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流社会六大通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上流社会六⼤通⾏证
2019-03-11
接触过这个圈⼦的⼈都发出会⼼微笑,说“像,真像”;没接触过的还以为我在恶搞。
其实,“半上流社会”天天上演的活报剧,可⽐我写的⽣猛多了。
我前⼀阵在FT中⽂⽹上写了⼀篇《中国的半上流社会》,引来很多看客。
接触过这个圈⼦的⼈都发出会⼼微笑,说“像,真像”;没接触过的还以为我在恶搞。
其实,“半上流社会”天天上演的活报剧,可⽐我写的⽣猛多了。
茶余饭后跟朋友聊天,⼤家谈到⼀个话题:很多骗⼦为什么能在“半上流”那⾥吃得开?⼀个⼥朋友最近在DISCOVERY频道看到这么个案⼦:⼀个出⽣贫民的美国⼥⼈,⽴志要出⼈头地。
她置办了⾼级⾏头,想⽅设法接近那些阔太太,陪吃陪玩陪逛街,俨然是她们的闺密(就像《⾊,戒》⾥汤唯假装的“麦太太”)。
逛街经常去的地⽅是珠宝店,阔太太们发现她们的这个⼥伴,⾮但眼光独到能帮助她们挑到好东西,还超会砍价,真是贴⼼透了。
可是,在她们离去后,店员发现⼀件价值昂贵的⾸饰不见了。
当然,他们不会联想到来光顾他们⽣意的阔太太们,包括那个看上去也很有钱的⼥伴。
这样的失窃案连着在不同的珠宝店发⽣了好⼏次,警⽅在调查中终于发现,每次都有那个⼥⼈在场。
⼥贼被抓了,阔太太们惊讶万分,怎么可能呢,她不是“麦太太”吗?
SO,“半上流”通⾏证⼀:卖相要好,⾏头要好。
上海本地⼈把出门穿的好⾐服叫“出客⾐服”,⾮常形象。
不怕住的房⼦不好,不怕没有⾃⼰的车,就怕穿的戴的不好。
这点,上海⼈是有传统的。
1930年代的⼩说中,就有洋⾏职员把西裤烫得笔挺,睡觉却被臭⾍咬的故事。
上海“半上流”圈⾥有个著名男公关,去哪家客户的活动就穿哪家的⾐服,并且是新款,号称住在法租界的⽼洋房。
知情⼈爆料法租界没错,⽼洋房也没错,但是是“七⼗⼆家房客”,跟邻居共⽤卫⽣间。
我给孩⼦讲《灰姑娘》时想,如果王⼦是在她灰头⼟脸的时候遇见的,还会爱上她吗?⼈看⾐装马看鞍,以貌取⼈,古今中外的上流和半上流莫不如此。
“半上流”通⾏证⼆:腔调要好,会presentation,会表演。
不善表达的中国⼈,现在都知道会做presentation的重要性了,甚⾄要从娃娃抓起。
在慈善舞会上,⾼歌⼀曲有板有眼的咏叹调或者爵⼠,带头下舞池来⼀段很英国的狐步舞,都是⾮常抓眼球的。
某次社交聚会有个哥们跟⼀群男⼈猛谈威⼠忌,成为话题中⼼。
只见他撩开西装,从胸⼝部位的内袋⾥拿出⼀个扁平的威⼠忌酒壶,打开盖⼦,喝了⼀⼝。
然后,像是⾯对摄像机似地说:“xx威⼠忌,可以喝⼀点。
”他的“上流”地位就此确⽴。
“半上流”通⾏证三:会吹⽜,胆⼦要⼤,吹死⼈不偿命。
有读者以为“半上流”是上海独有,其实不然,北京也很兴旺,只是流派不同。
在“吹”这个功夫上,沪派明显⽐不上京派,⼀是上海⼈嘴⽪⼦不够利落,⼆是京混混⼀下⼦能把⾃⼰吹成慈禧太后的曾孙⼥或者是某副总理的孙⼦,沪混混顶多祖上是“棉纺⼚⼤王”,⼀下就落了下风。
吹⽜就要像杨⼆,敢把⼀个普通的外交⼈员说成“挪威王⼦”。
继她之后,⼜有⼀位同样来⾃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宣称⾃⼰曾经“拒绝了阿兰·德龙”“我和查尔斯王⼦⼀起看赛马”……吹吧,反正没⼈会去找查尔斯核实。
“半上流”通⾏证四:稍有⼀点关于“品位”的知识,英⽂流利,会法语更好。
想想吧,在派对上,当⼀帮民营企业家和在国外没见过什么世⾯的海归,拼命摇晃着他们的红酒杯的时候,你能侃侃⽽谈世界上最有名的酒评杂志Decanter,最有名的酒评家Robert Parker,那是多么⽜逼的事情。
如果你能⽤法⽂优雅地点菜,能⽤法⽂说出YSL的全称,⽽不是⽤英⽂念成Y、S、L,那是多么⽜逼的事情。
他们即使富得上过《福布斯》排⾏榜⼜怎么样,你完全可以有⼼理优势管他们叫⼟鳖。
曹禺的《⽇出》⾥有⼀位张乔治,就是那个时代的上流混混,留过洋,嘴⾥经常跑英⽂,到底做什么的,有多少钱,家⾥有多少产业,没⼈知道。
“半上流”通⾏证五:要会搭讪,⾃来熟。
如果我在⼀个朋友的饭局上认识了⼀个新⼈,我会想当然地认为,1、他/她是我朋友的朋友。
2、他/她应该跟我的朋友档次差不多。
3、他/她应该是个正⼈君⼦。
可是,事情坏就坏在这种想当然上,这也是“麦太太”和偷珠宝的⼥贼得逞的原因。
现在有⼤宅⼦的中国⼈时髦在家⾥开派对,这种派对是半开放型的,欢迎朋友带朋友来,主⼈不见得记得来客的每⼀张脸,难免鱼⽬混珠。
来过的骗⼦就此有了吹⽜的资本,我跟×××是哥们,去过他家;同时他在派对上忽悠其他的来客,留名⽚,过⼀阵就去找⼈家。
别⼈以为他是那家主⼈的好友,难免被他钻了空⼦。
我就收到过朋友的投诉,说我的朋友×××去她那⾥拉装修的⽣意,结果把她家搞得漏⽔漏电。
我⼤惊,那个⼈跟我和我的朋友⼀起去过⼀个饭局,他根本不是做装修的。
我马上在朋友圈⾥⼴发⿊名单,⼩⼼骗⼦。
“半上流”通⾏证六:不要脸。
⾼尚是⾼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证。
长期⾏骗总有露馅的时候,我听⼀位酒商说某某混上流的时尚达⼈,在他们的品酒会上,顺⼿牵⽺偷了瓶很贵的酒。
当场被他们发现,很礼貌地跟他说那是样品,先⽣你拿错了。
那位⽼兄⾯不改⾊⼼不跳,打着哈哈把酒放回去,接着去赶下⼀场活动了。
出丑了⼜怎么样,看到的⼈毕竟是⼩部分,就算全上海的⼈都看到了,我还可以去北京继续混,就算全中国的⼈都看到了,我还可以去外国混,过⼏年再混回来,⼜是好汉⼀条。
世界上最有⽣命⼒的⼈,就是骗⼦。
(本⽂最早发表于FT中⽂⽹。
本刊刊发前咨询吴迪的意见,她的看法是:“半上流”其实也是“扮上流”,我们觉得可笑,他们却⾃娱⾃乐。
)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半上流社会六⼤通⾏证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