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巴黎画派”里的中国宠儿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巴黎画派”里的中国宠儿们
文:刘星辰 图:本刊图片库
常玉《 蓝色背景的盆花》
发现
上世纪20年代之后,一批中国青年离开国门赴法、赴日学习艺术技法及理论,由此中国现代艺术史开始。

这批青年当时或许只是为了追寻心中的艺术之梦,而一百年后从我们的视角进行梳理就会发现,他们的先驱意识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艺术史的书写。

“现代性”“中国性”“融合性”成为了20世纪早期艺术史的主线,而他们的作品在岁月中不断熠熠生辉,通过画作,我们可以感知他们当时的创作灵感和生存状态,也可以归纳他们为“泛巴黎派”。

因为在学术史上受到了肯定和认可,在21世纪的艺术品市场环境中,终究获得当初就应属于他们的辉煌。

常玉 衡量拍场等级的标尺
20世纪初的巴黎是世界艺术首都,不同民族、
国籍的年轻艺术家,荟萃于蒙马特高地与蒙帕拿斯,大胆挑战学院派传统,掀起现代主义大潮。

当时的艺坛伯乐皮尔·侯谢(Henri-Pierre Roché),先后发掘了来自西班牙的毕卡索(Pablo Picasso)、罗马尼亚的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法国的杜象(Marcel Duchamp)等一众大师,而在他的推荐当中,第一代旅法华人常玉,成为他所认定的中国代表。

终其一生,常玉在绘画的主题上并未有太多的变化,大致可以归纳为瓶花、裸女以及动物等几个系列。

吴冠中在散文《说常玉》中回忆巴黎旧事,曾经感叹:“我觉得常玉自己就是盆景,巴黎花圃里的东方盆景。

”花卉之于常玉,有一种自传性质;而常玉裸女画的黑色线条大多都是一笔完成的,被誉为“中国的马蒂斯”;在动物系列中,常玉对于马尤为偏爱,他的父亲早年也以画马闻名,
而常玉的前妻
常玉《曲腿马》
玛素·夏绿蒂·哈祖尼耶(Marcelle Charlotte Guyot de la Hardrouyere )也因为“玛素”的发音近似于“马”(Ma ),使得Ma 成为常玉当时对爱妻的昵称。

出生于1904年的玛素,在1925年时因在大茅屋工作室修习素描而初识常玉,两人同居交往三年后正式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却在1931年时因为玛素怀疑常玉对她不忠而离异,1943年玛素再嫁,然而常玉却终生未曾再婚。

常玉油画作品的拍卖多出现在港台地区,在北京、上海、浙江拍卖中偶有亮相,2000年到2011年,有82件作品在拍场中出现,成交率高达82%,并创
造了7.1亿元的交易总额。

在2011年春、秋大拍就有13件常玉的油画作品出现在拍卖中,而且在诚轩、匡时、保利都有骄人的表现。

尤其在2011年春拍中,创造了常玉单季最高交易额139405640元(RMB),其中他上世纪50年代创造的《五裸女》成为迄今为止的最高个人纪录。

宏观上,常玉的油画作品价格除了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下滑以外,总体处于上扬态势,2011年至今更是进入到了长期的“常玉热”中。

与油画相比,常玉的国画行情略显逊色,

常玉作品成交额TOP5
作品名称五裸女
蓝色辰星 (菊花与玻璃瓶)聚瑞盈馨八尾金鱼蔷薇花束
创造年代1950年代1950年代1950年代1930-1940年代1929年
成交价1.2832亿港元8188万港元8076万港元6732万港元5900万港元
拍卖行
罗芙奥(台湾)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
拍卖时间
2011年5月2015年5月2014年4月2013年10月2015年10月
常玉《五裸女》
潘玉良《窗边裸女》
2004年常玉的国画作品出现在香港佳士得,迄今共百余件作品参加拍卖,成交率基本维持在80%左右。

而且最初的常玉作品多出现于港台地区,2011年之后中国内地拍行也开始增加常玉作品的上拍数量,一定程度上,常玉作品是衡量拍卖行等级的标尺之一。

潘玉良 可流通画作相当稀有
潘玉良1921年赴法国留学,她与常玉在艺术风貌上有相似之处,但艺术风格上又受到野兽派影响。

她的作品在呈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女性情怀的同时,又充溢着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潘玉良大量的人体画和自画像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潘玉良的4900余件作品由安徽省博物院收藏,17件交由中国美术馆收藏,25件由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社会上流通的很少。

自2002年起,她的作品在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中现身,自2000年至今约有80件油画作品、40件国画作品参加拍卖。

潘玉良的作品曾经在2005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其后有回落态势。

直至2010年和2011年,其油画作品虽然上拍数量不多,但100%成交。

2014年保利香港春拍中的《窗边的裸女》创造了她个人最高拍品纪录,但由于社会流通数量有限,每年在拍场上的数量并不稳定和多见。

目前潘玉良藏于该馆的作品有4000余件,作品集中于193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创作,其中油画361幅,国画351幅,素描3982幅,还有少量的版画与雕塑等。

潘玉良家属手中继承有21件;目前上海美术馆收藏1幅《花果》静物油画;台北市立美术馆则收藏有1幅人物油画,2幅彩墨画。

而在国外典藏部分,潘玉良油画、雕塑被巴黎市政府收购的有16件、法国教育部收藏的有3件;法国国家教育博物馆收藏其水粉画一张;巴黎赛努奇博物馆收藏有5件。

由于多数集中于博物馆收藏,一般市场上出现潘玉良作品的机会其实不多,最早一批在20年前由台北的画廊自海外引进,后来拍卖公司零星引入,据估算,目前可流通的油画估计不超过50幅。

由于潘玉良可流通画作的作品实在稀有,
但市场又有相当大的潘玉良作品成交额TOP5
作品名称
窗边裸女
青瓶红菊
海边三裸女
梦寐
自画像
创造年代
1946年
1950年代晚期
数据暂缺
1957年
1949年
成交价
3453万港元
1744万港元
1667.5万港元
1388万港元
964万港元
拍卖行
保利香港
香港苏富比
中国嘉德
香港苏富比
香港佳士得
拍卖时间
2014年4月
2013年10月
2014年4月
2015年4月
2005年11月潘玉良《瓶中野菊花》
需求,有不肖业者竟把脑筋动到伪作上去,其中以油画伪作最常见。

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市场开始看到潘玉良的油画伪作,描绘的主题、构图多是抄袭画册上博物馆的收藏。

吴大羽 上升空间巨大
吴大羽是现代抽象绘画的拓荒者,多位享誉海内外的现代主义大师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赵春翔等人,都出于吴大羽门墙。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吴大羽创作了堪与西方同时代艺术大师媲美的大量抽象艺术作品,追求艺术的纯真和感情的纯美表现,构建了自己完整的艺术体系,以一个人的美术史,填补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段长时间的空白,同步呼应着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运动。

他和俄国的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瑞士的保罗·克利、美国的波洛克、马克·罗斯科等艺术大师一样,是世界现代抽象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为世界美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吴大羽的作品基本集中在他离世前的10年,这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创作了《彩韵》系列、《无题》系列等。

他的作品市场主要是在港台地区,发现的存世油画作品仅有110余幅,市场流通的是30幅-50幅之间。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吴大羽从2002
年夏季至今,共上拍100次,成交率为87%。

对此,中国嘉德油画部高级业务经理李艳锋认为,由于吴大羽作品流通数量少,所以国内藏家对吴大羽的艺术了
解不多,很多藏家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

也有众多行家认为吴大羽作品的价格和他的艺术地位远远是不匹配的,但他的上升空间很大。

2015年,北京保利推出了吴大羽专题,博物馆典藏级油画作品《春在》(1978)、罕见大尺幅蜡彩画《家园》以及小尺幅蜡彩共14件拍品全部成交。

香港苏富比2015年秋拍中,也曾推出吴大羽专题,5件作品中成交4件,成交额达870万元,香港苏富比现代亚洲艺术部专家表示:“我们从2012年便开始推吴大羽,并以吴大羽的作品做封面,当年便创下了其作品的最高纪录,自此以后,
吴大羽市场表
吴大羽作品成交额TOP5
作品名称无题14谱韵-63无题38无题12无题19
创造年代1980年代1980年代1980年代数据暂缺1980年代
成交价1808万港元1150万港元1150万港元1088万港元1035万元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中国嘉德香港苏富比北京保利
拍卖时间2016年4月2015年5月2016年5月2016年10月2015年6月
吴大羽《无题-38》
现一直不错。


最早拍卖其作品的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一直占主导地位,占市场总量的38%。

内地的拍行也在这几年迎头赶上,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上海天衡和北京诚轩四家推出吴大羽拍品达10件以上,其他拍行的数量少于三、四件。

赵无极和朱德群 行情看涨的抽象主义双雄
1949年以前,赵无极的作品仍然不脱离具象绘画,在1950年初期所创作之作品已是东方写意的抽象绘画。

从21世纪初期的赵无极作品拍卖市场分析,香港市场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的联手之下,拥有44.1%的市场占有率,台湾地区拍卖占有17.1%,当时据了解不少是台湾收藏家跨海竞标,而台湾的拍卖会也有香港收藏家电话竞标参与,可以想见赵无极画作在港台所受到的重视。

港台两地的华人西画市场向来蓬勃,而赵无极的画一直具有指标意义,所以不论中国前卫艺术抢攻市场版图,赵无极每年的交易量仍然持续上扬,未被当代浪潮所撼动。

2013年赵无极作品引来高峰期,在其作品成交额的榜单中,2013年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数幅作品超越7000万港元关口,但
从2013年之后,市场回归冷静,近3年成交率和成交额都维持高位,但天价拍品鲜有流出。

英国伦敦是赵无极的第三大市场所在地,达到14.1%的市场占有率。

赵无极于1964年入籍法国,又是德高望重的法兰西院士,在法国市场占有率也有11.8%之多,尤其该地的纸上作品交易热络,因此使得法国巴黎成为赵无极在各交易笔数中居各地之冠。

从1950年代起,赵无极在美国一直有代理画廊的合作,因此在美国东西岸各有不少收藏家,随着赵无极的画作行情上涨,因此也屡见当地拍卖会有征集他的画作。

赵无极作品成交额TOP5
作品名称
抽象
15.01.82(三联作)
16.5.66
3.4.60 - 1.2.69
翠绿森林
创造年代
1958年
1982年
1966年
1960年至1969年
约1950年
成交价
8968万元
8524万港元
7964万港元
7068万港元
7068万港元
拍卖行
苏富比(北京)
香港苏富比
香港苏富比
香港苏富比
香港佳士得
拍卖时间
2013年12月
2013年10月
2013年10月
2013年10月
2016年5月赵无极《翠绿森林》
中国市场虽然对赵无极的高知名度很感兴趣,对于抽象绘画却比较有距离感,因此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有7.5%。

画家朱德群专事抽象绘画的创作,其成就突出,1997年成为首位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的华裔。

与赵无极一样,朱德群亦师从林风眠,绘画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色彩典雅而富于韵律变化,充满诗意,在法国被誉为“把东方艺术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

2010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朱德群回顾展”是该馆近十年来最有价值的抽象艺术展之一。

与其他留法艺术家略有不同的是,朱德群迟至1955年才从台湾赴法国,这可能也导致他在大陆的影响力扩散过程更为特殊。

在朱德群的所有作品中,油画自然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属于大宗。

从2000年至今,朱德群总共有400余件油画作品上拍,90%的高成交率,惊人的数量保障了良好的市场流通性。

在2012、2013年迎来市场高峰期之后,现阶段的朱德群作品基本可以在1000万-2000万的成交区间,今年上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朱德群的《第312号》作品取得了4044万港元成交的佳绩,可
能为市场提振一些信心。

中国现代画的先驱和大师们,在绘画中不断地
探寻现代性和中国性,讲中西方的艺术技艺相融合,呈现出具象画派和抽象画派的多维面貌。

在当时的早期大师中,如常玉、潘玉良等,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当艺术发生沉淀之后,便可逐渐回归到正常的价值区间之内,而上世纪40年代
的大师们,他们的探索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中国现代美术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期和探索期。

直至今日,中国现代美术的进程依然再继续,而价值的判断和确定依然围绕着学术史在推进,真正的艺术,时间会给你答案。

(编辑/
陈彦如)
朱德群作品成交额TOP5
作品名称无题白色森林之二雪霏霏第312号
红肥绿瘦(构图 No. 39)创造年代1963年1987年1990-1999年作1969年作
1959年
成交价
7068万港元6002万港元4546万港元4044万港元4025万港元拍卖行
香港佳士得香港佳士得香港佳士得香港佳士得保利香港
拍卖时间
2013年11月
2012年11月2009年11月2016年5月2012年11月
朱德群《白色森林之二》
朱德群《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