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
通病防治探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但是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
各类问题,导致装配式建筑质量低下,无法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作用与优势,不利
于装配式建筑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以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对其质量通病以及
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式发展状态,国家以及相关政府更是提出了工业化发展战略指导意见。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
筑修建方式,与传统建筑修建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在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但是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类质量通病发生
概率较为频繁,因此为了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修建质量,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整体
研究,全面了解各类质量通病的产生机制,开展针对性防治,进而充分发挥装配
式建筑的作用与优势,保障大众生活质量水平。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可视化
装配式建筑的理念和传统建筑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将建筑的抽象线条设计变
成了一个一个模块化的图形,设计者利用基础图形,能十分高效地完成设计目标。

虽然一些传统的建筑也实现了可视化的设计,但是相比装配式建筑而言,缺少构
件的辅助,设计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也无法保证设计工作的效率。

装配式建筑
设计过程中,很多信息和数据都是自动生成的,利用构件的模型最终组装出建筑的模型。

1.2协调性
装配式建筑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于强化了建筑施工中的分工,在明确的分工下,不同的职能部门将会具备更高的协调性。

如预制构件一般在工厂制造,制造商就专门负责构件的质量控制,负责做好对构件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中,预制构件的施工确保工程能更好地进行量化控制,能根据构件的使用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进度,及时协调和同步各种数据信息。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
2.1预制结构件的制造水平
预制结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建筑质量,因此,对于预制结构件的质量要求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项目实际需求,对于整个结构件在生产中的每一部分都要做到高质量,严要求的进行检查。

对于大多数通病的出现与生产人员的关系密不可分。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同设计要求和建筑形式使得对于所生产的预制构件的各个标准也不统一。

而且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形状,尺寸和精度的把握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个人操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对于构建的质量在一些生产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生产时没有清晰的认知,或者由于自身在生产技术上欠缺,导致在构建的具体生产上没有进行质量上面的把控,或者是一部分人员在预制构建的质量检查上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使得对于质量的抽检没有投入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2.2挂件的运输吊装
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假如缺少维护,构件就容易损坏,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建设,对于构件的防护工作,从运输一直到现场的吊装都要做到一丝不苟,防止构件损坏。

为此,构件生产的选择需要考虑构件的运输距离,确定构件的运输时间、距离、顺序,以及考虑当地交通情况,做好对构件运输路线的规划。

对于
构件的堆放位置,并且对构件如何堆放、卸货之后怎样维护等操作标准都明确规定。

构件运输质量方面的通病包括运输中因为缺少维护导致的构件发生破损的情况,如构件出现裂缝、渗漏、残缺等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在施工现场可以专门采取措施修补。

2.3预制构件的安装
预制构件的安装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施工,防止安装质量不足从而产生影响。

在装配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和传统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要保证工人能充分遵守设计图纸进行装配和操作。

但是很多工人由于经验不足,所以施工时就会出现放线不准、标高错误的情况,导致后续施工可能也不能正常进行。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构件的吊装工作,装配式建筑更多是借助吊装机械施工,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设备本身的精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如果缺少高精度的控制,就容易造成构件碰撞损坏,或者影响安装精度。

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3.1预制构件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首先,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其次,预制构件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必须经过验收合格,符合预制构件的生产标准要求,包括钢筋、砂石、连接件与预埋件等。

主要手段是查看这些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按照标准进行性能的抽检测试、复验等步骤,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再次,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设计方案规定的尺寸、型号进行生产,并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确保施工人员对于生产参数的设置正确,操作符合规范,并且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预制构件生产操作。

3.2强调构件运输环节的标准
对于运输阶段出现的,预制构件问题则需要完善相应的运输环节,针对于从生产车间到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上述的标准进行前期考察,对于后期的场地安排及现场吊装都需要按照施工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标准。

3.3运输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构件结构发生变化,
影响构件性能,进而会威胁到装配式建筑修建效能,因此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做好
生产质量控制,还需要开展运输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以及生产单位需要根
据施工场地与生产场地距离制定运输方案,明确运输时间,合理安排运输顺序,
做好线路规划,同时还需要做好固定以及保护工作,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导致构件出现倒塌,而施工单位需要根据不同构件实际
情况合理规划场地,安装支点,开展保护作业,避免构件在放置过程中因外界因
素影响导致构件质量下降。

其次,在吊装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科学选择机械,尽
量以最大重量、最大尺寸构件为标准选择相应的机械设备开展吊装,进而保证机
械设备能符合预制构件吊装需求。

4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防治方式
4.1做好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具有主导性因素,机械设备运行效能是决定装
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内容,因此施工单位要想提高建筑修建质量,控制质量
通病出现就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单位还要制定设备维护方案,通过定期
或者不定期的方式检验设备性能,保证设备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4.2优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首先,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从构件保管、人员、机械设备等方面开展质量上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要优化人
员组织。

安排专职现场管理人员,明确其管理责任,将管理方案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同时制定考核指标,将管理人员职责完成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并
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以此来督促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施工现场
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装配式建筑开展的各阶段都存在着一些通病问题,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为此,需要针对这些通病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通病防治措施,并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致力于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远兵.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112-113.
[2]韩梅.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探讨[J].陶瓷,2021,8:123-124.
[3]杨玉莲.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质量控制与施工要点[J].工程技术研
究,2021,6(14):139-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