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初中统考2020届物理八上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初中统考2020届物理八上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甲< ρ乙
C.V甲>V乙D.m甲=m乙
2.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 v 从 1.2f 处匀速运动到 1.9f 处(f 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 v′,则 v′>v
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太阳光传播到我们眼睛不需要时间
C.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7.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变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8.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9.吉他上的弦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D.吹奏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
11.—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
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__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物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kg/m3。
12.周末,小明约小刚逛公园,看见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 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_ 形成的像.
(3)蜻蜓在距离平静水面 1m 高处以 0.8m/s 速度水平飞行,若以其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它
的飞行速度是 _______m/s,小明和小刚他们看到蜻蜓在水中的“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
13.如图是款人验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将所拍照片与系统预先录入的人验照片通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1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m:当人脸远离镜头时,所拍照片上的人脸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4.如图所示,图中t A、t 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特定条件结合物态变化知识分析:
(1)若该物质的温度为t,且t A<t<t B,该物质处于_____态
(2)若该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I区域时,该物质要_____热。
(3)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的物态变化。
(4)若该物质温度刚达到t,且t=t A,继续短暂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不变”)。
(5)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_____区域(选填“I”、“Ⅱ”、“Ⅲ”)。
15.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记录的时间比真实的跑步时间________(多/少)________秒(保留两位小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16.一杯水唱掉一半,质量 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三、计算题
17.一个冰块的体积是5m3,(ρ冰=0.9×103kg/m3)
(1)冰完全熔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的影响),体积是多少?
(2)质量是m的水完全结成冰后,冰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18.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秒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108m/s)问:(1)月球距离地球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中使用的天平。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橫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
(3)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用量筒量出部分盐水的体积V
C.将量筒内的盐水倒入烧杯内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中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会导致所测量盐水的密度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
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光屏应在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2.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前,甲图中器材的安装应自下而上安装,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气泡的情况是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
(2)如图甲(左),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通过_____方式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而引起的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甲(右)所示。
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此时的气压可能____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________)
23.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24.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 0.02s,木块从 1 位置到 3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 cm,木块从 1 位置到 4 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___________ 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漂浮 0.9×103
12.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0 大于
13.5 变小
14.液放凝华不变Ⅲ
15.少0.29
16.变小变小不变
三、计算题
17.(1)4.5m3;(3)10:9
18.(1)4.05×108m;(2)810h;(3)4.05×108m.
四、实验题
19.零刻线处右测量时调节平衡螺母偏小把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会有水残留20.会聚 15 Ⅱ缩小照相机靠近
21.B、D 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油
22.b 降低温度 96 98 低于
23.(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24.80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