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侯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Cl2有毒,常用于自来水和游泳池的消毒杀菌。
已知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的类似,被称为“拟卤素”,例如(SCN)2+2NaOH===NaSCN+NaSCNO+H2O,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I->SCN->Br->Cl-。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Cl2、(SCN)2发生泄漏,均可喷洒石灰水进行处理
B.KSCN与FeCl3溶液通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Cl2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SCN-===(SCN)2+2Cl-
D.(SCN)2可以与KBr溶液发生反应:(SCN)2+2KBr===2KSCN+Br2
2.有4种有机物: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
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B.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常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D.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4.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B.由于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蔗糖变黑
C.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
D.稀H2SO4与铜不反应,但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
5.【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理科综合(二)】下图是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③均属于加成反应B.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醇溶液可除去暖瓶中的水垢D.反应④、⑤、⑥、⑦均属于取代反应
6.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通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B.硝基苯(硝酸):多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C.溴苯(漠):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
7.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
A.NH3·H2O B.NaOH C.CO2 D.HCl
的是8.25℃时,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5mLpH=1的盐酸和硫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
...A.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c(OH-)甲=c(OH-)乙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将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1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D.H2O分子的比例模型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CuS↓+2H+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11.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下列反应中,反应类型与其他反应不同的是()A.乙烯水化法制乙醇B.苯制备硝基苯
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D.油脂的皂化反应
13.【浙江省台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B.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C.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D.相同质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同
1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又能导电的是()
A.硝酸钾溶液B.液态的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钠D.金属铜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B.
C.
D.
16.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⑦
B. ②③⑤⑦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17.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明矾或FeCl3可作净水剂
C.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18.【2017天津卷】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19.室温下,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碱(AOH、BOH 和DOH)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滴定时,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入,水电离出的c(H+)始终增大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Cl-)>c(B+)>c(BOH)>c(OH-)>c(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Cl-)相等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AOH)+c(BOH)+c(DOH)=c(H+)-c(OH-)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与D2O互为同位素B.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D.甲烷和十六烷互为同系物
二、填空题
21.化合物F是一种最新合成的溶瘤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⑴D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⑵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⑶B的分子式为________。
⑷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⑸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22.Ⅰ、一定条件下,RO 3n-和氟气(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Ⅱ、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 HNO2+H2O
③N2O4+H2O HNO3+HNO2
三个反应中,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在反应①中若消耗NO 15 g,转移电子______mol。
Ⅲ、已知I x-和Cl2发生如下反应I x-+Cl2 +H2O =Cl-+IO3-+H+若KI x(I x-)与Cl2的系数之比为1∶8,则x值为_________。
23.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得到的废液中含有Fe2+、Cu2+、Fe3+和Cl﹣.为回收铜并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下面是综合利用的主要流程:
(1)FeCl3溶液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上述方框内物质A和X的化学式:A__,X__.
上述流程中有关Fe2+和Fe3+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4.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1)②组情况表明,c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2。
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A的水解程度,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_mol·L-1。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
c(Na+)-c(A-)=________mol·L-1;c(OH-)-c(HA)=________mol·L -1。
武侯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1.溴原子取代反应C15H22O 4
22.+5 ②0.5 3
23.2Fe3++Cu=2Fe2++Cu2+Fe Cl22Fe3++Fe=3Fe2+Cl2+2Fe2+=2 Cl﹣+2Fe3+
24.大于c(A-)=c(Na+)大于c(A-)>c(Na+)>c(H+)>c(OH-)10−510−5-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