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高考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历史高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珠海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珠海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8. 唐朝时期,苏州被称为“吴郡”。
()
9. 宋代苏州的丝绸产业已经达到鼎盛时期。
()
10. 明代苏州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11. 清末民初,苏州发生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
12. 苏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13. 苏州古典园林中,被誉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是哪个园林?()
15. 苏州古城的四大名园分别是哪四个?()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 苏州古称_______,又称_______。
17. 苏州城墙始建于_______朝,现存城墙为_______朝所建。
18. 苏州拙政园的园主是_______,建于_______朝。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
19. 简述苏州在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20. 请列举苏州古城的四大名园,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
21. (1)论述明朝时期苏州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7分)
(2)分析清朝时期苏州文化发展的特点。
(7分)
22. (1)描述近代苏州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7分)
(2)阐述苏州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斗争历程。
(7分)
23. (1)简述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8分)
(2)分析苏州实施“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其意义。
(8分)
24.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吴文化
(2)苏湖熟,天下足
(3)江南织造局
(4)同光中兴
(5)苏州码子
25. 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
(6)简述宋代苏州的市舶司设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7)简述明代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的特点。
(8)简述清代苏州科举考试的盛况。
(9)简述民国时期苏州的工业发展。
(10)简述改革开放后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26.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论述明清时期苏州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12)论述近代苏州文化变革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7. 比较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13)比较分析南宋时期和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展的异同。
28. 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
材料1:《苏州府志》记载:“苏州为江南一大都会,户
口百万,民殷国富,列肆如云,舟车辐辏,实为东南一都会也。
”
材料2:《吴县志》记载:“吴县,古称吴郡,襟带江湖,控扼海浦,民物殷阜,号为‘天下第一县’。
”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苏州的经济地位及其原因。
29. 图表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图表:苏州古城地图(局部)
问题:根据图表,分析苏州古城的布局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30. 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
(16)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分析其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及其保护意义。
31. 创新探究题(每题10分,共10分)
(17)结合所学,探讨新时代苏州如何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
一、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A
4. A
5. C
6. A
7. A
二、判断题答案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三、填空题答案
16. 吴、吴中
17. 吴、明
18. 王献臣、明
四、简答题答案
19. 南宋时期苏州经济发展特点: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繁荣,丝织业、陶瓷业等行业发展迅速;商业繁荣,市场交易活跃;海外贸易兴盛,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
20. 苏州古城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
拙政园简介: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5.2万平方米。
园主王献臣,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园内以水景为主,建筑精美,布局紧凑,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五、综合题答案
21. (1)明朝时期苏州经济发展原因:地理优势,交通便利;政
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才辈出。
影响:促进江南地区经济
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推动文化繁荣,苏州成为江南文化代表。
(2)清朝时期苏州文化发展特点:文化底蕴深厚,文人墨客
众多;艺术形式丰富,如绘画、书法、篆刻等;园林建筑风格独特,
成为江南园林的代表。
24. 名词解释答案
(1)吴文化:指吴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文化,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包括吴语、吴歌、吴地民俗等。
(2)苏湖熟,天下足:形容苏州、湖州地区农业丰产,粮食
充足,寓意国家繁荣昌盛。
(3)江南织造局:明清时期设在苏州的官办织造机构,负责
为皇室、官府提供丝织品。
(4)同光中兴:指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苏州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繁荣发展。
(5)苏州码子:古代苏州地区的一种计数工具,用于商业交易。
25. 简述题答案
(6)宋代苏州市舶司设立及其作用: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促进苏州经济发展,提高苏州在江南地区的地位。
(7)明代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特点:以水景为主,布局精巧,
建筑精美,富有诗意。
(8)清代苏州科举考试盛况:科举考场规模宏大,考生众多,苏州成为江南地区文化教育中心。
(9)民国时期苏州工业发展:民族工业兴起,纺织、丝绸、
化工等行业迅速发展。
(10)改革开放后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进外资,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26. 论述题答案
(11)明清时期苏州商业发展表现:商业街区繁荣,会馆、商
会等商业组织众多;金融业发展,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兴起;对外
贸易兴盛,与世界各地进行交流。
影响: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提
高苏州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12)近代苏州文化变革特点: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文化革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历史意义: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民族觉醒。
27. 比较分析题答案
(13)南宋时期与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展异同:相同点: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发展迅速,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不同点:南宋时期海
外贸易兴盛,明清时期商业街区、金融机构发展更为突出。
28. 材料分析题答案
(14)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地位:江南地区经济中心,全国经济
重镇。
原因:地理优势,交通便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才辈出。
29. 图表分析题答案
(15)苏州古城布局特点:以水系为骨架,街道、建筑沿水系
分布;古城格局完整,保存大量历史遗迹。
历史价值:体现古代城市
规划理念,传承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