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与反思-课文6 半截蜡烛|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截蜡烛》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半截蜡烛》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镇定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2.教学目标:
目标具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些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综合渗透完成的。
]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难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4.课时安排:
计划一课时完成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通过品读语言领悟剧本特点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从读到思的学习方法。
在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细细揣摩,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老师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来把握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留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扫除字词障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采用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初步感知剧本,鼓励学生体会剧本对话特点。
2、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合作,构建新知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感知思想内容。
通过品读语言,挖掘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训练。
(四)初步领悟剧本的写法
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结束后,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对话,基本掌握剧本对话
的写法。
(五)总结评价:学生自我感悟,总结本课收获。
(六)作业布置:
1、找剧本来读一读。
(《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2、想象一家人脱险后的对话,写成迷你剧本。
3、把《晏子使楚》中楚王第三次侮辱晏子的片段改编成剧本。
课后反思
各位老师:
大家好!感谢老师们的莅临指导。
上完这节课,我有两个最主要的感受。
一是,在一元课中,我一开始没有把握好剧本的重难点,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指导朗读不够充分,指导语言不够简练。
经过一元课的课后会议,得到了前辈老师们的指导,进行了教案的修改和课堂环节的改进。
这节课,我重点把握了品读语言并相机指导朗读,指导学生从对话和剧本提示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语气,来达到朗读训练。
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除外,我还设计了一个续写环节,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并基本掌握剧本对话的写法,加深学生对本课学习的体会。
二是,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小组合作讨论时,有个别同学还不够积极的进行补充。
看来学生还不够自信,对文本的品读还要多元,平时上课要多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要特别的珍视。
我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多给予我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