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有A、B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的两倍,A球的体积是B球的四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的()
A.两倍B.一倍C.二分之一D.四分之一
2.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头枕,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B.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C.有了头枕,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人在撞车时受到的惯性
3.如图所示,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C.安全气囊
D.撑竿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4.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物重最大的是()
A.B.
C.D.
5.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
B.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C.球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静止不动
D.球在B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
6.如图的四个场景,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A.宇航员太空行走B.飞机翻翔蓝天C.放风筝D.热气球升空
7.如图甲,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若不计吸盘的自重,则从甲图到乙图()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大于锅铲的重力
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8.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约有1000个),以下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量出将这些垫圈叠起的总厚度L和一个垫圈的厚度l,L/l即为垫圈总数
B.量出将这些垫圈叠起的总厚度L和十个垫圈的厚度l,10L/l即为垫圈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一个垫圈的质量m,M/m即为垫圈的总数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10M/m即为垫圈的总数
9.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得越来越快
B.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C.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D.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
10.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A.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B.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11.如图所示,一长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动木块,使其向右加速运动。
在长木块从桌面滑落之前的运动过程中()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变小
B.木块的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D.木块受到的拉力可以不恒定
12.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实心正方体铁块,将铁块浸没在密度可改变的盐水中,盐水的密度始终小于铁块的密度。
下列表示铁块受到的浮力F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随盐水密度ρ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液体中,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______ρ乙。
(选填:“>”、“=”或“<”)
14.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
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6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4 103Pa,g=10N/kg,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N,相当于
______kg水压在车门上,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避免生命危险。
15.将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放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各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_____球的密度最大,三个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三个球受到的重力G甲、G乙、G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图中a、b两处所受液体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6.小明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静止时在溢水杯中的状态是_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g取10N/kg)。
17.在甲、乙、丙三支相同试管中,检验人员分别盛放密度为ρ甲、ρ乙的硫酸铜溶液,在每支试管内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
则血液滴在________试管溶液中受到的浮力最小,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________试管中溶液的密度相同,________试管底部受到溶液的压强最大。
选填“甲”、“乙”或“丙”)
18.如图,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且保持不变,忽略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量,不计滑轮的摩擦。
(1)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
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________N。
(2)若将水平拉力F增加到15N,则物体A做________(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些铜丝从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封口,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现将其分别放入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的两个相同烧杯中,该密度计两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m甲________(选填“>”、“=”或“<”)m乙,p甲
甲
________(选填“>”“=”或“<”)p乙。
若该饮料吸管的长度为20cm,密度计在水中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0cm,则在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为________cm.(ρ=0.8×103kg/m3)
20.如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_;将金属盒向下移动,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_________;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将水换成酒精,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_。
21.用气球可完成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解释:
(1)如图甲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
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个部分变形的效果不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2)如图乙所示,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细绳快速向前飞去这不仅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两所示,甲、乙两只帯电的气球,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个点上。
这两个气球带的是_________(选填“同”或“不同”)种电荷。
其中甲球对乙球的力记为F1,乙球对甲球的力记为F2,可以判断F1_________F2(选填“>”“<”或“=”);
(4)如图丁所示,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两气球___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
22.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工作过程发现窗户擦的不干净,于是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2×1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__N。
23.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_____的结果.
24.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长木板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是4N,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现增大水平拉力F,使木板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木块仍在木板上,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25.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总重为1N的易拉罐(内有少量饮料)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保持静止。
请面出易拉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
27.重为2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的浮力.
(______)
28.用200 N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请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29.如图所示是我国海监船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请在图中画出海监船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重心为O)
四、实验题
30.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齐平,而她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A”“B”或“C”)。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将U形管向左倾斜,直到两边的液面相平
(3)实验时,将压强计金属盒分别浸在水和盐水中同一深度处,保持金属盒橡皮膜方向相同,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4)调好后将金属盒放入水中,并多次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31.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使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容器各一个,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__________的数据可求出圆柱体的重力;
(2)由图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出浮力与液体的深度无关;
(3)由图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出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图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要得到阿基米德原理,除图中所测物理量之外,还必须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量,且用多种液体做实验。
32.在《物体的浮与沉》学习中知道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称为悬浮。
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是平衡状态下也可以称为悬浮状态,大林同学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液体阻力的作用不可称为悬浮状态,为此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认为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算悬浮状态,同时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探究在液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借助自制潜水艇进行了下列探究。
(1)让自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体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小球(如图B),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贴1个、4个、9个泡沫球,然后使其从水底部浮起,当上浮一段时间进入指定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潜水艇的运动过程,如图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对于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次潜水艇上浮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___,他们受到的液体阻力之比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当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阻力与迎流面积(形状)的关系”,同学们提出改变迎流面积(形状),利用如图D所示的潜水艇由水底同时浮出,比较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顺序即可比较所受阻力的大小,这样的方案________(“可行”或“不可行”)。
(3)在一次实际的操作中,某同学让自制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潜,至杯底后,潜水艇排出100cm3的水,该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试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约为(___________)
A.1N B.0.5N C.0.25N D.0N
33.在《物体的浮与沉》学习中知道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称为悬浮。
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是平衡状态下也可以称为悬浮状态,大林同学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液体阻力的作用不可称为悬浮状态,为此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
论,最后认为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算悬浮状态,同时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探究在液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借助自制潜水艇进行了下列探究。
(1)让自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体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小球(如图B),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贴1个、4个、9个泡沫球,然后使其从水底部浮起,当上浮一段时间进入指定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潜水艇的运动过程,如图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对于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次潜水艇上浮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___,他们受到的液体阻力之比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阻力与迎流面积(形状)的关系”,同学们提出改变迎流面积(形状),利用如图D所示的潜水艇由水底同时浮出,比较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顺序即可比较所受阻力的大小,这样的方案____(“可行”或“不可行”),请你在图的虚线框内设计一种改进的方案简图(两个潜水艇模型即可),并作简单说明。
(________) ___________。
(3)在一次实际的操作中,某同学让自制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潜,至杯底后排出100cm3的水后,该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进而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试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约为(________)
A.1N B.0.5N C.0.25N D.0N
34.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出m﹣V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60cm 3
的这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由题意知,m A =2m B ,V A=4V B ,即m A :m B =2:1,V A :V B =4:1,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A B A B A B 21:=:=:=1:241
m m V V ρρ 即A 球的密度是B 球的二分之一,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2.A
解析:A
【详解】
A .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或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故A 正确;
B .系安全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冲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故B 错误;
C .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或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故C 错误;
D .惯性的量度是质量,系上安全带并不能减小惯性,惯性不是力,故D 错误。
故选A 。
3.D
解析:D
【详解】
A .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属于惯性现象;不符合题意;
B .不再蹬地的滑板车,滑板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前进,属于惯性现象,不符合题意;
C.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高速运动状态不容易停下来,所以会向前倾,安全气囊会弹出,不符合题意;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利用了弹力,不属于惯性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C
【详解】
由A图可知,动滑轮和物体的重量被两段绳子承担,且不计机械自重,所以拉力为物体的重力的二分之一,由B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拉力为物体重力重力的两倍,由C 图可知,动滑轮和物体的重量被三段绳子承担,且不计机械自重,所以拉力为物体的重力的三分之一,由D图可知,物体的重量被一段绳子承担,且不计机械自重,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故选C。
5.D
解析:D
【详解】
A.球在C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CD.小球在A、B两点时,是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此时的动能最小,速度最小为0,若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若在B点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则球会保持静止不动,故A、C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D
【详解】
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在太空中不受浮力;飞机翱翔蓝天和放风筝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升空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故选D
7.D
解析:D
【详解】
可知压力F变大;因为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因为大气压p不变,S变大,根据F pS
力,锅铲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然等于锅铲的重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因垫圈很小,垫圈叠不起来,所以不能测量叠起的厚度.故A、B不符合题意.C.因垫圈很小,一个垫圈的质量可能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故C
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叠加法思想,用天平测十个垫圈的质量m ,则一个垫圈的质量为
10
m .再测出所有垫圈的总质量为M ,则每个垫圈数量为 10
M m =10M m ; 故D 符合题意.
9.D
解析:D
【详解】
A .石头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足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缠绕铁链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
C 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原来乘客是和汽车以同样的速度运动,当汽车速度减小时,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运动,所以要向前倾。
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10.B
解析:B
【详解】
A .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 不符合题意;
B .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 符合题意;
C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不符合题意;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1.D
解析:D
【详解】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说明向右的拉力大于向左的摩擦力: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保持不变,故A 不符合题意;
B .木块的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减小,故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由于对桌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 不符合题意;
D .木块受到的拉力只要大于摩擦力即可,可以不恒定,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2.D
解析:D
【详解】
AB .由F gV ρ=浮液排可知,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铁块受到的浮力F 1与ρ的函数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AB 项错误;
C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与密度的函数关系为
21F G F G gV ρ=-=-液排
浮力F 2与ρ的函数图像为F 2随ρ增大而减小的一条直线,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
13.= <
【详解】
[1]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是相等的;
[2]根据F 浮=ρ液V 排g 可知:在浮力相等时,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析:= <
【详解】
[1]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是相等的;
[2]根据F 浮=ρ液V 排g 可知:在浮力相等时,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成反比的。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浸入的体积更大,即排开甲液体的体积更大,所以甲液体的密度更小。
14.增大 2.4
103 240
【详解】 [1]液体中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故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 处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2]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
解析:增大 2.4⨯103 240
【详解】
[1]液体中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故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 处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2]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323410Pa 0.6m 2.410N F pS ===⨯⨯⨯
[3]根据重力与质量关系可知
32.N 41010240kg N/kg
F m g ⨯=== 即相当于240kg 水压在车门上。
15.丙 F 甲<F 乙=F 丙 G 甲<G 乙<G 丙 pa<pb
【详解】
[1]由物体浮沉状态可知,甲漂浮,故其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乙悬浮,故其密度等于液体密度;丙沉底,故其密度大于液体
解析:丙 F 甲<F 乙=F 丙 G 甲<G 乙<G 丙 p a <p b
【详解】
[1]由物体浮沉状态可知,甲漂浮,故其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乙悬浮,故其密度等于液体密度;丙沉底,故其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甲<ρ乙<ρ丙
[2]根据液体浮力公式F gV ρ=排可知,三个球的体积相同,但乙、丙两球排水体积相同,
而甲排水体积最小,故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F 甲<F 乙=F 丙 [3]根据
G Vg ρ=物可知,三个球受到的重力大小关系是
G 甲<G 乙<G 丙
[4]液体中某点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a 、b 两处所受液体压强p a 、p b 的大小关系是
p a <p b
16.漂浮(悬浮) 1
【详解】
[1][2]溢水杯中溢出的水质量为
由于物体溢出的液体质量或重量等于物体自身质量或重量,则可判断物体静止
时在溢水杯中的状态是漂浮或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解析:漂浮(悬浮) 1
【详解】
[1][2]溢水杯中溢出的水质量为
331g/cm 100cm 100g m V ρ==⨯=
由于物体溢出的液体质量或重量等于物体自身质量或重量,则可判断物体静止时在溢水杯中的状态是漂浮或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
0.1kg 10N/kg 1N G mg ==⨯=
17.丙 乙 甲
【详解】
[1]每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同一病毒感染者相同体积的血液,则它们的密度相同,
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甲乙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丙液体中沉底,浮力
小于重力,则说明
解析:丙 乙 甲
【详解】
[1]每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同一病毒感染者相同体积的血液,则它们的密度相同,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甲乙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丙液体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则说明在丙夜中的浮力最小。
[2]感染者血液在丙液体中悬浮,则说明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乙液体密度相同。
[3]感染者血液在甲液体中漂浮,血液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血液在乙液体中悬浮,血液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血液在丙液体中沉底,血液的密度大于丙液体的密度,说明甲液体密度最大,三个试管中液体深度相同,由p=ρgh 可知甲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最大。
18.5 水平向左 3.5 加速 不变
【详解】
[1][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因为物体B 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A 对物体B 的摩擦力是1.
解析:5 水平向左 3.5 加速 不变
【详解】
[1][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因为物体B 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A 对物体B 的摩擦力是1.5N ,方向水平向左。
[3]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物体B 对A 的向右的摩擦力以及地面对A 的向右的摩擦力,由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 ,手拉滑轮的力为F =10N ,则木板A 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为
10N 1.5N 1.5N=3.5N 22
F f =
-=- 方向水平向右。
[4][5]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 增加到15N ,物体A 会做加速运动;但是A 、B 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 、B 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19.= = 7.5
【详解】
[1]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知道,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
F 浮1 =F 浮2 =G=mg
由于两
解析:= = 7.5
【详解】
[1]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知道,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