临床因素。
结果入选研究的152例患者中,轻度粘连占 27.6%(42/152),中度粘连占56.6%(86/152),重度粘连占15.8%(24/152)。
稽留流产清宫的次数彡2次,宫腔操作 次数多3次,月经减少大于2/3或闭经,发病与治疗时间间隔多2年发生重度粘连的可能性均越大0=0.34、0.24、0.46、0.28,均P< 0.05)。
结论稽留流产清宫的次数3=2次,宫腔操作次数3=3次,月经减少大于2/3或闭经,发 病与治疗时间间隔>2年均为发生重度宫腔粘连的高危人群,故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进行干预及治疗。
【关键词】宫腔粘连;临床因素;粘连程度
doi:10.3969/j.issn.1671 -0800.2017.05.047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7)05-0647-03
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是 由于各种因素(宫腔操作、感染、放射线 等)致子宫腔或颈管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宫腔肌壁和/或颈管相互粘连,对女性的 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宫腔镜下宫
作者单位:315012宁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通信作者:汪期明,Email: xuelian_123 45@ 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治疗宫腔粘连
的标准术式,但重度粘连术后复发率较
高,严重影响患者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是
目前临床宫腔粘连治疗亟待解决的难
题。
笔者旨在探讨宫腔粘连相关的临床
因素与粘连程度的相关性,以期对高危
人群进行早预防、早治疗,从而降低宫腔
粘连对生育期女性的危害。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
2016年12月因“宫腔粘连”入住宁波市
妇女儿童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共152
例。
纳入标准:患者既往有妊娠早期
(<12周)行宫腔操作病史;术后未予激
素补充治疗;术前生殖激素检查提示卵
巢储备功能正常,经过宫腔镜证实有不
同程度的粘连。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宫
腔病变因素(如子宫纵隔等)者;既往有
结核病史或子宫动脉介入术病史者;其
• 648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 May 2017, Vol.29, No. 5
他宫腔操作引起宫腔粘连者,如取环术、诊刮术、有孕中晚期引产并清宫、产后清 宫及宫腔镜操作史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1.2手术方法宫腔镜手术的时间:(1)对于未闭经的患者,月经干净后3〜 7 d内;⑵对于闭经患者,择期实施手 术。
宫腔粘连手术分离:术前1d 口服 米非司酮100 mg软化宫颈,手术当天米 索200 n g塞阴促宫颈软化。
术中采用 静脉全身麻醉,用日本奥林巴斯电切镜 及膨宫机,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采用5%葡 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膨宫介质。
进宫腔后全面探查宫腔,予微型剪 刀及电切镜分离宫腔粘连直至接近正常 宫腔容积,粘连程度重的术中予B超或 腹腔镜监视下。
1.3观察指标稽留流产清宫的次数(无、1次、多2次),宫腔操作次数(1次、2次、多3次),月经减少的程度(月经减 少是与患者平素月经比较,无或减少1/3、减少1/2、减少大于2/3或闭经),发 病与治疗间隔的时间(发病与治疗间隔 的时间是指在宫腔操作后出现经量减少 到行宫腔镜手术所间隔的时间,< 1年、1年彡时间<2年、彡2年),宫腔粘连的 程度(参照美国生殖协会评分法,根据月 经减少的程度、粘连类型、累及宫腔范围 对宫腔粘连评分,1〜4分为轻度,5〜 8分为中度,9〜12分为重度)。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 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法。
P< 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轻度粘连占27.6% (42/152),中度粘连占56.6% (86/152),重度粘连 占 15.8%(24/152)。
2.2宫腔粘连的临床因素与粘连程度的关系稽留流产清宫术的多2次,宫 腔操作的次数彡3次,月经减少大于2/3 或闭经,发病与治疗间隔时间多2年,发 生重度粘连的可能性均越大0=0.34、0.24、0.46、0.28,均P< 0.05)。
见表 1。
3讨论
宫腔粘连是指各种因素所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宫腔肌壁和/或宫颈管
的相互粘连,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育
龄期女性月经及生育功能。
宫腔镜下宫
腔粘连分离术于直视下有针对性地分离
或切开宫腔粘连,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
标准方法。
本研究发现,稽留流产清宫术次数
越多的患者更易发生重度宫腔粘连。
稽
留流产由于妊娠组织在宫腔内发生机
化,并与子宫壁紧密粘连,且稽留流产发
生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胚胎着床于内膜
受损处导致胚胎血供不良而死亡,因此
加重了妊娠组织与子宫壁的粘连并增加
了绒毛植入肌层的风险。
临床医师在行
清宫术时为了减少宫腔残留,术中可能
会加大负压进行吸引,如此极易损伤内
膜基底层甚至肌层,导致致密而又广泛
的粘连;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沟通到
位,对于稽留流产后清宫的患者,可以采
取“宁残留,勿粘连”的原则,降低吸宫压
力,减少进出宫腔的次数,甚至对于残留
物少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如
保守失败再行宫腔镜手术。
有研究提
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如果有妊娠
物残留,在宫腔镜下行残留物清除术优
于超声监护的吸刮宫术,可以明显减少
内膜的损伤,亦可以减少宫腔粘连的发
生[1]。
另外有研究表明[a,稽留流产清宫
术后应用雎激素,发现用药患者与同期
未用药的患者对比,其子宫内膜修复情
况更为优秀,且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
减少,粘连程度也相对较轻[3]。
笔者2016
年曾做过一项研究,予米非司酮联合补
佳乐及地屈孕酮治疗稽留流产药流不全
的患者,相对于稽留流产药物流产后行
清宫术的患者,不仅有相近的成功率,而
且可以更好地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
所以对于稽留流产的患者行流产时,需
更慎重,选择合适的流产方式,如行清宫
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避免负压吸
引时间过长、负压过高、反复吸刮宫腔,
后续予以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促进子宫
内膜修复。
另外如发生2次以上稽留流
产,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重复性稽留流
产对子宫内环境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患者于清宫术后出现月
经减少超过2年再行宫腔镜手术的患
者,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更高。
这可
能与宫腔粘连的形成原理有关。
有研究
表明,曾行宫腔操作患者的子宫内膜中
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基
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TIMP)相
对平衡被破坏,使得细胞外基质(ECM)
的降解减少,纤维蛋白沉积,子宫内膜会
逐渐被结缔组织所取代,并不断纤维化,
最终形成官腔粘连,随着时间的推移,纤
维化逐渐加重、致密,故宫腔粘连的患者
常有进行性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的临床
表现[5]。
笔者认为,门诊医生在接诊有宫
腔操作伴经量减少的患者,需高度怀疑
并排除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如能早期识
别,并行宫腔镜探查术,可能可在粘连形
成的初期,组织较疏松,程度较轻的时候
行粘连分解术,以此减少重度宫腔粘连
的发生。
且本研究发现月经减少2/3以
上,尤其是出现闭经的患者,应高度怀疑
重度粘连的可能,应转诊至有丰富宫腔
镜手术的医院实施手术,术中联系B超
医生监视手术操作,有条件的医院还可
以腹腔镜下监视,避免发生子宫穿孔及表1宫腔粘连的临床因素与粘连程度的关系 例(%)临床因素例数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稽留流产清宫的次数无10028(28.0)66(66.0)6(6.0)
1次3514(40.0)14(40.0)7(20.0)
彡2次1706(35.3)11(64.7)
宫腔操作次数1次4214(33.3)28(66.7)0
2次6216(25.8)38(61.3)8(12.9)
彡3次4812(25.0)20(41.7)16(33.3)
月经减少的程度无或减少1/35426(48.2)24(44.4)4(7.4)
减少1/25214(27.0)36(69.2)2(3.8)
减少大于2/3或闭经462(4.4)26(56.5)18(39.1)
发病与治疗间隔时间<1年6422(34.4)36(56.3)6(9.3)
1年<时间<2年4216(38.1)22(52.4)4(9.5)
彡2年464(8.7)28(60.9)14(30.4)
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5月第29卷第5期• 649 •
脏器损伤等风险。
本研究发现宫腔操作的次数越多,尤其超过3次以上,发生重度粘连的可 能性更大,这与反复多次宫腔手术操作 致使子宫内膜反复受损有关,其更易破 坏子宫基底层,从而导致粘连发生的概 率增加[a。
所以应该加强育龄妇女的健 康教育,做好避孕措施,减少非计划内妊 娠,减少人工流产手术操作。
综上所述,重度粘连与宫腔操作的 次数、发病与治疗间隔的时间长短以及 稽留流产的次数密切相关,所以应加强 妇女教育,减少非计划妊娠,或者对于稽 留流产患者清宫时更慎重,以及对于出现经量减少的患者,能够早期识别宫腔粘
连,尽早干预,均能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Daniel T. Rein, xavier defFieux, chaouki
mrazguia hysteroscopic Mana- gement of
residual trophoblastic tissue is superior to
ultrasound-guided curettage [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1,18(6):774-778.
[2]苏爱芳,卜霄.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稽留
流产刮宫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
油J 生育学杂志,2013”(11):744-745,750.
[3] Roy KK, Nesi N, Subbmah M, et al .Ef-
ectiveness ofestrogen in the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fter hysteroscopie
septal resection: a prospective,randomiz
ed study [J].J Obstet Gynaecol Rcs,2014,
40(4):1085-1088.
[4]叶玲芳,汪期明.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
醇及地屈孕酮治疗稽留流产药流不全的
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 (6):
775-777.
[5] Lee E,Sidoryk-Wegrzynowicz M,Yin ZB,
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 medi
ates estrogen-induced upregulation of g lut
amate transporter GLT-1 in rat primary as-
trocytes[J].Glia,2012,60(7):1024-1036.
[6]胡凤勤,胡静.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
病因及预防[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
41(2):116-119.
收稿日期:2017-02-10
(本文编辑:姜晓庆)
高危型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
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杨心宇
【摘要】目的研究高危型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不同种类宫颈病变患者218例,并收集同期72例高危型HPV检测结果阴性且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正常的已婚妇女对 照组;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检测,收集患者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正常对照组CD4含量高于不同病情的宫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D3、CD8和CD4/CD8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C P> 0.05)。
宫颈病变患者CD4/CD8比值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013),高危型HPV病毒的 载量是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递升(P< 0.05)。
患者手术后的机体免疫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
结论HR-HPV 病毒载量为宫颈病变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宫颈癌手术后4个月,CD3、CD4含量升高,CD4/CD8比值恢复到正常 水平,机体的免疫能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手术治疗从根本上阻断了 HR-HPV对女性下生殖道的刺激,降低了 宫颈癌复发的危险性。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人;高危型;感染合并;宫颈病变;外周血T细胞亚群;病毒载量
doi:10.3969/j.issn.1671 -0800.2017.05.048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7)05-0649-03
宫颈癌是病死率第三的恶性肿瘤, 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宫颈癌的主要诱因 之一就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 染合并[1_2]。
目前被发现的HPV多达200 余种,其中又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髙危 型HPV能够感染合并宫颈病变,主要有 13种髙危类型,其中引发宫颈病变的又 以16和18型为主。
低危型主要有5种,
作者单位:318020浙江省台州,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信作者:杨心宇,Email: 2826616092@ 主要能导致良性的生殖道病变。
HPV病
毒可以在患者体内潜伏多年,当患者免疫
功能低下时可能触发HPV感染,免疫功
能的损伤会减少T淋巴细胞,而其是免
疫系统中最关键的血T细胞亚群的重要
组成部分气血T细胞亚群在免疫系统
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T
细胞细胞总值(CD3)及其亚群(CD4、
CD8)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持机体的平
衡。
而宫颈病变患者血T细胞以及亚群
的数量会出现变化,随着病程的恶化,这
种变化会持续加大,从而使免疫系统失去
作用。
本文通过对高危型HPV感染合并
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
测,旨在为判断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发生变
化和宫颈病变患者的确诊及治疗提供一
些新的思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
2016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
院住院的不同种类宫颈病变患者218
例,并收集同期72例高危型HPV检测
结果阴性且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正常的已婚妇女对照组。
218例宫颈病
变患者根据宫颈活检结果分为慢性宫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