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少 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大 约是5%~15%。
根据我国的研究报道:儿童行为问题为8%~13%, 攻击行为占11.0%。中、小学生中有27%~32%表现出 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课件共43页
关于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 影响因素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课件共43页
一、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规律
的心理变化过程,又称心理发育。 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行为)、言语、认
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课件共43页
儿童发育的阶段性
--------------------------------------------------------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课件共43页
青少年的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
1.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2.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 3.青少年与异性的关系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课件共43页
1.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1)情感分离:与父母情感联结不如童 年时亲密。 (2)行为分离:独立意愿强烈,反对父 母的干涉、控制。 (3)概念独立:对任何事都喜欢自己分 析判断, (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现状之间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自觉 性与幼稚性的矛盾。
认知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辨证逻辑 思维逐渐发展。
性意识急剧发展。
个性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课件共43页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青春期指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 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全面成熟的时期; 目前世界各国都统一采用WHO定义,把 10一20岁者界定为青春期少年。
年龄分期
年龄范围
------------------------------------
新生儿期(出生后第一个月)
婴儿期 (第一个月到1岁)
幼儿前期(先学龄前期): 1~3岁
幼儿期(学龄前期):
3~6岁
童年期(学龄初期):
6~11岁
少年期(学龄中期):
11~14岁
青年初期(学龄后期): 14~17岁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课件共43页
二.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更新了健康的内涵,现在越来 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体表的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必须在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达到完满状态,才称得上是 真正的健康。因此可以说,儿童少年是否健康与生理、心 理以及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健康必须是身心 均衡发展的健康。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课件共43页
学龄儿童期的心理卫生问题 小学生入学的适应 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 注意开拓创造性思维 注意“情商”的培养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课件共43页
青春期(10~20岁)
狂飙期(stage of storm and stress,G.S Hall) 困难期、危机期 身心发展不平衡导致出现自我成熟感与半成熟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 交流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教养可以促 进依恋,有利于情绪和社会化发展。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课件共43页
气质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 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人格 中的先天、素质性成分。主要反应人格 中与心境、活动、节律性和能量的总体 水平有关的内容。
1 .疏远异性期:标志着人的性意识的觉醒 2.接近异性期: 性亲近阶段 3.恋爱期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课件共43页
疏远异性期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出现,男女少年都 对异性逐渐发生兴趣,但该兴趣常以相反方 式来表达。其性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性别意 识刚刚萌芽。他们发现彼此间性别的差异, 产生明显的性不安,如少女对日渐隆起的乳 房感到羞怯,少男则害怕被人看到开始长出 的阴毛。他们对两性间的接触持疏远和回避 态度,如因学习或工作需要,双方接触时感 到拘束和难为情。他们认为两性间亲近、恋 爱是可耻的。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1997年调查的1.6万
余名高中生:
70.2%
曾经吸过烟;
79.1%
曾经饮过酒;
47.1%
使用过大麻;
17.0%
使用过非法毒品;
48.4%
有过性行为。
20.5%
认真考虑过自杀;
7.7%
尝试过自杀。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课件共43页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1.学业问题 2.情绪问题 3.品德行为问题 4.顽固性不良习惯 5.青春期问题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课件共43页
2.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
青少年与父母关系暂时疏远的同时, 与同伴的相处却日益增多,亲密感日渐 增加。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最 高;愿意述说心事的对象依次是朋友、 兄弟姐妹和父母。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课件共43页
3.青少年与异性的关系
青少年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其异性伙 伴关系出现明显变化,发展过程可分三阶段。
(不成熟----成熟)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课件共43页
脑重 新生儿: 350~400g (成人的25%) 6个月 :700~800g(成人的50%) 12个月 :800~900g 24个月 :1050~1150g (成人的75%) 36个月:1200g左右 6~7岁: 1300~1350g(成人的90%) 12岁: 1400g(接近成人) 20岁: 1500g 左右(停止增长)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课件共43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性成 熟。身心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心理— 行为有许多矛盾表现:
1.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 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课件共43页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人格发展 的重要部分。
成熟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第二反抗期) 自我的分化(主体我与客体我) 自我评价逐渐成熟(独立性增强、从片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课件共43页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婴儿期和幼儿前期 特点:
动作和感知觉是心理发展的主要 内容。
动作发展和感觉知觉迅速发展,且 逐渐接近成熟;言语发展的重要阶段;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感情绪发展的重 要标志。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课件共43页
动作发展
(motor development)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课件共43页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8阶段论
名称 婴儿期 儿童早期 学前期 学龄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老年期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课件共43页
年龄 0~2岁 2~4岁 5~7岁 6~12岁 13~19岁 20~30岁 31~65岁 65岁以上
发展特点 基本的信任—不信任 自主感—羞怯、疑虑 主动感—内疚感 勤奋感—自卑感 同一感—同一感混乱 亲密感—孤独感 繁殖感—停滞感 完善感—厌倦感
感 觉 统 合 失 调 (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课件共43页
感知动作阶段的儿童,思维离不开 动作的参与,动作是思维的来源与 过程;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课件共43页
依恋(attachment)
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是与养育者间积极的情感联系。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课件共43页
幼儿期
游戏为主导活动;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 键期;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 地位,具有自我中心特点;个性倾向性 开始形成。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课件共43页
学龄期(6~12岁)
心理发展主要体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 性发展方面。
以游戏为主导转向以学习为主导;认 知能力全面发展(注意、观察、记忆 等),思维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步摆脱对父母 的依赖,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并以同 伴的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
规律:从整体到分化;
从不随意到随意;
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课件共43页
儿童感觉的发展是一个由低 级向高级,由泛化到精细的过程。 感觉的发展离不开器官器官结构 和功能的完善,也离不开客观环 境的刺激和影响。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课件共43页
感觉统合( Sensory Integration): 进 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系 统形成有效的组合(统合、整合),从 而使大脑对这些刺激信息作出准确的反 应的过程。
青春期性教育的迫切性
近20年来青少年出现明显性发育提前趋势 青春期生长突增平均提前1岁 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提前6个月 大城市幅度显著超过贫困农村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课件共43页
中学生早恋 婚前性行为普遍 少女怀孕成倍增加 卖淫嫖娼屡禁不止 青少年是性病和艾滋病流行的易感人群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课件共43页
性意识的觉醒
生理发育引发的本能--性欲 神经-内分泌作用下产生性冲动 性欲和性冲动结合,产生性爱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课件共43页
接近异性期(性亲近阶段)
此期少年男女的特征是精神兴奋程度 高,往往对异性带有幻想色彩,很少考 虑到会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情感发 展的速度较快,迅速达到炽热的阶段, 即热恋。从初恋到热恋是少年男女双方 感情逐步深化的过程。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课件共43页
女孩:
倾慕表情注意对方动作和表情
注意打扮、声调、动作
以细微关心和体贴吸引对方
或以成年人作为崇拜和模仿对象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课件共43页
男孩:
起哄,乱开玩笑, 伤害事故
女孩: 单相思、钟情妄想 狂热追星
恶作剧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课件共43页
不良的家庭、学校环境与不正确的教育方 式是儿童心理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儿童的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心理的成长 需要环境的支持,当环境对儿童成为阻碍 儿童的发展时,就可能出现异常。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属于多病因模式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课件共--------------------------------------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课件共43页
二、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发展;
认知功能从认识外部特征向认识内部本质发展;
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课件共43页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课件共43页
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智力发育正常 2 、良好的情绪 3、 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 4、 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课件共43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课件共43页
四、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生理因素 环境因素 教养因素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课件共43页
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学校、 家庭(父母教育方式、 父母自身素质 及家庭居住环境等)是造成心理行为问 题的主要原因。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课件共43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课件共43页
面到全面、从具体表现到内在品质)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课件共43页
艾里克森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面临 一个由自身的需要和所处的社会文化、 社会期望间的矛盾和冲突所决定的危机。 人格的发展过程就是危机的不断解决、 不断转化的过程。人格是自我与环境不 断相互作用的产物。顺利解决矛盾。就 能形成积极品质。有助于增强自我、适 应环境;否则将形成消极品质。削弱自 我、阻碍对环境的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