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中的第二篇,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5个字,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的艺术世界,传达出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言简意赅,其情其景耐人寻味,可以说是写景抒情中的精品文章,是学生学习写景抒情文章的典范。

二、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赏析文中写景优美的语句,掌握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写景句子的理解。

学习难点: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再加上本文文字浅显易懂,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能够自主疏通文意。

但要理解“闲人”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特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反馈展示为主。

目的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课件,学生需要课前准备跟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古文翻译工具书。

六、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亮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大家积累的描写月亮的古诗词一定很多,大家来课前热热身,精彩展示一番。

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

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多媒体展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片文章?看大屏幕上的背景简介,用自己的话概括。

大家可以猜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三)读译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要求:
①读得流畅响亮。

②读得字正腔圆。

③读得抑扬顿挫。

④读得层次分明。

具体实施如下:
A、生自由读。

B、听范读。

(多媒体)
C、抽生读。

D、生评价。

E、齐读。

2、疏通文意。

(借助课下注释和古文翻译资料,小组合作)
①、翻译课文,解释重点词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A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B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水中藻、荇交.
...于中庭
..。

D庭下如积水空明
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E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②、检查学习效果(多媒体)
(四)问题研讨深入文本
1、这篇文章运用了那几种表达方式(将课文分为三层)
2、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4、作者为什么称自己是闲人?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提升
假如现在你就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苏轼,面对天上的那轮明月,面对身边同样遭遇的朋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六)课堂小结,当堂背诵
(媒体出示)用下面两句美语结束本课。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宽广。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流程图
叙事:
写景:
抒情:
寻友
赏月
月色
松柏
闲人
排遣郁闷
热爱生活
豁达乐观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跟
月亮有关古诗词。

多媒体播放月亮图片及
问题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多媒体播放写作背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
求,播放范读的音频、
视频
多媒体播放作者
简介
学生看大屏
幕了解作者
苏轼
学生了解背
景,猜测作
者心境
教师强调朗读要求和
形式
学生多种形
式读,评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背景
了解作者和
背景,为学习
古文打基础
三、读译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争先恐后
背诵跟月亮有
关的古诗词
多媒体显示古文的重点字、句
教师强调翻译古文的方法
学生自主翻译古文
多媒体出示问题
小组内讨
论,解决后展示
深入文本,赏析描写月亮的名句,体会作者感情。

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学生精彩展示
四、问题研讨、深入文本
五、拓展提升
学生微写
作训练 教师提出问题
读译古文,多种方式朗读,小
组内合作翻译古文,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积极性
多媒体出示问题,身临其境,如何劝勉同样遭遇的朋友
多媒体显示古文的重点字、句
教师强调翻译古文的方法
学生自主翻译古文
多媒体出示问题
小组内讨
论,解决后展示
深入文本,赏析描写月亮的名句,体会作者感情。

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学生精彩展示
四、问题研讨、深入文本
五、拓展提升
学生微写
作训练 教师提出问题
读译古文,多种方式朗读,小
组内合作翻译古文,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积极性
多媒体出示问题,身临其境,如何劝勉同样遭遇的朋友
体味作者情感 活学活用,情景对话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为新课程教学展示课。

对于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诵读和积累,我用多种方法诵读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自由放声朗读、听范读,有感情朗读、生评价后再读,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特别是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朗诵很有指导意义。

在翻译课文和问题研讨时,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展示中就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进行了评价。

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微写作中与作品中人物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