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语文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可予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捧着。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
“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熟〞,仔细。
肉袒伏斧质。
“质〞通“踬〞,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特以诈详为欲赵城。
“详〞通“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
“宾〞通“傧〞,傧相。
二、找出以下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于是王召见。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拜为上卿。
拜,古义:授予官职;今义:拜见,叩拜。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患,古义:忧虑,担心;今义:祸患。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寿,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今义:祝寿。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所以:古义:……的原因,表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亲戚,古义:父母兄弟;今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宣言曰。
宣言,古义:扬言,到处说,扬言;今义:宣告。
布衣之交。
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粗布衣服。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古义:妃嫔,指秦王的姬妾;今义:美女。
左右,古义:侍卫人员,近侍人员;今义:①方位词。
左边和右边;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控制,动词;④方位词。
用在数目字后边表示概数,相当于“上下〞。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左右,古义:侍卫人员,近侍人员;今义:①方位词。
左边和右边;②
身边跟随的人;③控制,动词;④方位词。
用在数目字后边表示概数,相当于“上下〞。
请指示王。
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信约,盟约,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得罪,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
明年复攻赵。
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王不行。
不行:古义:不前往,不去。
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
不过三十日。
不过,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前进:走上前去献上。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所以:古义:……的原因,表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鄙卑下贱。
三、找出以下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舍相如广成传舍。
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留,阻止。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形容词作动词,坚决明确地遵守。
而相如庭斥之。
廷,名词用作状语,在朝廷上。
间至赵矣。
间,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
臣请完璧归赵。
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
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
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怒发上冲冠。
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碎:形容词作动词,碰碎。
毕礼而归之。
毕,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去。
且庸人尚羞之。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诈,动词用作名词。
欺骗的手段。
乃前曰。
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卒廷见相如。
廷,名词用作状语,在朝堂上。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大王必欲急臣。
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臣乃敢上璧。
上,名词用作动词,献上。
乃使其从者衣褐。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秦御史前书曰。
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吾羞。
羞,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羞耻。
相如每朝时。
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急务。
后,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使,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用作动词,宽待。
为刎颈之交。
交,动词用作名词,朋友。
四、解释以下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负:
秦贪,负其强。
依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肉袒负荆。
背着。
胜负未定。
败。
使:
使人遗赵王书。
派。
有智谋,宜可使。
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相如引车避匿。
牵,拉,引申为掉转。
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的。
召令徒属曰。
部属,部下。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只不过。
拜:
拜为上卿。
授官。
拜送书于庭。
叩拜。
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接见。
才美不外见。
显现。
望见相如。
看见。
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此。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依靠。
幸:
君幸于赵王。
宠爱,宠幸。
那么幸得脱矣。
幸运。
大王亦幸赦臣。
侥幸。
请: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请允许我。
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请你。
诸将请所之。
请示。
以: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介词,因为。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拿,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连词,相当于“而〞。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
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因为。
五、指出以下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蔺相如者,赵人也。
判断句。
以勇气闻于诸侯。
即“以勇气于诸侯闻〞,介词结构后置句。
君何以知燕王?即“君以何知燕王〞,介词宾语前置句。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即“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省略介词的状语后置句。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判断句。
我为赵将。
判断句。
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介词状语后置句。
故燕王欲结于君。
介词状语后置句。
今君乃亡赵走燕。
即“亡于赵走于燕〞,省略介词的状语后置句。
其人勇士。
判断句。
秦城恐不可得。
即“恐不可得秦城〞,宾语前置句。
徒见欺。
被动句。
何以知之。
即“以何知之〞,介词宾语前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
即“求可使报秦者人〞,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句。
乃设九宾礼于廷。
即“乃于廷设九宾礼〞,介词状语后置句。
拜送书于廷。
即“于廷拜送书〞介词状语后置句。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使不辱于诸侯。
及“使不于诸侯辱〞,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宁许〔之〕以负秦曲。
省略宾语。
得罪于大王。
即“于大王得罪〞,状语后置句。
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省略句宾语。
会于西河外渑池。
介词状语后置句。
请奉盆缶〔于〕秦王。
即“请于秦王奉盆缶〞,状语后置句。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省略介词。
相如素贱人。
判断句。
六、解释以下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岂……乎:难道……呢〔吗〕。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岂……邪:难道……吗。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与:……和……相比,哪个更……。
独畏廉将军哉。
独…哉:难道……吗。
七、找出本文中的成语的意义。
完璧归赵: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
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
形容愤怒到极点。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价值连城: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
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二、找出以下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卧起操持。
操持,古义:拿着;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三、找出以下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欲因此时降武。
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空以身膏草野。
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
反欲斗两主。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何久自苦如此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
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何久自苦如此。
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
王必欲降武。
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
屈节辱命。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宜皆降之。
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其一人夜亡。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空以身膏草野。
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四、解释以下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使:
数通使相窥观。
使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语:
以状语武。
告诉。
如惠语以让匈奴。
说的话。
引:
虞常果引张胜。
招供。
引佩刀自刺。
拔。
食:
绝不饮食。
给他吃的。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吃。
廪食不至。
粮食。
给其衣食。
食物。
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
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动。
恐前语发。
被揭发。
数: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名词,数目,数量。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名词,六艺之一,算术。
必有数存乎其间焉。
名词,规律。
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名词,定数、命运。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数词。
几、几个。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动词,读shǔ,计算。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动词,读shǔ列举。
数罟不入洿池。
形容词,读Cù,密。
数见不鲜。
副词,读Shuó屡次。
当:
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动词,相当于“与〞,相称。
有大石当中流。
动词,挡住,阻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占有,把着。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动词,掌握,主持,执掌。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
动词,判处〔某种刑、罪〕,处以相当的刑罚。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动词,抵抗,抵挡。
臣闻圣贤之君,不以禄私其亲,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
动词,担任,充当。
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
动词,承受,承担。
安步以当车。
动词,当做,代替。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动词,抵,顶。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动词,适当,符合。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介词,表处所。
对着,面对。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介词,表时间。
值,在,正当。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副词,表助动。
应当,应该。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副词,表必然。
必定,一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副词,表时间的未来。
将。
将要。
当与秦相较。
连词。
相当于“倘〞,如果,假假设。
五、指出以下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即“送留在者汉匈奴使〞,定语后置句。
为降虏于蛮夷。
即“于蛮夷为降虏〞,状语后置句。
何以女为见。
即“以何见女为〞,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
子卿尚复谁为乎。
即“子卿尚复为谁乎〞,宾语前置句。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即“以何复加〞,介宾倒置句。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即“虽生,以何面目归汉〞,宾语前置句。
引佩刀自刺。
即“引佩刀刺自〞,宾语前置句。
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即“募百余人士、斥候俱〞,定语后置句。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句。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
非汉所望也。
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句。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被动句。
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句。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被动句。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妙尽璇机之正。
“机〞通“玑〞。
员径八尺。
“员〞通“圆〞。
形似酒尊。
“尊〞通“樽〞。
傍行八道。
“傍〞通“旁〞。
一时收禽。
“禽〞通“擒〞,擒拿。
二、找出以下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举孝廉不行。
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
今义:不能。
衡下车。
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常从容淡静。
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篆文,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
周密,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
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
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上下肃然。
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
都,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义:交往接触;今义:连接;相接;移交和接替。
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三、找出以下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妙尽璇机之正。
妙,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四、解释以下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观:
观太学。
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
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
道士庙。
启窗而观。
看。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看见。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
征伐。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应验。
兵未战先见败征。
征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因:
因入京师,观太学。
于是。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因其势而利导之。
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因以讽谏。
凭借。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乃:
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
遂乃研核阴阳。
就。
乃不知有汉。
竟、却。
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你的。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行。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擅长。
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不如因善遇之。
好好地。
善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
公: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
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
公然、公开地。
脚著谢公屐。
对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
称丈夫的父亲。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
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之一。
此指鲁庄公。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辟:
连辟公府不就。
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通“避〞,躲避。
唇吻翕辟。
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开辟,开设。
辟邪说。
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
开垦。
制:
其牙机巧制。
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服,控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增其旧制。
规模。
举:
举欣欣然而告之。
全,都。
举孝廉不行。
被举荐。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介词,拿,用。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
莫令事不举。
成功。
施:
靡计不施。
施用,施行。
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
动词,施行,实行。
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致:
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用。
而致千里。
到达。
闲情逸致。
情致,情趣。
关:
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皆关民命。
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
名词,关口,要塞。
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
名词,本义:门闩。
抱关者,守门人。
精:
精思傅会。
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
名词,精力,精神。
机:
施关发机。
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
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
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
名词,事务
属: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连接。
衡少善属文。
连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
举酒属客。
劝人喝酒。
名属教坊第一部。
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掌管。
吾属今为之虏矣。
辈。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五、指出以下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判断句
举孝廉不行〔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验之以事〔状语后置句〕
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省略句,省略主语〕
讽议左右。
〔省略句,省略介词〕
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解释官职升降与人才选拔的词。
举:举荐。
辟:招用。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征:征召。
特指君招臣。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拜:授予官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擢:提升官职。
超擢:破格提拔。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梁启超《谭嗣同》〕陟:提升,提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升:提升。
旋升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
谪:贬官,降职并外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
黜:罢免官职。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高启《书博鸡者事》〕
夺: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
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调: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府。
〔班固《汉书袁盎传》〕
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梁启超《谭嗣同》〕
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去:解除职务。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衡下车。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同上〕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兼:兼任。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
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
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
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
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
〔《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
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
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