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根》教案
9. 植物的根-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9. 植物的根-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644f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a.png)
9. 植物的根-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地下根茎和地上茎的不同。
3.观察和探究植物的根和茎的生长环境。
4.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
2.地下根茎和地上茎的不同。
三、教学难点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观察根和茎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植物根茎的样子和功能。
同时,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整合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根茎结构和功能,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践
安排学生进行植物根和茎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和测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植物的根茎结构和功能。
4.回顾
通过课堂小结和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植物根茎的知识,从而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师生互动,通过图片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利用观察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根茎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结构和功能。
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探究能力,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同时,本课还通过小结和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掌握和巩固了知识。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第9课 植物的根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第9课 植物的根青岛版(六三制)](https://img.taocdn.com/s3/m/24f8ee9cd4d8d15abf234e13.png)
第9课植物的根
学习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表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的作用。
重点难点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表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课前准备
师:放大镜、镊子、大试管、棉花生:带根的植物、直尺
学习过程:
教后记:。
科学植物的根教案5篇
![科学植物的根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05555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b.png)
科学植物的根教案5篇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出合理的分析,教案在拟订的时候,大家需要强调与时俱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植物的根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植物的根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4.植物头饰.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6.一袋泥土.活动过程: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二、土中有什么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三、土是什么颜色的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四、土的其它用途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让幼儿自由玩土.活动反思: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拔了拔小青菜,发现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很多的小朋友围过来观看.很快林俊熙发现了泥土很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小百科: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 #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被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科学植物的根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更多的植物。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31ab36360cba1aa911da21.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植物根的分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2.知道植物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3.能运用简单的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的三种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棉花、放大镜等。
学生准备:葱、菠菜、萝卜、红薯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第八课中学习了《植物的身体》。
下面大家来看这个图片,谁能把植物的每一部分说出来?生答出植物的每一部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植物的根部分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植物的根》。
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
1、认识直根和须根。
(1)师出示菠菜和葱两种植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
提示学生观察的时候可使用放大镜。
(3)学生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①直根:菠菜的根中间比较粗壮,周围比较细,这样的根叫做直根。
同时板书:(根的分类:直根。
)②课件播放直根的短片。
③须根:像葱这样各条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像一把胡须,我们称它为须根。
(板书:须根)④课件播放须根的短片。
2、依据根的特点给植物分类。
(1)提出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同学们收集到的各种植物的根。
按直根、须根给植物分类。
(2)小组观察、讨论、分类。
(3)组织小组汇报。
(4)教师补充:老师给大家搜集了部分植物的根的图片,请大家给它们分分类。
①课件出示教学短片:萝卜、水仙、青草、水稻。
指生说出根的分类。
②课件出示胡萝卜的直根逐渐膨胀长大的图片。
师提问:胡萝卜的根是什么根?师讲述:胡萝卜、萝卜的根是直根的变态,它们的主根发育得比较丰满,形状发生了变化,里面贮藏着丰富的养料,所以这样的根也叫变态根。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修改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修改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ffa70d856a561253d36fb9.png)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较深入、细致的观察探究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材料设计实验方案、会做根吸收水分的对比实验。
2、知道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3、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认真态度和热爱保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根的固定作用和吸收作用。
三、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量筒、清水、植物、植物油、棉花、滴管等。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演示材料、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和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植物,你知道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吗?(播放课件:六大器官)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想不想知道植物身体上每个部分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根》。
[板书课题:植物的根](播放课件:树根图片)(二)探究活动1、观察实验:根的固定作用(1)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植物的根对植物有什么意义?(2)出示实物草根:想不想知道真正的根是什么样子的?组长拿出材料:学生观察、汇报。
(3)理解根的资料:同学们,大自然中根的形状各式各样,大小不同,长短也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看一棵普通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有多长?(播放课件:根的资料)刚才,大家认真观察了植物的根,也了解了根的相关资料。
那么,你对植物的根想提出哪些问题呢?(4)观察视频,归纳结论:下面,老师奖励给大家一段视频,同学们喜不喜欢?(播放课件---暴风视频)狂风如此猛烈,大树为什么能稳稳地站在哪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板书:根固定(植物的身体)]同学们想一想:根除了固定植物外,还能固定什么?正因为根可以固定土壤,所以也能防止水土流失。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植物呢?小结: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播放课件:观察结论)2、对比实验:根的吸收作用(1)介绍实验材料刚才,有的同学们还提出了根有吸水作用。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d6a2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6.png)
师:花生是是不根?(让同学们进行观察),
生:它是落果,它是开花以后,花落在土壤里,结成的果实。(教师肯定同时进行表扬)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根,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
生:为了稳固的生长在土地上,为了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养分。师:它是怎样固定植物的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课程活动设计:
①、在试验田采集植物的根,认识各种各样的根。
②、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要长根。
③、针对问题进行预测,进行科学探究。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根,现在正值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学校的试验田里采集各种植物的根,观察采集来的根的形状,和不同植物的根的特点。
二、探究活动
生:有的学生采集来的草、有的拔了野生的木本植物,有的拔出玉米的根,有的挖出地瓜,有的拔出花生…….
(评:学生看似无目的活动,正是学生们喜欢大自然的表现,把课堂变成观察交流的课堂,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采集到的植物的根是什么形状的?
生:我采集的是草的根,它的根像人的胡须。(学生拿出自己采集的植物的根)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
①给学生观察采集来的植物的根,观察、感知植物根的力量,观察根的形状和根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
③拓展活动:继续研究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2、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的作用。
②利用简单器具做根有吸水作用的试验。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6fd67f9b89680202d8258b.png)
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两种植物的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等。
学生准备:准备葱、菠菜、香菜、萝卜、土豆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生活问题导入1、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校为了绿化我们的校园,打算移植一批植物幼苗,为了让幼苗更容易存活,你觉得应怎样处理?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使植物的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这样植物就不会枯死,容易存活。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为了使树从根部获得营养。
3、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本课学习目标,齐读。
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1、观察植物的特点(1)认识观察工具放大镜、镊子、直尺(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和小根的数量生,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3)部分小组代表汇报记录表的统计情况(4)点评2、植物的分类教师播放PPT,根据根的特点进行分类 (板书:1、根的分类)①须根系,如葱、水稻②直根系如:香菜、菠菜如萝卜、甘薯(变态根、贮藏根)三、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1、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根的固定作用。
板书:(2、根的作用)(1)教师过渡引入: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根的特点,那么根有什么作用呢?(2)教师播放动画:狂风吹大树,树却没有被吹倒。
学生观察、讨论,研究根的作用。
(3)教师小结: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根说课》word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根说课》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a4381fd0a79563c1e7271.png)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根说课》word教案一、说教材:《植物的根》是青岛版版科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过,认识植物身体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植物的茎和叶打下基础。
教材设计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植物的根的分类。
第二个活动是植物的根的作用。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植物,并且他们也已经种植过植物。
对于植物,他们有一定的认识,平时生活中接触得很多的是花、树、水果、蔬菜等这样一些植物的根,这节课让学生给学生分类和了解植物的根的作用,充分符合了学生的认知需求。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根的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根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记录周围认识的植物的根。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的根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多种多样而美丽。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说教法学法: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大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一、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学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主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得出自己的看法。
本课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植物的根,并且能够对植物根的特点进行描述。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说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使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和结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师:植物身体的六部分是什么?植物的六部分中在地下的是什么?师: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2e49b70066f5335b81218b.png)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根和探究跟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学具、教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等等。
学生准备1、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要求不要妄动刚栽的小树),以免影响其生长2、材料准备:葱、麦苗、菠菜、香菜、甘薯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孩子们,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知道小草埋藏在土里的是它身体的哪一部分吗?预设:根。
谈话: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大部分植物的根都是深深的扎进土壤里,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植物的根。
(出示课题)关于植物的根,你想知道哪些关于植物根的科学知识呢?预设:根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所有的根都一样吗?评价: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有研究的价值,质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根是什么样的?即根的形状是什么?可是,你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呢?预设:可以观察,用放大镜来看。
评价:观察是我们科学上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在大家的桌子上都放有多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植物,请大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交流合作,并且完成观察记录表,在开始之前请一位同学帮老师认真阅读一下温馨提示。
【设计意图】以朱自清的《春》引入本节课所学新知,导入自然流畅,学生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年级科学上册《9 植物的根》教案1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9 植物的根》教案1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ce77bcdd88d0d233d46a48.png)
《9 植物的根》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
2、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与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二、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根的作用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烧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镜直尺镊子橡皮泥等带根的大葱菠菜芫荽甘薯萝卜等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身体,谁还记得植物的身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学生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根”(板书课题)新课讲解:观察根的特点1、谁来说说你曾经见过的、印象中植物的根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尽可能的都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引导)2、教师提出观察法及要求,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工具在小组内细致的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比一比、看一看根的形状,数一数小根的数量,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书上的表格里。
3、出示幻灯片比较一下菠菜的根与大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像菠菜这样的根,中间比较粗壮,周围比较细,我们称它为直根。
教师板书(直根)直根的主要特点是主根明显比侧根粗而长,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
像大葱这样的根中间都比较细,像一把胡须,我们称它为须根。
教师板书(须根)须根的特点:根有些像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让学生画一画直根和须根,加深对直根和须根的印象。
以小组为单位,将带来的有根的植物分分类玉米、小麦、水萝卜、凤仙花、牛蒡、胡萝卜、向日葵、大蒜学生分类:直根的有凤仙花、牛蒡、水萝、胡萝卜;须根的有玉米、小麦、向日葵、大蒜。
研究根的作用。
刚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出示幻灯片,你来猜一猜,植物的根有哪些重要作用呢?紧接着老师出示:狂风吹来,大树却没有被吹倒,还能稳稳地站着,这是为什么?小朋友用力的拔小草,可是小草还是没有被拔出来,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植物的根在抓着泥土,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9 植物的根》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9 植物的根》教案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6df780b14e852459fb5711.png)
《9 植物的根》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
2、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与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二、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根的作用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烧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镜直尺镊子橡皮泥等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藕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景,解决生活问题导入谈话:有一座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绿化面积,需要从乡村移植大量的植物幼苗,为了让这些移植的树苗更容存活,你觉得应怎样处理这些植物幼苗?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看来植物的根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根”(板书课题)新课讲解:1、观察根的特点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植物的根,下面就比一比、看一看各种根的形状、数一数小根的数量,量一量根的长度,并做好观察记录。
(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根的种类不同,并比较观察直根与须根。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有些植物的根系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这种根叫做直根系(如芫荽);有些植物的根像老人的胡须,各条根的粗细差不多,这样的根叫做须根系(如葱)。
除了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根外,在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到很多根毛。
那么我们平时吃的地瓜和萝卜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呢?展示地瓜和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展现根逐渐膨大、变粗的过程。
介绍贮藏根(萝卜和地瓜上也长有许多小根,这些小根比较细小,也是一些侧根,所以它们应该属于直根类,它是一种变态根,因为根部贮藏着丰富的养料,所以也叫贮藏根。
)。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我们主要食用它的根部?(目的是增强对贮藏根的认知)2、研究根的作用。
2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2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e2280da98271fe900ef94b.png)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的根》是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活》单元的第2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体的各部分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进行较深入、细致的观察探究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活动:一是“我们来观察根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根,并根据观察记录总结出植物根的特点,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二是“研究根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根的吸水作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知道根有吸水的作用。
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拓展活动则是通过“研究植物吸水与根毛多少有没有关系”的活动指向,让学生将研究根吸水的活动持续下去。
【学生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科学的第一个单元,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科学探究经历,可以说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注重学生探究科学领域的态度的培养,通过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方法进一步了解他们所熟悉的植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认真观察植物的根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2.知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记录;2.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2.尊重实验中观察中的事实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的根的两种类型、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器材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放大镜、尺子、水槽、镊子、量筒、棉花等。
学生准备:各种带有根的植物,包括大葱和菠菜;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体验根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校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的身体,你还记得植物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吗?学生交流。
植物的根教案完整版
![植物的根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56b1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2.png)
植物的根教案完整版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植物的根的概念,全面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
2.懂得植物根的基本作用及其局部功能,掌握植物根器官的建立和发育原理。
3.加深对植物根的文化内涵的认识,理解植物根的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植物根的建立和发育原理,掌握植物根的基本作用。
3.深化理解植物根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植物根的生物学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谈谈植物的根,不知道大家对植物的根知道什么呢?
2.问答环节:让学生回答有关植物根的问题,如:植物的根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功能?
(二)讲授
1.首先,教师应该简要介绍植物根的基本概念,并引入植物根的结构图,让学生对植物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接着,教师应该详细讲解植物根的结构及功能。
强调植物根的四个基本功能:生活支撑、吸收营养成分、存储营养物质和植物体贮藏水份。
让学生更加理解植物根的重要性和作用。
3.接着,教师应该讲解植物根的建立和发育原理,指出植物根的主要建立和发育机制。
植物的根教案精选6篇
![植物的根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51f2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6.png)
植物的根教案精选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植物的根教案精选6篇老师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一份好的教案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植物的根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根》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ba5b319e8b8f67d1cb920.png)
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用简朴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有什么发现?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生答自己的发现。
(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尽可能的都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引导)二、设置疑问,大胆预测师: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的根。
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板书: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并能够举出几个例子。
2、知道根的基本功能。
3、培养探究植物的根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植物根的特殊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图片资料:移栽植物幼苗的场景;植物扎根土壤的图片;小朋友用力拔草的图片
②实物材料:葱、狗尾草、香菜、大豆、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放大镜、直尺、镊子、上窄下宽的透明玻璃瓶两个、中间有孔并且一分为二(为了便于固定放在瓶子里的植物)的瓶盖两个、橡皮泥等。
2.学生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新鲜的带根的两棵同样且大小不同的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生活问题导入。
1.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城市绿化,需要移植大量的植物幼苗栽入(出示移栽植物幼苗的场景图片),为了让这些移植的树苗更容易存活,你觉得应怎样处理这些植物幼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使植物的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这样植物就不会枯死,容易存活。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
为了使树从根部获得营养。
3.引入:看来植物的根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根”(板书课题)
二、猜想假设
1.引发学生猜想:根的作用是什么。
养花的时候需要定时给花浇水、施肥、松土等。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给花浇的
水、施的肥到哪里去了?
到植物的身体里面去了。
2.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把这些水分、养分吸收到植物身体里面去的呢?
根能吸收水分、养分。
因为我们浇花时总是把水浇在土壤里,土壤里有的就是“植物的根了”。
三、制定方案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用:对科学的探究不能只凭脑筋猜测,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
现在我们就来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根是不是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
课前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套实验材料:有带根的草、上窄下宽的透明酒瓶、盖子、橡皮泥。
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设计两种实验方法:
①在瓶子里放上一些水,把带根的凤仙花放进去,用两半盖子卡住凤仙花的茎,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一段时间后看看瓶子里的水有没有下降,如果下降了,就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注意:用橡皮泥把玻璃瓶盖有孔的地方用橡皮泥封好。
②用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放上凤仙花,另一个瓶子里不放,让这两个瓶子里的水面相平,然后看一看一段时间后会不会还相平。
四、实施探究
(一)学生分组组装实验。
指导学生把组装的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观察结果。
第二课时
(二)引导学生观察根的特点。
老师为学生准备各种植物: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工具: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对这些植物的根进行观察。
1.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从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小根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观察。
)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师总结:植物的根形态各异,小根的数量较多,那么这样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
师出示图片:
①一棵植物的根深深扎在土壤中,狂风吹来,树干依然很值。
②一个小朋友在用力拔草,身体向后仰了,但依然没有拔出来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展示交流
1、让学生观察根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玻璃瓶的水位会下降。
②有凤仙花的玻璃瓶和没有凤仙花的玻璃瓶水位不一样。
师总结植物的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2、师出示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藕,让学生辨别哪些是根,哪些不是根。
六、拓展创新
成语“根深蒂固”、“根深叶茂”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9植物的根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
吸收水分、养分
冯卯镇辘轳小学裴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