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高中3-5第16章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高中3-5第16章第2节动量和动量
定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的内容为“动量和动量定理”,本节分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为第一课时。

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连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因此“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

它侧重于力在时刻上的累积成效,为解决力学问题开创了新途径,专门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

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差不多把握了动量概念,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靠,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明白得,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利用动量定明白得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加强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得动量的变化和冲量的定义;
2.明白得动量定理的含义和表达式,明白得其矢量性;
3.会用动量定明白得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把握动量定理的简单运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爱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通过用动量定明白得释有关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表达物理学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得动量的变化、冲量、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矢量性
教学难点:用动量定明白得释有关物理现象,针对动量定理进行简单的运算
五、教学策略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体会,主动探究,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是学生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因此要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进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我校开展的“四五四”绿色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确实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多元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本节从“鸡蛋自由下落”的情形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分析两鸡蛋着地时刻,得出一个摔破而另一个完好无损的缘故两者相呼应。

这种情形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

2.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复杂性的内容演变成简单易明白的内容。

并加以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制造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看能力,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3.在反馈拓展环节,针对蹦极、运输苹果码头的轮胎等现象进行相关讨论,同时拓展到对建筑工人爱护的问题,结合科技前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开阔学生视野。

5分钟创设情境并复习引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25分钟与学生互动交流,5分钟总结分享布置作业。

通过小组合作,生生、师生、生本互动,了解学生的把握、落实情形;通过问题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五个环节】六、教学过程
多元互动
理论探究深入新

1.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判定和运算动量
的变化?引导学生讨
论并做例1题
2.教师提出问题:
动量的变化产生
的缘故是什么?
针对学生展现进
行评判
学生讨论、交
流后当堂展现成
果:质量或速度变
化都会导致动量发
生变化。

做例1题
学生动笔推导
并在投影展现推导
过程
通过理论
推导培养学生
逻辑推理能
力,加强对动
量定理的明白
得,从而突破
本节课重点。

培养了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
力,加强了生
生交流、师生
交流。

联系学生推导过
程,引出冲量定义、矢
量性及单位
动量定理的内容
和表达式
摸索、回答老
师提问
通过老师
结合学生推导
过程给出新概
念新内容,连
接顺畅,学生
易于同意,从
而达到教学目
标。

当堂训练强化认知
展现垒球图片,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学案上例2,教师进行规范性指导。

回扣引入说明什么缘故鸡蛋摔不破?
做学案例2
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规范书写
学生通过独
立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创设
情境提出例
题,以一些感
性认识为依
靠,加强直观
性和形象性,
通过例题分析
培养学生答题
规范性,加深
对动量定理的
明白得,从而
突破教学难
点。

加强对动
量定理的明白
得,从而突破
教学难点。


合当今社会热
七、板书设计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一、动量和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2.动量变化:⊿P=P’-P
二、动量定理
1.探究动量变化的缘故
2.冲量
(1)定义式:I=Ft
(2)方向:恒力时,与F相同
(3)单位:N﹒s
3.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与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相等
(2)公式:P’-P=I合或mv’-mv=F合t
4.动量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设计评判
【四个特点】
温顺特点:通过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尽力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巡视过程中对部分学生加以指导,课堂氛围比较轻松和谐,表达了温顺的特点。

自主特点:通过小坐合作,自主探究动量变化的缘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放特点:本节课学生积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开放式题目,学生思维没有受到约束,开阔学生视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表达生命课堂开放的特点。

分享特点:通过学生交流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收成,表达了课堂分享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