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
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
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
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
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医切诊中的芤脉之相兼脉介绍,供中医爱好者们学习讨论。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为衄血。


《医学入门》:“芤紧或数肠内痈,极虚芤迟为亡血失精,……涩芤瘀血结成团。

左寸浮芤,积瘀吐病红;左关浮芤,失血肢体瘫;左尺浮芤,尿血、女经漏;右寸浮芤衄血胸暴疼,右关浮芤,甲错身体瘦;右尺浮芤,大肠便血。


《脉理求真》:“芤见微曲,则芤必挟瘀积阻滞。

芤兼弦强搏指,症见血溢身热,则芤又为真阴槁竭。


《四言举要》:“浮芤失血,肠痈实热,微而不热,关脉芤虚。


《医宗必读》:“浮芤失血。


《脉学阐微》:“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芤脉本主虚候,其相兼脉主病,视其兼脉而定,有虚中更虚者,有虚中夹实者。

浮芤之脉主出血之证,以其芤脉本以浮大中空之象,再兼浮者,是大出血后,
浮阳外越之危候。

微芤衄血,此“微”字当以稍芤之义解,非微脉之微;否则,微脉沉取极细极软,若有若无,是正气将竭、阳气暴脱之象,若再见芤为其散脉无根之候,非
主衄血而言。

芤脉兼涩,主瘀:血内结,血脉阻塞,血不循经外溢,故因瘀而失血,是虚中
夹实之证。

芤脉兼弦为革脉,故强而搏指,当以革脉为病论治。

芤兼极虚而迟,是亡血失精之重证。

芤脉兼虚微,当为阴血两虚,虚热内生。

芤而兼紧或数,为何主肠内痈?临诊肠痈多见滑数之脉,但肠痈日久不愈,溃后痛脓散于膜原,症见大腹胀满、疼痛甚剧,伴见恶寒、发热往来发作之证(腹膜炎)时,可见芤兼紧或数之脉。

因久病内痈,气血耗损则可见芤脉;邪热内结壅盛,脉可兼数,若阴血亏虚,脉亦可兼数,但按之无力。

大腹剧痛,脉可兼紧,更加恶寒发热往来发作,所以显现芤兼紧或数之脉象。

齐德之说:“疮肿之病,诊得芤脉,脓溃后易治,以其脉病相应也。

”这是说邪去正虚,调养正气易治。

李梃说:“芤紧或挟洪数者,主荣血留滞于肠胃之间,多见关部,则生内痈。

”又“紧数寒热相往来”。

总之,肠痛证可以见到芤而兼紧或数之脉,然而是很少见的脉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