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临沂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选择题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4⽉临沂市⾼三⼀模地理试题(选择题解析)
⼭东省2020年普通⾼中学业⽔平等级考试(模拟)
地理试题2020.4
1.答题前,考⽣先将⾃⼰的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选择题答案必须使⽤0.5毫⽶⿊⾊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2B铅笔作答,字体⼯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效;在草制纸、试题卷上答题⽆效,保持卡⾯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
某⾼中地理研学⼩组研究区域⽣态环境建设的课题,在实地调查中⽤⼿持式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如下界⾯(表1)。
图1为某成员在考察地⾏驶的车辆中朝正东⽅向拍摄的道路景观图。
据此完成 1~2题。
1.该地理研学⼩组研究的课题内容为
A.华北平原黄泛区⼟壤次⽣盐渍化B.黄⼟⾼原的⽔⼟流失
C.长江三⾓洲地⾯沉降D.内蒙古⾼原的⼟地荒漠化
2图1道路景观照⽚拍摄的时间可能是北半球
A.春分⽇9时B.夏⾄⽇19时C.秋分⽇13时D.冬⾄⽇8时
【答案】1.A 2.B
【题组分析】本组题通过情景设置,以景观图和表格数据信息,考查区域定位和太阳⽅位。
【1题详解】
课题是研究区域⽣态环境建设,四个选项都是典型的区域⽣态问题。
表1给出了具体的经纬
度(36°59′26″N,116°30′10″N)和海拔⾼度(19.2m),以此判读为华北地区。
黄⼟⾼原经度在110°E附近,长江三⾓洲在30°N,120°E附近,内蒙古⾼原纬度⼤部分在40°N以北。
故答案选A。
【2题详解】
图⽚为⾯朝正东拍摄,则树影朝东南,根据太阳⽅位与影⼦⽅向相反,此时太阳位于西北⽅位,如下图所⽰,⿊⾊箭头为树影。
图⽰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只有在夏半年,春分⽇之后,傍晚时分,太阳位于西北⽅位。
故答案选B。
脸书公司(Facebook)在世界各地建设了10多个⼤型数据中⼼,这些⼤型数据中⼼占地⾯积⼤,需要消耗⼤量电⼒为服务器降温。
位于瑞典吕勒奥市的Facebook⼤数据中⼼(图2)是在当地关闭的⼀家⼤型印刷⼚基础上改造⽽成的。
据此完成3~4题。
3.原印刷⼚主要⽣产报纸和杂志,推测其关闭的主要原因
是
A.印制技术落后B.劳动⼒不⾜
C.造纸原料减少D.市场需求减⼩
4.吕勒奥建设⼤型数据中⼼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①寒冷的⾃然环境②充⾜的廉价⽔电③便捷的海上运输
④可⽤的废弃⼚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D 4.B
【题组分析】本组题考查⼯业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
【3题详解】
市场的需求的变化,决定⼯业的类型和规模。
印刷⼚的产品是报纸和杂志,随着现在电⼦阅读的发展,市场对纸质阅读材料需求减少,导致原印刷⼚关闭。
故答案选D。
随着科技发
展,印制技术越来越先进,需要的劳动⼒越来越少。
造纸原料不是主要因素。
【4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型数据中⼼,占地⾯积⼤,散热耗电多。
该地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候寒冷,天然散热效果好,节省散热耗电,①对;从图中看出,数据中⼼附近,有三个⽔电站,⽔电廉价充⾜,②对;该印刷⼚是⼀家⼤型印刷⼚,空间⼤,节省⼚房等建设投⼊,④对。
故答案选B。
图3⽰意我国晋南地区汾河流域龙⼭(距今约4350~3950年)和东周两个⽂化时期聚落分布。
据此完成5~6题。
5.与冲积平原相⽐,台塬地区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B.地势平坦C.⽔患较少D.⼟壤肥沃
6.东周时期⽐龙⼭时期⽓候较
A.暖⼲B.暖湿C.冷⼲D.冷湿
【答案】5.C 6.C
【题组分析】本组题考查聚落的选址和⽓候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5题详解】
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壤肥沃,热量充⾜。
与冲积平原相⽐,台塬不具备选项A、B、D的优势;但台塬⽐冲积平原,地势⾼,离河流远,受洪涝灾害影响⼩。
且⽔患灾害多少,是河流两岸聚落选址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区聚落选址,⼀般在冲积平原向⼭坡的过渡地带。
故答案选C。
【6题详解】龙⼭时期,聚落多位于汾河的中上游和两侧⾼地,⽽东周时期聚落多位于河流
的中下游和河⾕低地。
汾河中上游地区纬度⾼,热量条件差,⽔量少;汾河中下游纬度低,热量好,⽔量⼤。
河⾕低地⽐两侧⾼地,热量和⽔源更充⾜。
依此说明⽔源和热量条件的变化导致了聚落的变迁。
因此可以判断东周时期,⽓候冷⼲。
故答案选C。
波鸿市是德国西部鲁尔区内的城市,市区内地势起伏和缓。
图4⽰意波鸿市⼉童游戏场地按不同年龄段分级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波鸿市⼉童游戏场地中服务范围最⼤的是
A.0~6岁 B.6~12岁 C.0~12岁 D.12~16
8.波鸿市的南区和西南区,最可能是
A.住宅区B.商业区C.⾏政区D.⼯业区
9.推测波鸿市
①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式②中⼼城区⼉童数量最多
③按⼈⼝数规划游戏场地④游戏场地布局较为合理
A .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答案】7.D 8.A 9.C
【题组分析】本组题考查服务业的等级以及选址。
【7题详解】
服务业的等级越⾼服务范围越⼤。
12~16岁的⼉童游戏场等级⾼、数量少、距离远,服务范围⼤,故答案选D。
【8题详解】
读图分析,波鸿市的南区和西南区,相⽐其他⽅位的区域⼉童游戏场更多。
说明南区和西南区⼉童多,最可能为住宅区。
故答案选A。
【9题详解
组团状城市多因地形或者河流阻隔,形成多个核⼼。
材料中显⽰波鸿市市区内地势起伏和缓,且图⽰道路为环路和⼲线交叉分布,只有⼀个中⼼区域,因此,城市形态应为团块状,①错。
中⼼城区⼉童游戏场数量最多,因此中⼼城区⼉童数量最多,②正确。
⼉童游戏场是⾯向⼉童,⽽不是总⼈⼝数,③错。
游戏场多分布于市区,交通线两侧,市区⼈⼝密度⼤,⼉童多;交通线两侧交通便利,④对。
故答案选C。
图5⽰意北半球某⼭地南、北坡⾃然带随海拔变化(图中线段分别代表南、北坡⾃然带的分布海拔)。
每年3~5⽉该⼭地都会迎来登⼭客的流量峰值。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
A.北坡缺失甲带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南坡⾃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移动
C.北坡⾃然带少与海拔⾼度低有关系
D.南坡⼄带下界因降⽔量⼤⽽分布较低
11.每年3 ~5⽉适宜攀登该⼭,其原因主要是
A.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B.太阳⾼度⼤,⽓温较⾼
C.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D.⽩昼时段长,⽤时充⾜
【答案】10.D 11.A
【题组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然带分异规律及和登⼭活动的时间选择
【10题详解】
根据⼭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甲⾃然带最⼤可能性是⼭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然带应为积雪冰川带。
A选项: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坡的⾃然带是从4000m左右开始出现,4000m之下没有⾃然带分布,说明北坡起始⾼度应该为4000m左右,所以影响甲⾃然带缺失的最主要因素是⼭体北坡的相对⾼度过⼩。
A错误。
B选项,⾃然带的形成是各地理要素共同作⽤,物种长期⾃然竞争演化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不会随季节中发⽣移动。
B错误。
C
选项:根据A选项可知,北坡⾃然带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相对⾼度过⼩。
C错误。
D选项,南坡⼄带下界因降⽔量⼤⽽分布降低。
根据题意得知,该⼭体为北半球⼭地,南坡为阳坡,⽽南坡雪线明显低于北坡,只可能南坡为迎风坡,迎风坡降⽔量⼤。
D正确。
因此答案选D。
【11题详解】
每年3--5⽉适宜攀登该⼭,登⼭运动对安全性要求⽐较⾼。
因此往往选择恶劣天⽓较少时间段攀登。
根据题中⼀些信息(最⾼点海拔>8000m)我们可以隐约判断出该⼭的⼤体位置(应该是珠穆拉玛峰或周边的⾼峰)。
A选项: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
结合⼭地位置3--5⽉,正是该地区由冬季风向夏季风转变的时期,风雪较少,登⼭安全,所以A正确。
B选项:如果考虑太阳⾼度,最合适的时间应该是夏季。
B错误。
C选项:3--5⽉并⾮⼭上⽓温最⾼季节,冰雪消融也不是最多的季节,如果考虑冰雪消融因素,应该选择夏季。
D选项:3--5⽉,并⾮该地区⽩昼时间最长的时间,D错误。
所以答案选A。
“在这七百多平⽅千⽶的岛上,⽥园⽣活是艰苦⽽费⼒的,每⼀⼩块葡萄园,都⽤防风⽯围了起来,农作物便⽣长在这⼀个个浅浅的⽯井⾥。
”著名作家三⽑描写的景观位于加那利群岛中的兰萨罗特岛(图6)。
该⼩岛的葡萄种植很有特点,单株种植在单个的坑⾥,坑宽3⽶多,深1⽶多,坑边还⽤当地的⽕⼭⽯垒成半圆形的⽯墙。
看起来,⼀株株葡萄仿佛就种在⼀个个浅浅
的“⽯井”⾥(图7)。
据此完成12~13题。
12.兰萨罗特岛适宜葡萄种植的优势⾃然条件是
A.终年⾼温,降⽔丰富
B.光照强,昼夜温差⼤
C.海雾缭绕,⽔源充⾜
D.有机质多,⼟壤肥沃
13.图中鱼鳞坑和⽯墙的主要作⽤是
A.减少风蚀,堆积⼟壤
B.削减风速,收集⽔分
C.汇集⽔汽,增加降⽔
D.减少光照,增⼤温差
【答案】12.B 13.B
【题组分析】本题组借葡萄的种植考查对北⾮西部沿海附近地理环境的了解。
根据图中该地区为加那利群岛,位于北⾮西海岸附近。
受加那利寒流与副热带⾼⽓压带的影响。
该群岛降⽔较少,天⽓晴朗,昼夜温差⼤。
【12题详解】
A选项:加那利群岛由于受沿岸寒流影响,降⽔较少。
A错误。
B选项:加那利群岛,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符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且该环境特征也适合于喜光、耐旱的葡萄⽣长。
B正确。
C选项:海雾缭绕正确,⼤陆副热带西海岸寒流经过区多海雾。
但由于降⽔较少,⽔源充⾜错误。
C错误。
D选项:海岛之上,⼲旱的⽓候条件。
⾃然植被稀少,⼟壤发育相对较差,有机质不可能多,⼟壤相对贫瘠。
D错误。
因此答案选B。
【13题详解】
本题解题关键是两项措施鱼鳞坑、⽯墙。
根据两项措施的特点和海岛上⾃然环境特点,不难得出:海岛上海风强烈,⽯墙的作⽤为削减风速,保护葡萄的⽣长。
鱼鳞坑低洼,可以收集地表⽔分。
答案选B。
A选项中减少风蚀作⽤⽯墙的背风侧。
堆积⼟壤,是⽯墙的迎风侧,且鱼鳞坑作⽤未体现。
近年来,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引⼊了⼀种研究⽅法,就
是⽤区域重⼼(该空间点上各个⽅向经济⼒度均能保持平
衡)模型来计算某⼀时段区域内经济重⼼空间动态迁移
偏离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显⽰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图8⽰意1990~2010年我国⽔稻种植⾯积和年总产量重
⼼分布。
据此完成14~15题。
14.造成1990~2010年我国⽔稻种植⾯积和年总产量重⼼
空间位置不⼀致的主要差异因素是
A.劳动⼒投⼊B.地形地势
C.机械化⽔平D.⽔热状况
15.我国⽔稻种植重⼼的移动会导致稻⾕
A.流通效率提⾼B.储存难度增加
C.运输成本上升D.出⼝数量扩⼤
【答案】14.D 15.C
【题组分析】本题组主要区域重⼼概念考查中国⽔稻种植业分布与特点。
【14题详解】
通过图可知⽔稻种植⾯积重⼼⽐⽔稻年总产量重⼼空间位置要偏北,说明南⽅⽔稻单产要⾼于北⽅,导致⽔稻年总产量重⼼空间南移。
南北⽅⽔稻单产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热状况。
答案选D
【15题详解】
我国⽔稻种植业重⼼北移,⽽我国⽔稻消费主要以南⽅为主,消费重⼼在南⽅。
会导致⽔稻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
因此答案选C。
⼆、⾮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
16.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图9)⾃然资源丰富,被称为"野⽣⽣物天然博物馆"。
新中国成⽴前,独龙族农业⽣产以⼑耕⽕种为主。
⽔冬⽠地农业⽣产是独龙族传统农耕⽂化中最有特⾊的⼀种⽣产⽅式。
⽔冬⽠是⼀种亚热带落叶阔叶树,,⽣长快,落叶量⼤,喜光喜湿,固氦能⼒强。
图10⽰意独龙族⽔冬⽠地的⼟地利⽤时序。
新中国成⽴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进⼊21世纪,国家对该民族实⾏重点扶持,⽬前该族已整族脱贫。
(1)独龙族⼈⼝较少,居住相对封闭。
指出独龙族与外界联系不便的⾃然原因。
(4分)
(2)根据图10⽰意的⼟地利⽤时序,分析该⽣产⽅式的农业⽣态价值。
(6分)
(3)为了促进独龙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6分)
17.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巴西热带⾬林(图11)是世界上⽣态系统保护最好的地区,但由于⼈类活动以及⽕灾等使其⾯积减少。
2019年初以来,巴西境内森林着⽕,点达到了75336处,较2018年同期增加85%,其中,超过半数是在亚马孙⾬林。
(1)分析亚马孙热带⾬林⾯积世界最⼤的⾃然原因。
(4分)
(2)分析巴西热带⾬林保留⾯积⼤的⼈⽂原因。
(4分)
(3)从⾃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度,简述⾬林⼤⽕对当地⾃然地理环境产⽣的不利影
响。
(3分)
18.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岱海是内蒙古中部地区乌兰察布⼤草原上最⼤的内陆湖,上世纪60年代初湖⽔⾯积曾达182平⽅千⽶,⽬前仅为57平⽅千⽶。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量和蒸发量分别约为400毫⽶和190多毫⽶,有22条河流汇⼊。
近30多年来,岱海湖⾯急剧萎缩,富营养化不断加剧,
岱海特⼤型⽕⼒发电站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程之⼀,作为点对⽹直供北京的电源项⽬,具有重⼤的战略意义。
岱海⽕电站位于岱海南岸滩|地,以倍海湖⽔作为天然冷却⽔源,为了抑制藻类细菌在冷却系统中繁殖,电站在冷却⽔中加⼊了⼩剂量氯。
图12⽰意岱海流域⽔系,图13⽰意岱海流域⼈⼝、耕地⾯积与岱海⾯积变化。
(1)推测岱海流域附近的地形特征,(4分)
(2)说明岱海⽕电站建设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4分)
(3)分析岱海富营养化不断加剧使⽔质变劣的原因。
(6分)
19.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乌⼲达位于东部⾮洲,是世界⼈均电⼒消费最低的国家之⼀。
中国与乌⼲达合作建设的卡鲁玛⽔电站(图 14⽰意)于2013年12⽉正式开⼯,该项⽬为乌⼲达历史上最⼤的⽔电项⽬,位于乌⼲达北部维多利亚湖⽩尼罗河下游,靠近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
卡鲁玛⽔电站为径流式⽔电站(图15⽰意),此类⽔电站按照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及所可能获得的⽔头进⾏装机容量选择。
在建设过程中,该项⽬实施"绿⾊施⼯",打造⽣态友好⽔电站。
该项⽬已于2018年完⼯并正式发电,每年为乌⼲达提供40亿度低廉稳定的电⼒,同时为乌政府提供2亿多美元的电⼒收⼊。
(1)卡鲁玛⽔电站虽为径流式⽔电站,但发电量却⽐较稳定。
简要分析形成的⾃然原因。
(4分)
(2)与⾼⽔坝发电站相⽐,说明卡鲁玛⽔电站采取径流式发电站建设⽅式的主要优势。
(6分)
(3)分析在⽔电站建设过程中,该项⽬开展"绿⾊施⼯"的⽬的。
(4分)
⼭东省2020年普通⾼中学业⽔平等级考试(模拟)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45分,每⼩题3分)
1.A
2.B
3.D
4.B
5.C
6.C
7.D
8.A
9.C 10.D11.A12.B 13.B 14.D15.C
⼆、⾮选择题(共55 分)
16.(16分)
(1)⼭⾼⾕深,地形起伏⼤,东西交通不便;(1分)北⾼南低,河流流速快,⽔运不便;(1分)地质(构造)破碎,易发⽣滑坡、泥⽯流;(1分)冬季⼤雪封⼭,中断独龙江与外界的联系。
(1分)
(2)⽔冬⽠⽣长迅速,涵养⽔源和保持⽔⼟能⼒强;((2分)⼤量落叶,固氮能⼒强,提⾼⼟壤肥⼒;(2分) 采⽤轮作和休耕⽅式,可以让⼟地得以恢复。
(2分)
(3)因地制宜开发⾃然资源,合理经营⼈⼯林,采伐与更新并举;(2分)调整农业⽣产结构,引进先进的农业⽣产技术;((2分)⼤⼒修建公路,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旅游资源。
(2分)
17.(11分)
(1)流域内为世界⾯积⼤的亚马孙平原;(1分)⾚道从平原穿过,受⾚道低⽓压带控制,流域内全年⾼温多⾬;(1分)地势西⾼东低,东部向⼤洋敞开,有利于⼤西洋湿热⽓流的深⼊;(1分)东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显著等。
(1分)(2)开发历史较晚,(1分) ⼈⼝分布稀少,(1分)受⼈类活动影响相对较⼩;经济发展⽔平不⾼、⽣产⽣活⽅式落后;(1分)国家政策保护等。
(1分) (3)局部⼩⽓候发⽣变化,旱涝灾害增多;燃烧时产⽣的烟雾造成⼤⽓污染;森林覆盖率下降,⽣物多样性减少;⽔⼟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壤肥⼒下降等。
(每个要点1分,共3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18.(14分)
(1)(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原南侧)地形以⼭地、⾼原为主;(2分)地势整体起伏较⼩,四周稍⾼、中间略低。
(2分)
(2)①能源:岱海⽕电站靠近丰准运煤专线铁路,有利于⽕电站煤炭的充⾜供应;(1分)|②⽔源:⽕电站布局在岱海附近,冷却⽔源有保障;(1分)
③地形:⽕电⼚位于岱海南侧滩地,地势平坦,利于建设;(1分)
④市场:岱海⽕电站并⼈北京电⽹,直供京津冀经济发达、⼈⼝稠密的⽤电⾼峰区,市场⼴阔。
(1分)
(3)流域内多年平均蒸发量远⼤于降⽔量(全球⽓候变暖,蒸发量增⼤);在河流上建⽔库、引⽔灌溉发电、旅游和居民⽣活⽤⽔增加等,使⼊湖径流量减少;含有农药、化肥、氯的⽣产⽤⽔和⽣活等产⽣的废⽔以及鱼饲料的投放,导致养分⼤量聚集;岱海为内流湖,汇聚的营养盐⽆法排出;湖泊蓄⽔量减少,⽔体更新慢,⾃净能⼒下降等。
(每个要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19.(14分)
(1)常年受⾚道低⽓压带控制,⾬季较长;(2分)受湖泊的调蓄、补给作⽤,全年河流径流量
⼤且较为稳定。
(2分)
(2)因地制宜开发可以节省投资,缩短⼯期;上游蓄⽔较少,减少⼟地的淹没⾯积;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对上游流域⽣态环境的破坏等。
(每个要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3)减少对国家公园⽣态环境的破坏及对野⽣动物的⼲扰;(1分)避免对河流产⽣污染;(1分)减少周边区域⽔⼟流失;(1分)避免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扰等。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