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咏叹调《漫步街上》的演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9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论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咏叹调《漫步街上》的演唱分析
朱倩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缪塞塔的咏叹调《漫步街上》是作曲家普契尼最有名的作品之一的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女高音缪塞塔的最为重要的唱段。

普契尼所创作歌剧的目标不是继瓦格纳之后的“乐剧”的形式,而是意大利传统的音乐戏剧。

普契尼众多作品当中的《艺术家的生涯》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最传奇性的歌剧之一。

普契尼的歌剧作品中的咏叹调作品非常多,也很受后世瞩目,现今在比赛当中,歌剧教学当中都广为流传。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创作背景、内容、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当中缪塞塔这一形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后进行演唱,再分析探讨唱法、语言、声音色彩等方面,目的是在演唱中能够将作品把握得更好。

关键词: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漫步街上》;缪塞塔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056-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38
一、普契尼及其歌剧创作
19世纪末期,真实主义产生,真实主义歌剧取自现实生活,特别是社会底层人物,情节多情杀,强调用简洁的手法,获得深厚的戏剧性。

贾科莫·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

他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是继威尔第之后的最为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普契尼5岁开始学习音乐,后来成为卢卡教堂的风琴演奏家,并担任了唱诗班的教师,在有幸观看了朱塞佩·威尔第的经典歌剧《阿依达》之后,普契尼才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

二、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绣花女》(又名《艺术家的生涯》或者《波希米亚人》)是普契尼作曲的四幕经典歌剧,主要故事情节来自佚里卡根据法国作家亨利·缪杰创作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

普契尼毕业于著名的米兰音乐学院,他过着一种流浪贫困的生活,他的好友翁来卡瓦诺最先发现了《波西米亚人的生涯》这本小说,而且已经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音乐创作,翁来卡瓦诺不知道的是,普契尼也私下里开始了创作,并且抢先在他的朋友完成前发表,后来两位作曲家从此绝交,再无交往。

《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早期的三部杰作之一。

这部作品的旋律最为丰富,音乐的戏剧张力也是最强的。

《艺术家的生涯》的第一幕中“你那双冰凉的小手”“我的名字叫咪咪”“漫步街上”这三首最为著名,舒缓的音乐,温柔的流动,常被作为独唱曲目在音乐会上演。

《艺术家的生涯》是整个普契尼的歌剧创作中最具有普契尼风格的典型剧目,是他的成名作品。

普契尼又在剧本中又加入了以自己学生时期的回忆为原型的内容,这是一部歌颂青春的经典歌剧。

虽然《玛侬·列斯科》已经打响但是这是最早的一部能够在舞台上能站得住脚的普契尼剧目。

它的主要艺术特征相当符合普契尼的个人偏好,是对日常的生活描写,刻画得是浪漫主义小人物之间的爱情,到最后又是一个悲剧。

普契尼最拿手的题材就是这类题材。

在《艺术家的生涯》之中,普契尼本人力求完美,用栩栩如生的形象对每一个人物进行了刻画。

普契尼在对人物刻画的时候,
是非常注重技巧方面的。

他能够将人物刻画的非常细腻,他的音
乐中有一种独特的细腻的手法来传达音乐中的那种悲伤的感
觉。

他特别擅长用旋律动人的咏叹调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


他的笔下,许多小人物特别是一些柔弱女子的形象真实而且感
人,并且他也很擅于利用器乐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戏剧主题
的氛围营造了出来。

三、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缪塞塔的演唱分析
在这部歌剧中,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一个是善良真
诚的绣花女咪咪,另一个是热情奔放的少女缪塞塔。

这两个反差
很大的形象在剧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这部歌剧更加引人
入胜。

穆塞塔与咪咪虽然在性格上迥然不同,但是从本质上来
说,她们两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善良姑娘。

尽管《漫步街
上》体现了缪塞塔的放浪轻浮,但这个从表面上对一切都毫不在
意的姑娘,在关键时刻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咪咪,为了买药变卖
了自己的首饰,并把咪咪救回到鲁道夫的身边,这足以看出缪塞
塔本质上善良的一面。

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缪塞塔所呈现的形象充满悲剧
的色彩和命运,咏叹调的旋律也是优美而且非常的抒情,显得与
整首歌剧都不搭调,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不能够缺少的角
色,才能够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及戏剧本身的冲突性质,
而且这个人物也是丰富了整首歌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形
象。

穆赛塔是普契尼笔下另类的女性形象,她热情奔放而又真实
善良,她深爱穷画家马切罗,却又不想过贫穷的日子,她是一个
矛盾的统一体,作者塑造出这样的一个女性的形象,给整个歌剧
的悲剧色彩带来了一抹新鲜感。

在歌剧结尾虽然没有明确的显示出缪塞塔的悲剧结局,但
是缪塞塔的悲剧性也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缪塞塔为了与心上人
再续前缘,而唱起了这首表面轻佻放荡的《漫步街上》;在这首咏
叹调里使用了tempo rubato,节奏自由的意思。

这是普契尼作
曲所形成的一种特点,在某个音或某个字或某一句上伸展性多
一点,时值长短不定。

在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在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你那可冰冷的心》中都可以见
到,通过运用“自由节奏”,角色的内心情感就会被释放出来,强
烈的展现出来了悲剧色彩。

缪赛塔的圆舞曲也就是《漫步街上》

作者简介:朱倩(199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艺术学硕
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乐舞歌赋
5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
中“自由节奏”使用频繁,旋律充满了弹性,缪赛塔的心中对爱情
的虔诚追求就会被体现了出来;另一方面,这是普契尼对缪赛塔
悲剧性命运的暗示。

同时穆赛塔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体现除了缪塞塔的悲剧性特
点。

19世纪中上叶的法国巴黎,波旁王朝复辟,无业游民遍地。

社会贫富差距严重。

很多人没有了固定的谋生方法,特别是穷人
家的女孩子,很多被迫走上了卖淫谋生的道路。

在曲式结构上,《漫步街上》是E大调的典型的A—B—A’单
三部曲式。

这三段分别表现了缪塞塔在此时此刻的三种复杂的心情。

此曲在3/4拍子下开头给人以一个美好的流动的感受。

三拍子
的圆舞曲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物和情感埋下了伏笔。

A段音乐婉转,充满了一种自信感。

结合演唱来说,A段要
唱得陶醉一些,多一些自信抒情的感觉,全身心投入到情景中,
把自己当成一个交际花,周转于各行各色的男人之间。

这段歌曲
的旋律是欢快的,但是也要体会出缪塞塔内心那种十分痛苦无
奈的感受。

B部由E调转到A调,明显的转调使得乐曲情感的转变更
为明显。

A段的级进音程在B段的旋律中得到了保留,另外一
个上行八度以上的音阶也被加上。

另外此乐段运用了许多半拍弱起,这种节奏类似切分音,旋
律的弹性被大大的展现。

在演唱中要使情绪更加激动与得意,不
仅要唱出缪塞塔内心情绪情感的升华,还要注重音准方面的问
题,并且要唱出一种骄傲自豪的感觉。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段。

这段是表现出了缪塞
塔的那种勇往直前、豪爽豪迈、勇于爱一个人也勇于恨一个人的
特立独行的个性。

全曲被引向高潮后,干净利落地结束。

再现段
落A’是强烈的情感的宣泄,在演唱的唱法上要做到连绵地、自
如地、有跌宕起伏的感觉、音色要明亮,要唱出人物爽朗的性格。

作曲家还写了几处单倚音和双倚音,这些装饰音使得旋律轻巧,
描绘出缪塞塔迫切的想要得到大家关注的心情,烘托出强烈的
感情色彩。

在演唱时不要唱的过分拖沓,也不能过多的展现出
“随机板”“自由节奏”。

要协调演唱时的清脆灵动轻巧的声音与
弹性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因为缪塞塔这个
人物的性格特点风格等把握不好,把这首咏叹调唱得十分内敛,
中规中矩,这不符合缪塞塔人物的性格。

四、作品细节方面分析
(一)语言方面
明朝的魏良辅在其所著《曲律》中提指出了曲有三绝:字清
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

他把吐字清晰放在三绝的首
位,由此可见演唱的时候发音纯正是至关重要的。

在意大利语中
以元音结尾的单词很多,单词音节很多。

元音是必须念清楚的。

演唱这首咏叹调时,在了解过语言含义后,还要分析歌词、诵读
歌词,切忌错误的乐句的断句。

(二)演唱时处理技巧等方面
因为穆赛塔想引众人瞩目,所以在演唱时要有韧劲,有韧
性。

在头腔、胸腔和腹腔的结合下声音才能富有韧性并且有充足
的气息支撑。

高音弱起和在高音上的拖长减弱非常锻炼演唱者
的控制气息的能力。

咏叹调中多出现“渐弱”的标记,要用“吸着
唱”的感觉来对气息进行控制,音量越小,对呼吸控制的力量就
越大,而不是撒气了,放松了。

在高音区里渐弱时,应适将假声增
多。

要明知声音由强渐弱时,是声音走远了,不是声音变小了。

(三)表演方面
演唱时可以在舞台上适当走动,用表情、动作、眼神来表现
人物情感。

将自身置身与歌剧舞台故事中央。

例如用眼神挑逗,
用手划过腰身来展现身姿的优美。

这种情感一旦带入,动作自然
流露。

演唱出的情感自然就充满了一种张扬,悠然自得的情感。

五、总结
《漫步街上》这首咏叹调是选自普契尼最受人喜爱的歌剧
《艺术家的生涯》。

歌剧描写的是一群聚集在巴黎塞纳河畔左岸
的怀着远大理想抱负,崇尚艺术的年轻艺术家们的巴黎寻梦的
换了生活与爱情故事。

但是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他们的生活非常窘迫,过着可以说是“欢乐而又可怕的生活”。


契尼的音乐基调大多是这种“泪中带笑”的。

此曲可以展现主人
公缪塞塔风骚,妩媚,放肆,玩世不恭,自以为是地张扬,将她的
轻佻展现的一览无余。

但是也能看出她重感情,性格直爽泼辣。

演唱时要使用明亮华丽的声音,强弱要具有张力,要随性一点,
这样能更好的突出人物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2]朱秋华.西方音乐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94-101
[3]钱仁康.欧洲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美]约翰.阿多因.卡拉斯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讲学集[M].江
苏文艺出版社,2001.
[5]吴艳彧.意大利歌剧咏叹调赏析[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9,148
[6]李冬兰.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的艺术风格和演唱处理[J].乐府新
声,2002,3.
[7]严凤.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与曲目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
学报,2001-1.
[8]樊其光.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处理[J].中
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5,4.
[9]林静.歌剧咏叹调《漫步街上》的演唱探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
学,2009.
[10]张静.女高音咏叹调《漫步街上》的演唱探究[J].黄河之声,
2012(11).
[11][美]约翰·阿尔多因.卡拉斯的歌唱[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中
央音乐学院,1979.4-5,109.
乐舞歌赋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5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