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哲学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马华山
作者机构: 洛阳医专党委宣传部!河南洛阳;471000
出版物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1-33页
主题词: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
摘要: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根本性的思想。
这个标准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把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人们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命题的必然结论。
“三个有利于”标准所体现的内容都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是蕴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智慧结晶。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
而“三个有利于’则是这个精髓中的核心和灵魂、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利用各种组织形式来实现公有制,不仅能解除人们“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疑虑,更能折射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
社会主义的目的除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外,更主要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个有利于”不仅具有真理性,更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