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卧床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长期卧床要点
很多⼈家⾥都有长期卧床的⽼⼈,如何才能让⽼⼈们在病床上也有⼀个舒适的晚年呢?下⾯⼩编准备了⽼年⼈长期卧床要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年⼈长期卧床要点
注意三⼤安全问题
误吸。

在⽼年患者中,由于疾病的影响及器官功能的退化,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极易造成误吸。

⽼⼈如果能在床上坐起,进⾷时应取坐位,上⾝坐直,稍前倾,头颈部稍呈屈曲位,才能使⾷物更容易进⼊⾷道。

⾷物的⼤⼩、形状也很重要,我们不要给⽼⼈进⾷整个的煮鸡蛋、饺⼦、元宵等。

如⽼⼈不能坐起,应避免让⽼⼈使⽤吸管、奶瓶等进⾷饮料,因为使⽤上述物品进⾷饮料,⽼⼈不能控制每⼝量,易发⽣误吸,我们应为⽼⼈准备适合⽼⼈的勺⼦进⾷。

对于不能经⼝进⾷的⽼⼈,应考虑经⿐胃肠管⿐饲,⿐饲时应注意⿐饲液的温度、黏稠度、⿐饲量、⿐饲间隔时间。

⿐饲时将床头抬⾼30度。

放置⿐胃肠管要请专业⼈⼠操作,保证安全,要根据不同的胃管定期更换。

当出现严重的窒息、咳嗽、呕吐或⽪肤发紫等症状时,应考虑有异物吸⼊的可能。

如果在医院发⽣误吸会⽴即实⾏电动吸引,吸出液体或⾷物。

在家发⽣误吸则可进⾏如下处理:⾸先,迅速将病⼈头转向⼀侧。

其次,⽴即⽤⼿指裹以⽑⼱或布块,甚⾄⾐⾓,伸指⼊⼝,快速掏过后咽壁,感知异物的所在,即予掏除,直⾄掏净为⽌。

有病情变化者需⽴即送医院做进⼀步治疗。

坠床。

⼀般来讲,⽼⼈坠床的原因有床铺过软、⽼⼈意识不清、反应迟钝、躁动等。

床铺太软造成⽼⼈翻⾝或移动体位时,会失去重⼼⽽造成坠床。

为防⽌坠床的发⽣,我们应给⽼年⼈准备软硬适中的床铺。

意识不清、反应迟钝的⽼年⼈应加床档。

躁动的⽼年⼈除加床档外,还应给予保护性躯体约束,在⽼⼈肢体活动范围内移开⼀切危险物品,如热⽔、利器、药物等。

感染。

长期卧床的⽼⼈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弱,易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表现为⽼⼈发热、痰多、尿液浑浊、尿疼等。

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应定时开窗通风,增加营养,减少会客,尤其是不要见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的⼈。

看护者应养成接触⽼⼈前后洗⼿的习惯。

如果发现⽼⼈有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如⽼⼈有感染的症状,应在医⽣的指导下适当增加饮⽔量。

留意五点防并发症
⽼⼈常常因为⾼龄、长期患病和伤残等原因导致⽣活不能⾃理⽽卧床。

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很多伴随的并发症也会相继出现,在护理长期卧床⽼⼈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床单、⾐服。

⽼⼈卧床后所有的活动都在床上进⾏,床单的清洁⼲燥⾄关重要。

在⾐服的选择上也要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服,因为棉质⾐服柔软、易吸汗,汗多时也不会贴在⾝上,使⽼⼈感觉⽐较舒适。

翻⾝。

长期卧床的⽼⼈如不注意定时翻⾝,极易出现压疮,如不及时处理,还会引起严重的全⾝反应。

所以,能⾃⾏翻⾝的⽼⼈,⼀定要督促他们定时翻⾝(1次/1~2⼩时)。

不能⾃⾏翻⾝的,协助其翻⾝,每次翻⾝时均给予拍背。

⽪肤保护。

每天可⽤温⽔擦拭全⾝,减少汗液的刺激以及清洁脱落的⽪肤碎屑。

冬天⽪肤⼲燥,可涂以润肤的油脂类膏霜滋润⽪肤。

每次⼤⼩便后清洁肛门及⼥性会阴部,以免因⼤⼩便清理不彻底刺激此处⽪肤,致淹红或破损。

进⾷体位。

长时间卧床的⽼⼈有时经常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咳痰、呛咳等,这些都与进⾷体位不当有很⼤的关系。

所以卧床的⽼⼈条件允许时,应以坐位或半卧位进⾷,即后背⽤被⼦或靠垫、枕头等垫起,家⾥有摇床的将床头摇⾼,与床呈45度~60度⾓。

这样⽼⼈进⾷或喝⽔⽐较安全,不易出现呛咳。

饭后尽量让⽼⼈漱⼝或刷⽛。

房间通风。

每天房间内的通风换⽓也是⾮常重要的。

有些⽼⼈长期卧床后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发脾⽓、头痛等问题。

其实这些与房间内污浊的空⽓有很⼤关系。

有些⽼⼈因怕受凉⽽不敢开窗通风,造成⽼⼈的种种不适,⼜查不出异常。

所以在做好保暖⼯作的情况下,每天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可使空⽓流通,也可减少房间内细菌、病毒的存留,还会增加舒适感。

应对⼤⼩便失禁有妙招
随着⽼⼈年龄增加,⼤⼩便失禁变得越来越平常,这是因为盆⾻处肌⾁、韧带和能够使膀胱和肠道保持紧密的组织变弱,并且功能逐渐衰退。

⽼⼈⼤⼩便失禁时,家属应及时清理被粪便污染的⾐服和被褥;保
持室内的空⽓清新,消除异味,定时开窗通风,为⽼⼈创造⼀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加强⽪肤的保护,在臀下铺⼀次性尿布并及时更换,减少⽪肤刺激。

排便后及时⽤清⽔清洗肛门周围和臀部的⽪肤,并轻轻沾⼲,保持局部⽪肤⼲燥;可于肛门周围涂凡⼠林或润肤油剂加以保护。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局部⽪肤变化和排便情况,注意观察肛门周围有⽆红肿、破损或溃疡等变化。

若肛门周围发红,则涂以氧化锌软膏,以使收敛,并⽤软纸或洁净的旧布把双侧臀部隔开,避免相互摩擦,加剧创⾯的破裂。

以下措施可以预防及改善⼤⼩便失禁。

1摄取⾜够⽔分。

每天饮⽤6~8杯⽔(⼤约2公升),维持⼀定的排尿量,以加强尿道的天然抵御功能,有助预防尿道感染。

此外,减少喝酒、咖啡、浓茶及汽⽔等利尿饮品,有助改善⼩便失禁的情况。

2预防便秘。

宜多吃⽔果、蔬菜及⾼纤维⾷物,每天饮⽤适量⽔分,配合适量运动,可缓解便秘,改善因便秘引起的失禁情况。

3保持适当体重。

过胖会增加腹部压⼒,因此保持适当体重,有助预防压⼒性失禁。

4养成良好排尿习惯。

有⼩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3⼩时排尿,来训练控制膀胱的能⼒,及提⾼患者对排尿的知觉。

每次⼩便时应尽量排空膀胱的尿液。

5平时多作盆底肌⾁运动。

可加强肌⾁的收缩⼒和控制⼒,以减轻失禁。

⽼年⼈卧床的护理⽅法
1.1 ⼀般护理
卧床⽼⼈宜安置在光线充⾜的房间,保持房间内空⽓流通,每⽇空⽓净化⼆次,室内布置淡雅合理,将⽼⼈的⽇常⽤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床加床档,防⽌⽼⼈坠床。

1.2 ⼼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易产⽣抑郁、厌世的⼼理,此类⽼⼈的护理重点应加强⼼理疏导和精神安慰。

应(1)增加与⽼⼈交谈的时间;(2)采⽤触摸式护理⽅法;(3)⿎励⽼⼈⽤乐观的⼼态对待⾃⼰及⾝边的事情。

1.3 饮⾷护理
⽼⼈由于缺少活动,使肠蠕动减弱,易引起胃肠胀⽓、⾷欲不振、便秘,饮⾷上宜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软⾷和半流质,若患有糖尿病的给予⽆糖饮⾷,适量增加纤维素摄⼊,防⽌便秘,做到饮⾷规律,少⾷多餐。

1.4 康复护理
对患有⽼年性痴呆的⽼⼈,根据个⼈的⽂化层次、习惯、爱好,采取个案化康复措施,着重加强记忆、思维能⼒的训练,如每天读书、看报、写字,复述书中的内容,定时收看⽼年⼈喜欢的戏曲节⽬,对⽼⼈的近期遗忘症状的恢复有⼀定效果。

对肢体活动有障碍的⽼⼈,制定康复措施,帮助⽼⼈在床上被动运动和按摩,防⽌肌⾁萎缩。

⽼年⼈卧床防治并发症的⽅法
⽼年⼈机体抵抗⼒差,卧床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甚⾄导致死亡。

2.1 防⽌压疮?
长期卧床使⾝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肤、⽪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液的供给,导致组织缺⾎缺氧,易形成压疮,因此应保持⽼⼈床铺松软、清洁、⼲燥、⽆渣屑,每⽇2~3h协助⽼⼈翻⾝,对受压处⽪肤进⾏环⾏按摩,动作轻柔,⾻突处⽤垫圈,若⽪肤出现压疮,及时处理疮⾯,防⽌压疮进展,恶液质、癌症晚期的⽼⼈可采⽤⽓垫床。

2.2 防⽌坠积性肺炎
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以及重⼒作⽤,会引起排痰不畅甚⾄形成坠积性肺炎。

应积极指导⽼⼈做深呼吸,主动咳嗽,同时轻拍⽼⼈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根据病情更换卧位姿势,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证营养⽔分的摄⼊,防⽌痰液粘稠。

2.3 防⽌静脉⾎栓的形成
长期卧床使静脉⾎液回流减慢,⽼⼈⾎液粘滞度增加,易发⽣静脉⾎栓,尤其双下肢多见。

每天给⽼⼈按摩机体肌⾁,活动关节,以促进⾎液循环,同时⿎励⽼⼈多做⾃主运动,注意观察末梢⾎液循环,发⽣异常,及时处理。

2.4 防⽌泌尿感染
部分⽼⼈卧位时排尿不习惯,再加上膀胱肌⽆⼒,易发⽣尿滞留,继发尿路感染。

应保证⽼⼈每⽇⾜够的摄⽔量,每晚⽤温⽔擦洗会阴部,需导尿者严格按照⽆菌操作,注意观察⽼⼈有⽆尿频、尿急、尿痛
及发热症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按医嘱应⽤抗⽣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