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名典《夕阳萧鼓》的艺术境界及其表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 者 , 其 弟 子 成 丰 庚 申年 即 16 是 8 0年 的 传 抄 本 ) 其 他 一 。 些 乐 谱 中 也 有 记 载 . 清 代 嘉 庆 己 卯 年 ( 8 9 ( 北 二 派 如 11) 南 秘本 琵 琶 谱 真 传 > 道 光 壬 寅 年 ( 8 2 江 苏 松 江 张 兼 山 的 , 14 )
。
( 子 敬 琵 琶 谱 抄 本 > 之 ( 阳 箫 鼓 > 曲 . 列 有 陈 中 夕 一 已 “ 风、 月、 水、 山、 嚷、 眺、 舟” 回 却 临 登 啸 晚 归 7个 小 标 题 。 李 芳 园 之 ( 阳 琵 琶 > “ 阳箫 鼓 、 蕊 散 回 风 、 山 临 却 浔 有 夕 花 关
乐 曲第 三 部 分 : 水 。 曲调 在 层 层 下 旋 后 又 回 升 . 临 出
现 了 旋 律 线 的 起 落 。 在 徐 缓 的 曲调 之 后 . 出 现 了 节 奏 疾 又
旋律, 婉优美 , 奏 流 畅多变 , 具 东方 的 诗情 画意 , 委 节 极 深 为 国 内外 听 众 珍 爱 。 中 国 古 典 吉 它 演 奏 家 殷 飚 将 此 曲 改
维普资讯
洛阳师 范学院学 报 20 0 2年 第 4期
・ 3 ・ l 5
琵 琶 名 典 《 阳箫 鼓 》 夕 的艺 术 境 界 及 其 表 达
焦 志 丽
( 南 师 范 大 学 音 乐 系 . 南新 乡 4 3 0 ) 河 河 5 0 2
( 阳 箫 鼓 >又 名 ( 阳 箫 歌 > ( 阳 琵 琶 ) ( 阳 夜 夕 夕 、浔 、浔
月 、 山 斜 阳 、 荻 秋 声 、 峡 千 寻 、 声 红 树 里 、 江 晚 临 枫 巫 笛 临 眺 、 舟 唱 晚 、 阳 影 里 一 归 舟 ” 1 个 小 标 题 。 12 渔 夕 等 0 95
琵琶此 时 运用 自 然泛 音. 出 清澈 透 亮 的 音色 。 奏
乐 句 同音 相 连 . 声 “ 奏 ” 描 绘 出 夕 阳 映 江 西 . 风 拂 涟 轻 滚 . 微 漪 , 光莹 莹. 香 缕缕, 派初 暮美好景 色。 波 花 一
鼓 > 。
入 了许 多 气 息 和 生 命 , 乐 曲表 现 的 意 境 深 远 , 人 无 限 使 引
遐想 。
乐 曲 第 一 部 分 : 风 。 随 着 引 子 部 分 阵 阵 箫 鼓 的 优 美 回 流 畅 的 旋 律 , 曲 的 主 题 出 现 , 出 第 一 动 机 :6 1 5 乐 推 6 2 J
乐 曲第 二 部 分 : 月 。 主 题 音 调 高 四 度 展 衍 , 律 向 却 旋 上 引 发 , 色 稍 显 明 亮 , 人 一 种 徐 徐 上 升 的 动 感 。 琵 琶 音 给 用 “ 轮 ” 音 乐 推 出 , 用 “ 弦 ” “ ” 加 上 旋 律 的 层 层 长 将 运 拉 、带 , 递 进 , 现 出一 幅 夜 色 朦 胧 之 中 , 轮 明 月 从 东 方 静 静 升 展 一
动 而 静 ;2 由 远 而 近 , 近 而 远 ;3 以 景 抒 情 , 寓 于 景 。 () 则 () 情
全 曲所 表 现 的 是 一 种 “ 、 、 、 ” 艺 术 境 界 。 清 高 淡 远 的 ( 阳箫 鼓 > 曲 的 引 子 部 分 是 散 板 形 式 . 奏 徐 缓 、 夕 乐 节
上 ; 岸 青 山 叠 翠 , 枝 弄 影 . 面 波 心 荡 月 . 橹 添 声 两 花 水法 有 几 个 特 征 :1 由 静 而 动 , 夕 的 () 则
之 于清代姚 燮(8 5 1 6 )今 乐考 证> 而 乐谱最 早见于 10 - 8 4 ( , 鞠士 林( 1 3 — 12 ) 传 ( 约 76 80 所 闲叙 幽音> 琶谱 ( 今所 琵 现
老 夕 阳 , 声 迎 来 圆 月 的 傍 晚 ; 们 泛 着 轻 舟 , 漾 春 江 笛 人 荡
月> ( 阳 曲 > 、浔 。这 是 一 首 著 名 的 琵 琶 传 统 大 套 文 曲, 迟 最 在 1 8世 纪 就 流 传在 江 南 一 带 。 ( 阳 箫 鼓 > 曲 名 , r 夕 的 早见
为 吉 它 独 奏 曲 ( 阳 月夜 > 而 黎 英 海 则 将 它 改 编 为 钢 琴 独 浔 ,
自 由 。琵 琶 以 “ 弹 挑 ” 独 特 指 法 . 仿 江 楼 的 鼓 声 . 弹 的 模 由 远而近 . 由弱 到 强 . 述 着 夕 阳 西 下 、 色 降 临 的 景 色 。 其 叙 暮
中休止符 延长的运 用 . 是 美 妙绝 伦 。此种 无 声 音 乐. 更 融
手 抄 本 ( 槽 集 > 琶 谱 , 绪 乙 亥 年 (8 5 吴 婉 卿 的 手 抄 擅 琵 光 17 ) 本 , 芳 园 19 李 8 5年 编 ( 北 派 十 三 套 大 曲 琵 琶 新 谱 > 入 南 收 此 曲 名 为 ( 阳 琵 琶 > 光 绪 戊 戌 年 (8 8 ( 子 敬 琵 琶 谱 浔 , 19 ) 陈 抄 本>12 ,9 9年 沈 浩 初 编 ( 正 轩 琵 琶 谱 > 名 为 ( 阳 箫 养 曲 夕
起 , 面 一片清光, 静交 融的舒心 画面 。 江 动
年, 海大 同乐会的柳尧 章 、 靓文将此 曲改为丝竹 合奏 . 上 郑
同 时 根 据 ( 琶 记 > 的 “ 江 花 朝 秋 月 夜 ” 名 为 ( 江 花 琵 中 春 更 春 月 夜 > 此 典 之 小 标 题 与李 芳 园 所 拟 有 所 不 同 , 为 “ 楼 。 是 江 钟 鼓 、 上 东 山 、 回 曲 水 、 影 层 台 、 深 云 际 、 歌 唱 月 风 花 水 渔 晚 、 澜 拍 岸 、 鸣 远 濑 . 乃 归 舟 、 声 ” 解 放 后 . 经 洄 桡 歙 尾 。 又 多 次 整 理 改 编 , 臻 完 善 。 它 那 富 有 江 南 民 间音 乐 特 点 的 更
。
( 子 敬 琵 琶 谱 抄 本 > 之 ( 阳 箫 鼓 > 曲 . 列 有 陈 中 夕 一 已 “ 风、 月、 水、 山、 嚷、 眺、 舟” 回 却 临 登 啸 晚 归 7个 小 标 题 。 李 芳 园 之 ( 阳 琵 琶 > “ 阳箫 鼓 、 蕊 散 回 风 、 山 临 却 浔 有 夕 花 关
乐 曲第 三 部 分 : 水 。 曲调 在 层 层 下 旋 后 又 回 升 . 临 出
现 了 旋 律 线 的 起 落 。 在 徐 缓 的 曲调 之 后 . 出 现 了 节 奏 疾 又
旋律, 婉优美 , 奏 流 畅多变 , 具 东方 的 诗情 画意 , 委 节 极 深 为 国 内外 听 众 珍 爱 。 中 国 古 典 吉 它 演 奏 家 殷 飚 将 此 曲 改
维普资讯
洛阳师 范学院学 报 20 0 2年 第 4期
・ 3 ・ l 5
琵 琶 名 典 《 阳箫 鼓 》 夕 的艺 术 境 界 及 其 表 达
焦 志 丽
( 南 师 范 大 学 音 乐 系 . 南新 乡 4 3 0 ) 河 河 5 0 2
( 阳 箫 鼓 >又 名 ( 阳 箫 歌 > ( 阳 琵 琶 ) ( 阳 夜 夕 夕 、浔 、浔
月 、 山 斜 阳 、 荻 秋 声 、 峡 千 寻 、 声 红 树 里 、 江 晚 临 枫 巫 笛 临 眺 、 舟 唱 晚 、 阳 影 里 一 归 舟 ” 1 个 小 标 题 。 12 渔 夕 等 0 95
琵琶此 时 运用 自 然泛 音. 出 清澈 透 亮 的 音色 。 奏
乐 句 同音 相 连 . 声 “ 奏 ” 描 绘 出 夕 阳 映 江 西 . 风 拂 涟 轻 滚 . 微 漪 , 光莹 莹. 香 缕缕, 派初 暮美好景 色。 波 花 一
鼓 > 。
入 了许 多 气 息 和 生 命 , 乐 曲表 现 的 意 境 深 远 , 人 无 限 使 引
遐想 。
乐 曲 第 一 部 分 : 风 。 随 着 引 子 部 分 阵 阵 箫 鼓 的 优 美 回 流 畅 的 旋 律 , 曲 的 主 题 出 现 , 出 第 一 动 机 :6 1 5 乐 推 6 2 J
乐 曲第 二 部 分 : 月 。 主 题 音 调 高 四 度 展 衍 , 律 向 却 旋 上 引 发 , 色 稍 显 明 亮 , 人 一 种 徐 徐 上 升 的 动 感 。 琵 琶 音 给 用 “ 轮 ” 音 乐 推 出 , 用 “ 弦 ” “ ” 加 上 旋 律 的 层 层 长 将 运 拉 、带 , 递 进 , 现 出一 幅 夜 色 朦 胧 之 中 , 轮 明 月 从 东 方 静 静 升 展 一
动 而 静 ;2 由 远 而 近 , 近 而 远 ;3 以 景 抒 情 , 寓 于 景 。 () 则 () 情
全 曲所 表 现 的 是 一 种 “ 、 、 、 ” 艺 术 境 界 。 清 高 淡 远 的 ( 阳箫 鼓 > 曲 的 引 子 部 分 是 散 板 形 式 . 奏 徐 缓 、 夕 乐 节
上 ; 岸 青 山 叠 翠 , 枝 弄 影 . 面 波 心 荡 月 . 橹 添 声 两 花 水法 有 几 个 特 征 :1 由 静 而 动 , 夕 的 () 则
之 于清代姚 燮(8 5 1 6 )今 乐考 证> 而 乐谱最 早见于 10 - 8 4 ( , 鞠士 林( 1 3 — 12 ) 传 ( 约 76 80 所 闲叙 幽音> 琶谱 ( 今所 琵 现
老 夕 阳 , 声 迎 来 圆 月 的 傍 晚 ; 们 泛 着 轻 舟 , 漾 春 江 笛 人 荡
月> ( 阳 曲 > 、浔 。这 是 一 首 著 名 的 琵 琶 传 统 大 套 文 曲, 迟 最 在 1 8世 纪 就 流 传在 江 南 一 带 。 ( 阳 箫 鼓 > 曲 名 , r 夕 的 早见
为 吉 它 独 奏 曲 ( 阳 月夜 > 而 黎 英 海 则 将 它 改 编 为 钢 琴 独 浔 ,
自 由 。琵 琶 以 “ 弹 挑 ” 独 特 指 法 . 仿 江 楼 的 鼓 声 . 弹 的 模 由 远而近 . 由弱 到 强 . 述 着 夕 阳 西 下 、 色 降 临 的 景 色 。 其 叙 暮
中休止符 延长的运 用 . 是 美 妙绝 伦 。此种 无 声 音 乐. 更 融
手 抄 本 ( 槽 集 > 琶 谱 , 绪 乙 亥 年 (8 5 吴 婉 卿 的 手 抄 擅 琵 光 17 ) 本 , 芳 园 19 李 8 5年 编 ( 北 派 十 三 套 大 曲 琵 琶 新 谱 > 入 南 收 此 曲 名 为 ( 阳 琵 琶 > 光 绪 戊 戌 年 (8 8 ( 子 敬 琵 琶 谱 浔 , 19 ) 陈 抄 本>12 ,9 9年 沈 浩 初 编 ( 正 轩 琵 琶 谱 > 名 为 ( 阳 箫 养 曲 夕
起 , 面 一片清光, 静交 融的舒心 画面 。 江 动
年, 海大 同乐会的柳尧 章 、 靓文将此 曲改为丝竹 合奏 . 上 郑
同 时 根 据 ( 琶 记 > 的 “ 江 花 朝 秋 月 夜 ” 名 为 ( 江 花 琵 中 春 更 春 月 夜 > 此 典 之 小 标 题 与李 芳 园 所 拟 有 所 不 同 , 为 “ 楼 。 是 江 钟 鼓 、 上 东 山 、 回 曲 水 、 影 层 台 、 深 云 际 、 歌 唱 月 风 花 水 渔 晚 、 澜 拍 岸 、 鸣 远 濑 . 乃 归 舟 、 声 ” 解 放 后 . 经 洄 桡 歙 尾 。 又 多 次 整 理 改 编 , 臻 完 善 。 它 那 富 有 江 南 民 间音 乐 特 点 的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