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_图文.ppt

合集下载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历史背景 东征原因 战役过程 历史意义 东征失败原因及评价
历史背景
穆斯林的扩张 拜占庭帝国 西欧的变革 社会 宗教 经济
拜占庭帝国
1071年,塞尔柱帝国在曼齐刻尔特战役 中大败拜占庭帝国军队,结果使拜占庭 丧失了大半的国土,其版图只限于巴尔 干半岛一隅和安纳托利亚西北角。君士 坦丁堡方面面临重重威胁,不得不寻求 西方的军事援助。作为对曼齐刻尔特局 势的回应,1074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 出名为“上帝的士兵”呼吁,而这常常 为当时的西欧所忽视。
教会政治斗争
东欧的拜占庭帝国长期奉行的东正教派,并与罗马的天主 派在神学、教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分歧不断扩大。1053年, 拜占庭帝国基督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弥格耳 ,因君士坦丁 堡的拉丁礼教堂拒绝使用希腊礼拜仪式,遂将其全数关闭。 罗马教廷提出抗议。弥格耳反而质问西方教会弥撒用无酵 饼源自犹太人实为异端。罗马教宗良九世派了枢机主教亨 拜至君士坦丁堡,与弥格耳谈判,但是双方各不相让,谈 判破裂。1054年7月14日亨拜进入圣索非亚大教堂,将开除 弥格耳教籍的判书放到祭台上,出了教堂。而弥格耳不肯 屈服,当众把罗马教宗送来的诏书烧毁。之后罗马教宗和 君士坦丁堡牧首相互绝罚,基督宗教正式分裂为西方天主 教(拉丁教会)和东方东正教(希腊教会)。有历史学家 认为,虽然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教皇乌尔班二世没有 提及罗马教廷谋求在东方的影响力,但不失为号召十字军 的目的之一。从罗马帝国晚期到11世纪,教会官员的任命 尽管理论上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任务,但实际上由世俗权威 履行。主教和修道院长们接受世俗权利,买卖圣职活动泛 滥,甚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罗马教廷施加影响。教皇格 里高利(1073年—1085年在位)因应当时的宗教改革呼声, 提出的教会的权柄高于政治的权柄,并下令禁止贵族私自 封立主教及指派教会职位,要求圣品人员严守独身的誓言。 然而,这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封建统治者们,尤其是靠日 耳曼主教和伦巴底主教支持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 构成威胁,因此发生了叙任权斗争。教皇和皇帝双方势力 都需要引导舆论获取民众支持,而号召人们对圣地的宗教 热情对确立教皇的“普世权威”是有利的。

十字军东征简介

十字军东征简介

十字军东征简介一、简要介绍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

但有一些东征是针对天主教以外的其他基督教派,并非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每次十字军开始时,都有讲道、宣誓及授予每个将士十字架的仪式,任命成员为教会的将士。

虽然十字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穆斯林,但此狂热同时发泄在招募十字军地区的犹太人身上,亦使犹太人受迫害和遭杀害。

十字军令东西方教会在历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

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是使教会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

在十一到十三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两百年,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以政治、宗教、社会与经济目的为主,发动对亚洲西侧的侵略劫掠战争,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掠劫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骑士想以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和财富的对象;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地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商业而获得巨大利益;而罗马教皇想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被天灾与赋税压迫的许多生活困苦的农奴与流民受到教会和封建主的号召,引诱他们向东方去寻找出路与乐土。

正如《欧洲的诞生》指出,十字军“提供了一个无可抗拒的机会去赢取名声、搜集战利品、谋取新产业或统治整个国家——或者只是以光荣的冒险去逃避平凡的生活。

”二、历史背景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教廷在“拯救圣地”的名义下,号召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去夺回被伊斯兰教控制的耶路撒冷,并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了持续近200年的侵略性远征。

地中海及其沿岸,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先进的科学、经济与文化,因而它也是人类争夺最激烈,战争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十字军东征(系统讲解)

十字军东征(系统讲解)

东侵之目的:
罗马教皇:扩大天主教势力范围、更多控制世俗权力
封建君主:扩大政治势力范围
富商:争夺商业利益
骑士:建功立业、掠夺财富
农民:摆脱剥削
农奴:获取人生自由
信众:消灭异端
穆斯林国家
东侵目的
宗教性的 侵略战争
关于十字军东征的影片
《天国王朝》 《萨拉丁》 《新月与十字架》 《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东征》 《查理王和十字军》
四、深层解读
基本情况:
冲突的双方:基督教国家VS伊斯兰国家 围绕的核心城市:圣城耶路撒冷 时间:历时200年,8次 性质:侵略 结果:失败 组织者:罗马教皇、封建领主 参与者:封建领主、贵族、教士、骑士、农民、农奴、儿童 后果:给欧洲、西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促成东侵的因素:
经济:向往东方的财富 政治:向东扩展势力 信仰:狂热 宗教:教皇的世俗权力增大,扩展势力 社会:
成河,鲜血直浸到十字军军马的膝盖”; “为了得到黄金,十字军剥开死人的肚皮,在肠胃中寻找;为了得到
黄金,十字军将穆斯林的死尸堆积起来,烧成灰烬,再从尸灰中扒 寻黄金”; “三天过后,所有的清真寺被夷为平地;所有的穆斯林被斩尽杀绝; 美丽的耶路撒冷变成了尸山火海的废墟……”。 耶路撒冷,人们心中最美的天堂,成了地地道道的穆斯林的人间地狱。
教义背景
神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民, 就是赫人、亚麻利人、比利先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共七国的民,……神将他们交给你击杀,那时你要把
他们灭绝尽净。——《旧约·申命记》
以色列阿,你当听,你今日要过约旦河,进去赶出比 你强大的国民,……那民是亚衲人,……使他们速速 灭亡。——《旧约·申命记》
4、之后,十字军在巴尔干南部建立了“拉丁帝国”,宣布 东部教会归罗马管辖。1261年,拉丁帝国在人民的反抗 中灭亡。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中世纪基督徒对穆斯林发动的侵略战争)知识链接:请参考选修一重大改革回眸《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十字军东征(拉丁语:Cruciata;伊斯兰世界称为法兰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宗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穆斯林发动的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战争。

从1096年至1291年间,历时将近两百年,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共进行了8次东征,最终遭到失败。

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发动的侵略战争,同样也是西欧封建主渴望掠夺东方土地和财富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十字军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抗击穆斯林侵略”为借口,同时也以政治、社会与经济等目的,但是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各怀鬼胎,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劫掠了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里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

十字军东征对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迹至今尚存。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清除异端的名义发动的所谓“正义”战争。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

但实际上东征是针对天主教以外的其他基督教派,并非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每次十字军开始时,都有讲道、宣誓及授予每个将士十字架的仪式,任命成员为教会的将士。

虽然十字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穆斯林,但此狂热同时发泄在招募十字军地区的犹太人身上,亦使犹太人受迫害和遭杀害。

十字军令东西方教会在历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 西欧社会的变革
经济、金融、航海上的飞跃,城市的急速发展,资本主义思想萌发
——【中】 沈敏华、程栋 《十字军东征》
影响及意义
东方
穆林遭到十字军的血腥屠杀和残酷劫掠,雄极一时的阿
拉伯帝国也在随后的蒙古西征中灭亡。 拜占庭帝国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灭,虽然在几十年后
复国,但势力衰微,终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埃及法蒂玛王朝主要经历了后四次十字军东征,在战争中 被自己的马穆鲁克奴隶军团取代。
——【德】 阿尔伯特 《耶路撒冷史》
选题依据
选题依据
选题依据
事件起因
崛起的塞尔柱突厥人阻挠基督徒前往 耶路撒冷朝圣
直接原因
拜占庭君主阿莱克修斯一世向罗马教 廷的求援
事件起因
“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旅途中,——陆上或海 上——或者在反异教徒的战争中丧失了性命,他们 的罪愆即将在那一顷间获得赦免。上帝授权我,让 我把这个赎罪的权利赐给一切参加的人。” “假如这样一个卑贱的、退化的、给魔鬼做奴隶的 种族,竟然能把因信仰万能上帝而坚强、因依靠基 督而星耀的人们征服了,那将是怎样的奇耻大辱啊 !” “让那些从前经常凶狠地因私事和有信仰的人们斗 争的人,现在去和那些不信上帝的人战斗吧!· · · · · · 那些从前与自己的兄弟和亲朋争斗不休的人,现在 去向蛮族进行正义的战争吧!” “那个地方,如同《圣经》上所说,是上帝曾经赐 予以色列后嗣的,遍地流着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 地的中心,其肥沃和丰富超过一切土地,是另一个 充满欢娱快乐的天堂。
不过是跟着十字军开始的运动之延续。”
——【美】 汤普逊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以上几个情形,都是产生近古文化的重要种子。若使没有十字军,他们容 许也会发生,但十字军至少曾把他们提前了一二百年。即使一端,便可以使 十字军在欧洲的历史上,占一个重要的位置了。”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A
16
第七次东征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 1248 法王路易九世(圣路易)在塞浦路斯登陆。 1249 路易九世占领达米埃塔。 1250 曼苏拉战役,路易九世投降,放弃达米埃塔 以换取自由。马穆鲁克骑兵篡夺埃及政权。 1250—54 路易九世重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后离 开东方。 1260—77 马穆鲁克骑兵的苏丹巴伊巴尔 1265 巴伊巴尔占领塞萨雷和阿尔苏夫。 1268 巴伊巴尔占领雅法和安提阿。
德华王子领导,赶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 但已经无力回天。他在阿卡签定了停战协 议,于1272年返回英格兰继承王位。 至此,十字军东征时代基本完结了。
A
19
A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十字军东征
A
1
战争由来
十字军东征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 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 动的持续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战争。由于罗马天主 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 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 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 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尽管如 此,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 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种接触,为欧 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A
7
第二次东征
1144 曾吉占领伊德萨公国。 1146 努尔丁继承曾吉王位。圣伯尔纳在韦兹来发出号召, 由法王路易七和日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率领十字军展开第 二次东征。 1148 包围大马士革失败。康拉德和路易返回欧洲。 1149 努尔丁攻占阿帕梅,杀死雷蒙。 1153 博杜安三世占领阿什克伦。 1154 努尔丁占领大马土革。` 1155—56 雷诺洗劫塞浦路斯。 1158 博杜安三世重新占领哈里姆。努尔丁在布塔哈战败。 1159 安提阿承认曼努埃尔为君主。法兰克人与拜占庭人联 合围攻阿莱普。拜占庭与努尔丁清和。 1160 雷诺被努尔丁俘虏。 1162 博杜安三世的继承者阿莫利一世。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主条目: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1144年,穆斯林塞尔柱人攻打伊德萨伯国。耶路撒冷国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德国国王康拉德三世求援,开始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 - 1149年),结果失败,伊德萨伯国灭亡。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主条目: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1187年,埃及此时已经更换为阿尤布王朝,其苏丹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俘虏了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 - 1192年),腓特烈一世在途中坠水而死,其部队退出战争。萨拉丁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双方互有胜负,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在十一到十三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两百年,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以政治、宗教、社会与经济目的为主,发动对亚洲西侧的侵略劫掠战争,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略劫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骑士想以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和财富的对象;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地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商业而获得巨大利益;而罗马教皇想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生活困苦与天灾与赋税压迫的许多农奴与流民受到教会和封建主的号召,引诱他们向东方去寻找出路与乐土。正如《欧洲的诞生》指出,十字军“提供了一个无可抗拒的机会去赢取名声、搜集战利品、谋取新产业或统治整个国家——或者只是以光荣的冒险去逃避平凡的生活。”
1236年—1241年,拔都率领蒙古军团向高加索、东欧、中欧进行第二次蒙古西征,建立金帐汗国。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主条目: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法王路易九世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年 - 1254年),进攻埃及阿尤布王朝,被埃及马木留克奴隶兵团击败,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以大笔赎金赎回。阿尤布王朝也于1250年被马木留克王朝取代。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建立以色列国家。
3
背景——宗教背景——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中东地区。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三 大派别,起初罗马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公元60年代中期 遭受罗马帝国的逼害,重心转移至欧洲,并在欧洲发扬光大。教会 在2、3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迫害,教主和教徒被火刑烧死。直到
313年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九世在西线失败之后,率军渡海在巴勒斯坦阿卡登陆,企图从
东线进攻,但是最终被埃及马木留克兵团击败。 结果:此后,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土逐渐落入穆斯林手中。
21
骑士团
十字军东征期间,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 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第一次十字军远征后,地中海东岸 在穆斯林的威胁之下,十字军国家动荡不安。罗马教皇组织起几个 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医院骑士团、圣 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质而论,骑士团是一种僧侣帮会,绝大部 分是西欧各国破落贵族出身的亡命徒,他们被按照修道会方式组织 起来,为"保卫基督教"而奉献一生。 罗马教皇给予骑士团各种特权,其中最 为重要的一条是:不受十字军国家的僧俗统
结果:失败告终
第五次十字军也是这个时代最后一次多国发动的十字军, 后来的东征都是由法、德等国单独发动的。
18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 - 1229年)仍然以埃及阿尤 布王朝为进攻对象。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通过军事压力和 谈判,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 海的走廊。但是到1244年耶路撒冷再度被流亡的花剌子模穆 斯林占领。 在1219年底—1220年间被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轻易摧毁。
在1071年击败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从此朝圣的人们沿途倍受塞尔柱 人的骚扰。迫于塞尔柱人的压力,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亚力克修 斯•康姆尼纽斯最后不得不向教皇和西方教会求救,希望他们能够给 予军事援助,打败这些异教敌人。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拜占廷主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战争。

这次战争是在“十字架反对弯月”(基督徒反对伊斯兰教徒)的旗帜下进行的,出征的西欧部队,每个人都带有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战争从1096年到1270年,近两个世纪。

1、十一世纪末西欧组织十字军东侵,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靠固定的封建地租收入已不能满足他们贪图享受的欲望。

另外,当时封建主的遗产实行长子继承制,这必然造成许多无所事事的骑士,他们进攻寺院、劫掠商旅,不惜一切手段恢复其高贵的生活。

因此,西欧大小封建主企图扩大领地、增加收入、广置财富,是推动他们向东方侵略扩张的根本原因。

(2)教会是这场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教会在中世纪初期曾一度衰落,经过长时期复苏,十一世纪又进入高涨时期,在分裂割据的西欧,教会成为唯一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1054年教会大分裂后,教皇的基本意图就是要统治东方教会,因此不惜诉诸武力,鼓励对拜占廷的军事进攻。

(3)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对东侵非常支持,他们想通过这场侵略战争,打败他们的竞争对手,垄断与东方的贸易。

(4)农民是这场侵略战争的积极参与者,他们想通过这个机会逃脱封建剥削和压迫,摆脱农奴地位,到东方寻求新的生活出路。

此外,当时东方各国形成的复杂局势,为十字军东侵创造了客观条件。

1055年,阿拉伯帝国被新兴的塞尔柱突厥人灭亡,1071年塞尔柱人又打败拜占廷帝国,随后占领了几乎整个小亚,并做好了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准备。

拜占廷帝国面对塞尔柱人的威胁,束手无策,只得向教皇乌尔班二世求援,拜占廷的困难处境为西欧侵略者发动进攻提供了有利时机。

2、概况十字军的侵略活动总共八次。

第一次为1096-1099年,1095年11月26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勒芒城发表演说,煽动东侵,首先响应教皇号召的是贫苦农民,他们不等骑士队伍便提前向东方进发,一路上到处抢劫。

史学资料 十字军东征

史学资料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侵Crusades expeditions 1096~1291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

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历史背景11世纪的西欧,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城市普遍兴起,东方商品已输入市场,人口迅速增长,已经分割了的封建领地收入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享受欲望。

在长子继承制下,失去领地继承权的封建主,除领受神职、享受教产收入外,大多缺少土地,成为冒险放纵、专肆劫掠战争的骑士阶层。

大、小封建主以比较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是十字军东侵的主要原因。

同时,农奴份地减削,负担加重,生活困苦。

在970~1040年间,西欧有48年饥荒;1085~1095年间,灾情更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

转移心怀怨愤的农民的视线,引诱他们向东方寻求出路,是教俗封建主发动十字军东侵的又一因素。

在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市的商业活动中,经营东方商品的中介贸易渐占重要地位。

这些城市的商人企图排挤贸易上的劲敌阿拉伯和拜占廷商人,通过十字军东侵在地中海东部建立商业据点,进而攫取商业控制权。

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通过克吕尼修道院改革(见克吕尼运动)和教皇选举制度的改革,权势日增;罗马教廷正在发展成为一种超国家的政治权力。

朝拜耶路撒冷及基督圣墓并和异教徒作斗争,是煽动西欧信徒宗教狂热、提高教会威信的重要手段。

而且,通过十字军东侵,可使天主教会势力扩张到东方伊斯兰教国家和东正教的拜占廷帝国,加强教皇的权力和地位。

西亚和拜占廷的局势使十字军东侵有机可乘。

11世纪中叶,塞尔柱突厥人从中亚向西南扩张,侵入两河流域,1055年占领巴格达。

1071年,突厥人大败拜占廷军队于曼齐克特,夺取了拜占廷在小亚细亚的绝大部分领土。

埃及法蒂玛王朝所属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亦被先后侵占。

但庞大的塞尔柱帝国不能保持统一政权,1092年苏丹马利克沙死后,军事贵族拥兵自立,帝国分崩离析。

在频繁的战争中,西亚的基督教会和修道院颇多破坏。

外国美术欣赏拓展资料-十字军东征

外国美术欣赏拓展资料-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英文:CrUSade, 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 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被阿拉伯、突厥等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

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自然,它受到了整个天主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如神迹般传诵。

同时,这场战争及其后拉丁东方的建立,更是影响了整个东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各方的强烈关切。

拜占庭、亚美尼亚、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种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陈辞,详述此事,以资借鉴反思。

第五章拜占庭文明与十字军东征PPT课件

第五章拜占庭文明与十字军东征PPT课件
•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 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期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 么新创造,在被奥斯曼帝国灭国后大多破损无存。
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基 辅 的 圣 索 非 亚 教 堂
莫斯科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 堂,建成于1555年——1561 年。
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帝国的衰弱——十字军东征
•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 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 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 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 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 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 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 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 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 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 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 宗教原因 • 经济原因 • 政治原因 • 直接原因
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演说(1095年)
• “耶路撒冷,如同《圣经》所言,是上帝赐与 以色列后代的,遍地流着奶和蜜。耶路撒冷是 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丰富超过世界上的一切 土地,是另一个充满欢乐的天堂。我们这里到 处都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老人几乎死光了, 木匠们不停地钉着棺材,母亲们抱着孩子的尸 体,悲痛欲绝。东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香 料、胡椒俯拾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坐 以待毙呢?”
(527-565) (610-711) (717-802) (820-867) (867-1056) (1081-1185) (1204-1261) (1261-1453)
拜占庭的“黄金时期”——查士丁尼时 代
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廷名 将——贝利萨留
查士丁尼大帝主要政绩
1.镇压“尼卡”起义。 2.限制贵族特权,惩治贪污,缓和阶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是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深刻影响了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本文将从背景、目的、过程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

一、背景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

1095年,教皇鲍尔弗四世在康斯坦丁堡举行的圣年大会上发表演讲,呼吁基督徒出征,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并恢复对基督教圣地的控制权。

这次演讲被认为是十字军东征的发端。

二、目的十字军东征有着多重目的,含义较为复杂。

首先,它是为了保护和扩大基督教的势力范围,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纯正性。

其次,它是为了争夺经济和贸易利益。

此外,十字军东征也是与其他国家和领主进行政治和经济利益争夺的手段。

三、过程十字军东征可以分为多次,其中以第一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最为重要。

1.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起初是由精神领袖和平民军组成。

由于组织混乱和未经训练,许多十字军在途中就丧生了。

然而,第一次东征最终成功,耶路撒冷被基督教徒夺回。

2.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是由法国国王、英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共同组织的。

尽管他们有时合作紧密,但也存在内部纷争。

最终,十字军未能成功夺回耶路撒冷,但与伊斯兰教国家达成了停战协议。

四、影响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对欧洲和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宗教影响十字军东征加强了基督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加深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敌意。

这种敌意导致了持续的宗教冲突和战争。

2.经济影响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欧洲与中东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此过程中,欧洲引进了许多新的商品和技术,对欧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政治影响十字军东征导致了各个国家和势力之间的联盟和冲突。

同时,也加强了圣殿骑士团等军事组织的力量,他们成为欧洲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总结: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欧洲和中东地区,也对今天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字军

十字军

圣殿骑士团
• 圣殿骑士团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 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 Solomon)”。它成立的 时间并不确定,有说是1118年的 年的,也有说是1119年的,一般 认为不会迟于1120年。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 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 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而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 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 朝圣者在路上常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 背景下法国贵族Huguens de Payns Huguens Payns和其它八名骑士建立了圣 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 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 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 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 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 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 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 (1248年—1254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 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十 字军很快便攻取了达米埃塔,但却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 字军很快便攻取了达米埃塔 况。熬过瘟疫后,十字军进攻开罗 十字军进攻开罗。十字军被由将领拜 巴尔率领的奴隶骑兵(马穆路克 马穆路克)打败。结果,路易九 世的弟弟阿图瓦伯爵被杀, ,路易九世被俘。 • • 1250年,当时的苏丹被其马穆路克军官推翻 当时的苏丹被其马穆路克军官推翻,故 法国以大笔赎金赎回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 法国以大笔赎金赎回路易九世 九世和与他的士兵才能被释放回国。 九世和与他的士兵才能被释放回国 •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 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 。 易九世领导,进军突尼斯。 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 , 路上发生传染病,路易九 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 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马 上下令撤退。十字军撤退 而告失败收埸。 •

十字军的东征完全版

十字军的东征完全版

1095-1300年十字军东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作者:Riley-Smith, Jonathan, Oxford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2002数据库:History Reference Center1095-1300年十字军东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1十字军的东征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

由于当时社会混乱、流行病毒泛滥西欧、以及经济萧条,大量的人参加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作者在文章中迁徙这一部分,将会叙述大量的穷人负担着娶妻、生子、以及所有的家用开支”参加十字军的旅行。

教皇城市曾经不想让这类不适合的人群参加这次军事远征——在1097年他写到,‘想要被授予骑士的思想刺激着他们的大脑’——但是,确切的说是因为他曾经宣传十字军东征就像一次朝圣,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虔诚的活动,他和他的继承者发现去阻止这些不合适的人参加是十分困难的,直到Innocent III以后,他才发现了一个解决十字军东征的问题的补救办法。

最后,证明参加十字军的花费比官方设想的要有效得多。

在军队中,有大量的穷人从陆路行进到东方,但是远征一旦从海上开始,穷人就很少能担负海上航程中的花费,尽管仍有一些人,像我们看到的一样给领导者带来了麻烦,但是这些人的数量在下降。

然而,也许,作为不被包括在远征军内的人的回应,在他们中自发的形成了东征军,但他们的远征军不论在哪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专业——(the Children's Crusade of 1212, the Popular Crusade of 1309, and the Shepherds' Crusades of 1251 and 1320)1212年的儿童的东征,1309年流行的东征,1251年牧羊人的东征——但在突破西欧的战争中从未取得成功。

2他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是令人失望的,几乎没有关于幸存者的思考方式和感受的证据。

当我们突然想起更多的十字军、商人、手艺人、在1219年12月,一个博罗尼亚的市民Barzella Merxadrus,当他在杜姆亚特的军营病重时,立下了遗嘱,他选择他的妻子Guiletta成为他所有的财产和可能分配到的利益的的继承人,他尽力确保她能够保持他们在曾经和其他十字军分享的营帐中的地位。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一、战争背景:1、从第一世纪开始,创始于罗马帝国境内犹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教迅速传遍罗马帝国。

313年米兰敕令使之合法化,并在380年狄奥多西大帝任内成为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都处于罗马帝国及其分裂后的拜占庭帝国境内,基督徒在圣地占据压倒性优势。

2、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

而此时拜占廷帝国和波斯的萨珊帝国因彼此的连年战争而筋疲力竭。

穆斯林在636年的约旦击败拜占廷军队,并于638年占领了圣地耶路撒冷。

在7世纪的剩余时间里,阿拉伯人向北方和西方驱进,于711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击败了西哥特人,扩张至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直到732年,以北非柏柏尔人为主的穆斯林在图尔战役中被查理·马特挫败,其在西欧的扩张步伐才被遏止。

而在东面,717年—718年君士坦丁堡抵挡住了伍麦叶王朝(661--750)阿拉伯人的围攻,9世纪时西西里岛和许多其他地中海岛屿已被阿拉伯人夺取。

之后,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750--1285)时代,在官方奉行伊斯兰教原则下,基督徒可以建造教堂并依照自己的法律生活。

10世纪,拜占庭收复了周边一些失地,但未能占领耶路撒冷。

3、909年,伊斯兰教什叶派首领在突尼斯以法蒂玛和阿里的后裔自居,自称哈里发,建立法蒂玛王朝(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建都马赫迪亚(969年迁至开罗)。

以后,圣地耶路撒冷的统治权反复在什叶派(开罗)和逊尼派(巴格达)政权之间交替。

1009年,统治耶路撒冷的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暴君哈基姆下令摧毁包括圣墓教堂在内的所有耶路撒冷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加大了对非穆斯林的迫害。

基督教徒到耶路撒冷朝圣的道路被封,在近东,朝圣者受新入主西亚的突厥奴隶军人穆斯林侮辱的消息传至西欧,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相对立气氛加重。

1039年,在埃及,哈基姆的继任者收受了一定的财物后允许拜占庭重建圣墓教堂,双方关系缓和。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33):上帝的召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33):上帝的召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33):上帝的召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上一文中介绍了拜占庭帝国历史重大转折的曼齐克特战役,东罗马精锐部队惨败给了蒸蒸日上的塞尔柱帝国。

战役后帝国危机四伏,帝国因为战败造成了内斗。

虽然米海尔七世作为杜卡斯家族的正统重获大权,但地方军阀不断叛乱挑战挑起内战。

尼基弗鲁斯三世在76岁的年纪逼迫小皇帝退位,他还获得了突厥人的支持。

阿莱克修斯一世然而伊斯兰势力已经利用帝国的混乱与防线真空渗透进小亚细亚内部。

在苏莱曼的带领下在尼西亚建立起罗姆苏丹国,并于塞尔柱帝国分道扬镳。

可是由于长期累积下来的弊端,即便是阿莱克修斯一世在1081年成功夺取皇位,然而拜占庭帝国已经无力通过自己的力量收复小亚细亚的故土。

阿莱克修斯一世(Alexios I)取得政权时,拜占庭帝国仍旧处在边境危机中。

首先是诺曼人在占领拜占庭的意大利首长区后,其领导者阿普利亚伯爵罗伯特·吉斯卡尔(Robert Guiscard),从1081年开始向拜占庭在巴尔干的领土发动袭击。

巴尔干西部的底拉西乌姆(今都拉斯)和克基拉岛先后陷落。

阿莱克修斯一世很快通过向盟国威尼斯承诺贸易优惠获得了军事帮助,在两国的舰队合力围攻下,诺曼人逐渐无力对拜占庭领土展开大规模入侵。

另外东罗马皇帝还联络了神圣罗马帝国进攻南意大利,加之诺曼人占领的意大利当地贵族叛乱。

拜占庭的诺曼危机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

诺曼人罗伯特·吉斯卡尔此后,阿莱克修斯一世还成功阻止了佩切涅格人对巴尔干内部的入侵,后者与罗姆苏丹国少主基利杰·阿尔斯兰的岳父扎卡斯(Tzachas)联盟夹攻东帝国。

作为突厥人的扎卡斯控制了士麦那和周边,并自立为拜占庭皇帝。

阿莱克修斯通过出色的军事外交手段瓦解了佩切涅格人在色雷斯的肆虐,1093年还借刀杀人让基利杰杀死了自己的丈人。

在初步解除了周边的紧急危机后,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将眼光放到了被突厥人侵占的小亚细亚地区。

十字军建立的背景(详见此文)1081年当33岁的阿莱克修斯一世上位时,拜占庭帝国的主要核心领土之一——小亚细亚(另一块是巴尔干),就已经被突厥人几乎完全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