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多重耐药菌(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假如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体现耐药
的细菌。
最近几年来多重耐药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惹起的感染复杂、难治,常延伸患者的住院时间、增添住院
花费、增添发病率、增添病死率,所以增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已成为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将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预防控制举措总结报告以下:
1警告表记的应用
1.1 警告表记分为:接触隔绝表记、飞沫隔绝表记等,应根
据耐药菌种类,选择适合的警告表记。
1.2 出现多重耐药时,责任护士应实时将多重耐药菌隔绝警
示表记粘贴在病历本上,悬挂在患者床头,提示其余医护人员进行防备。
培育阴性后,责任护士撤掉警告表记。
2患者管理
2.1 发现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感染,立刻按医院感染发散病例
报告制度的要求报告感染管理科,由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一旦发现有播散的迹象,应赶快采纳控制举措。
2.2 接到多重耐药化验单或查验科确立为多重耐药的电话后,
医生实时开具“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绝”医嘱。
2.3 多重耐药的主要流传门路为接触流传,应安排专人管理
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隔绝,详确记录。
2.4 重症患者病情重,昏倒,各样排泄物对环境及物件组成
严重污染 [1] ,隔绝是防备感染扩散的重要屏障,对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首选单间隔绝,也可将一类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集中一室管理。
2.5 无单间隔绝条件时做好床旁隔绝,不宜将多重耐药感染
或定植的患者与气管切开、有开放性伤口、深静脉置管、免疫功
能克制患者布置在同一房间。
2.6 多重耐药患者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与病
人或其四周环境(包含仪器、床栏杆等)有大面积接触时加穿隔
绝衣,隔绝衣一用一换,一致集中灭菌。
走开病人或房间时应将
防备用品脱下,出手套和隔绝衣后要用抗菌皂液洗手和 /或手消毒。
脱卸隔绝衣后,应保证衣服和皮肤不接触污染的环境表面。
2.7 病历尽量防止带入隔绝病房,若带入,需消毒后方可带出。
2.8 主管医生依据病员病情和实验室结果,判断病人系感染仍是定植;如系定植仍需采纳接触隔绝举措,严实监控;如系感
染应依据药敏结果行针对性治疗和支持治疗必需时请多学科会
诊。
3呼吸机管路管理
呼吸机管路系统消毒不完全易惹起外源性感染。
管路中的冷凝水简单惹起细菌寄植,应实时倾倒,勿使其倒流回湿化器,也
不可以灌入患者气道,不然易致使大批细菌误吸。
所以,冷凝水罐
应置于管路最低点,准时消除冷凝水。
冷凝水不行直接倾倒在地
面或垃圾桶,应当用容器采集起来消毒办理后再倾倒。
4仪器设备管理
4.1 部分仪器设备专用,如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防备
交错感染。
4.2 可复用无菌器材使用后,先用 1000mg/l 的有效氯浸泡,
再送消毒供给中心灭菌。
5环境管理
5.1 手卫生设备每个房间装备洗手设备,保证洗手干手用
品充分,每个病床旁搁置有专用的迅速手消毒剂。
5.2 增强物表、地面的洁净消毒工作。
物表、地面用10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空气用 3M 消毒机消毒,每日三次,每次 1 小时。
5.3 感染部位连续三个标本(每次间隔﹥24h )均未培育出多重耐药菌,或感染已康复,才能排除隔绝。
5.4 准备洗眼器,以备职业裸露时使用。
5.5 终末消毒患者转出后进行终末消毒,包含空气、物表、地面、用物等,经培育合格后方可收住新的患者。
5.6 拖把专用,抹布专用。
拖把、抹布用1000mg/l 含效氯消毒液浸泡30 分钟后洗净悬挂晾干。
6垃圾管理
6.1 垃圾桶加盖,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
6.2 密封荒弃物,外贴“感染性废物”表记,移交有登记。
7人员管理
7.1 手卫生管理医护人员的手为交错感染的重要流传媒介,
所以应增强手卫生,减少细菌流传。
别的应减少不用要的接触,
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按照手卫生指征,接触特别患者时戴手套、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手消毒。
7.2 尽量减少探视人员,探视时应穿隔绝衣、戴口罩帽子,
接触患者前后洗手。
7.3 医生会诊、查房、为患者体格检查等时应加穿隔绝衣。
为患者做深静脉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搁置引
流管等时均应严格恪守无菌操作规程。
7.4 做好实习深造生管理增强隔绝知识宣教,做妙手卫生
允从性的监察管理。
7.5 做好护工、洁净工管理培训护工、洁净工六步洗手法。
8抗生素合理应用
规范药物的合理使用,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采用抗生素。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
发生。
9增强实验室检测
增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以便实时发现、早
期诊疗。
经过抗衡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指导临床对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
10患者转运
采纳接触隔绝的病人,在转科时,转出科室应通知接受科室采纳相应的隔绝举措。
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