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word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数,主要有0~10共十一个数的意义、读写、大小关系等内容。
分认识1~5各数、认识0、认识6~9各数、认识10等四段安排。
在认识1~5各数以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以后,插入=、>、<等关系符号的教学。
在认识6~9各数以及认识10的时候,进一步应用几和第几,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六个“想想做做”、两个练习,还有两则“你知道吗”和两道思考题。
综合全单元内容的练习10以内的数比较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前教育中已经接触了这些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
本单元教材把1~5的认识、6~9的认识相对集中起来教学,改变了以前教材一个数、一个数地教学的编排,能够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适时安排几和第几的教学,以及=、>、<等关系符号的教学,丰富了认数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10”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是以后的教学十分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原理,以及加、减法计算的进位与退位。
因此,教材独立编排0和10的教学。
由于各道例题后面的“想想做做”的练习比较充分了,所以全单元只编排两次练习。
其中,练习一涉及五道例题的教学内容,练习二是全单元内容的综合性练习。
两次练习里的习题不是重复“想想做做”里的练习题,而是注意了适当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单元知识结构:
1、把认识1~10各数的过程都设计成四个环节。
⑴在具体的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初步体验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
⑵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一次抽象。
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二次抽象概括。
⑷指导写数,培养良好的习惯。
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展开。
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段进行。
首先,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几和第几。
然后,着重领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对此有明确的安排。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0在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意思。
对此,教材有明确的安排与要求。
⑴例3和“试一试”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这是应用最多的知识。
⑵例4在直尺图上教学0的另一种含义。
即0是表示起点。
⑶“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了0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对于这些0,只要学生知道其存在,不必解释其中0的具体含义。
学生写数的时候,往往在起笔和运笔方向上犯错误,这也是教学0应该注意的。
4、在教学=、>、<时,要体现两点数学思想。
⑴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
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直接体验。
⑵要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用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
让学生体会这里的符号与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
这些都是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5、借助1~5各数,体会6~9各数的数值。
6、教学数10,设计并编排了丰富的内容。
⑴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1捆,渗透“10个一是1个十”。
⑵在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按群数数”。
⑶体会“双数”与“单数”。
⑷在图画情境里直观看出两类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看出多几个、少几个。
7、在认数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⑴理解数的意义,要培养应用数表示物体有几个或在第几的意识与能力
⑵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要用=、>、<这些关系符号,表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或者两个数相等,还要把握数与数的接近程度,方便用数的表达和进行估计。
⑶用数描述、表达、交流信息,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习惯。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单元重点:
0~10各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
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
单元课时:(21课时)
认识1~5 3课时
认识及和第几 2课时
认识0 2课时
认识=、>和<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认识6~9 3课时
认识10 2课时
练习二 1课时
综合练习 3课时
机动 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