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切口手术抗菌素使用情况及分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类切口手术抗菌素使用情况及分析.doc
xx中医院1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抗菌药物是我院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国内目前抗菌药物的滥用的情况依然非常严重,给患者的医疗费用和耐药菌的发生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外科一类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标准:1)术前大于2小时用药2)术后持续使用抗菌药物大于48小时3)二联及以上的联合用药4)所选品种不符合规定者
结果:
(一)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过高
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对于预防手术部门感染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污染手术和大型手术的应用价值不言而喻。

一般认为1类切口手术原则上无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因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并不能明显降低术后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1类切口手术一般认为属于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反应,无损伤,也不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通常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时间长(大于三小时)、手术创面大时才会考虑使用。

如果患者为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以及有植入性器械等情况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潜在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但是现实是我院的1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很高,且大多患者术前、术后均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迹象,术后也未出现切口感染。

结果
(二):
预防用药时间没有掌控好
国内规范认为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能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血药浓度,预防用药最佳时间是术前0.5-2小时或在麻醉诱导开始前静脉给药,若手术时间长(大于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超过该药的2半衰期及术中失血过多(大于1500ml)时可在术
中追加1剂抗菌药物。

在整个手术期间,血液和组织中的抗菌药物必须保持有效的杀菌浓度。

结果
(三):
用药品种的选择存在问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应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葡萄球菌)。

因此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针对葡萄球菌且在骨关节中浓度高的药物,如头孢唑林钠或头孢拉定等第一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呋辛钠等第二代头孢菌素,或林可霉素类。

但是实际上多数使用的是三代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和氟喹诺酮类,属于用药不合理。

乳腺和甲状腺手术中可能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也应首选第一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较为合理,但是大多数选用的是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钠等三代头孢菌素。

其实,三代和四代的头孢菌素对格兰阳性球菌比一代、二代和青霉素类并不具优势,作为无感染指征的围手术期用药时不合理的。

结果
(四):
联合用药比率高
建议:
针对我院出现的以上情况,希望我院在针对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