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穷而后工的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穷而后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

这里的“诗”是指诗人。

“穷”在这里,说的不是贫穷,而是处于困顿、没有出路的境遇。

“穷”,与“穷途末路”的“穷”字的意思类似。

“诗穷而后工”大致的意思是,诗人处于困顿境况,比如说遭遇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时候,往往能写出很好的诗歌作品。

其包含的意思,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里说的是,古代文人的写作规律。

在过去,各级统治者经常任人唯亲,导致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不但得不到重用,还受到歧视和冷落。

从而产生强烈的愤懑之情。

这种强烈的感情,能让他们写出反应那个时代各种风貌和不幸的好作品。

通过写自身的不幸,来反应当时时代人们的不幸。

具体说起来,一是因为诗人因为处在困顿之中,能主动审视外界的各种关系,探求社会生活的种种不公;二是这种郁闷的情绪,有助于诗人抒发内心细微且带有普遍性的情感,反而能写出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