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章末综合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章末综
合测试
章末综合测试(十四)
(时刻: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
钝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缘故是( )
A .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晶体
B .玻璃是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非晶体
C .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
D .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
解析:C 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旧是非晶体,故A 、B 错误;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而体积相同情形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故呈球形,故C 正确,D 错误.
2.(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且p 甲<p 乙,则( )
A .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 .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等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C .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D .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解析:C 甲、乙两容器中的气体由于质量相等,能够看成同一气体的两个不同状态,则p 甲V 甲T 甲=p 乙V 乙T 乙
,由于p 甲<p 乙,V 甲=V 乙,因此T 甲<T 乙,C 正确. 3.(2021·江苏扬州月考)关于饱和汽和相对湿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采纳降低温度的方法
B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
C .密闭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及其饱和蒸汽,若温度升高,同时增大容器的容积,饱和汽压可能会减小
D .相对湿度过小时,人会感受空气干燥
解析:C 饱和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温度,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故C 错误.
4.(2021·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p-V图中的等温线,A、B是等温线上的两点,△OAD和△OBC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则( )
A.S1>S2B.S1=S2
C.S1<S2D.无法比较
解析:B △OBC的面积S2=1
2
BC·OC=
1
2
p B V B,同理,△OAD的面积S1=
1
2
p A V A,依照玻意
耳定律p A V A=p B V B,可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5.(2021·山东泰州期末)如图所示,布满了肥皂膜的金属框架上系有一段质量不计的棉线.现将棉线下部的肥皂膜刺破,刺破后棉线形状最接近( )
解析:B 由于蒸发觉象,液体表面的分子数目较少,从而液体表面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成效是:总想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因此若将肥皂膜的下部分用热针刺破,上部分液体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表面积缩小将细线绷紧,故出现B所示的形状.
6.(2021·重庆西北狼教育联盟月考)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
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
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
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开释,选项图中
A、B、C、D四个图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的是( )
解析:B 速度方向始终不变,A错误;加速度与力成正比,方向相同,故B正确;分子势能不可能增大到正值,故C错误;乙分子动能不可能为负值,故D错误.7.(2021·山东菏泽月考)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如图甲),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乙),那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自由膨胀过程中,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自由膨胀过程中,只要把握好隔板插入的时机,全部气体都能到达B部分
C.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后,只要时刻足够长,还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D.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后,B部分中的某些气体分子有可能再回到A部分
解析:ABC 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自由膨胀过程中也不例外,选项A错误;在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将充满所能到达的空间,即整个容器,选项B错误;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具有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因此选项C错误;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后,气体分子朝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B部分中的某些气体分子有可能再回到A部分,选项D正确.
8.(2021·江苏南京调研)某人用原子级显微镜观看高真空的空间,发
觉有一对分子A和B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如图所示,从而形成一
个“类双星”体系,同时发觉此“中心”离A分子较近,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r表示.已知当r=r0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为零,则在上述“类双星”体系中,A、B两分子间有( ) A.间距r>r0
B.间距r<r0
C.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D.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解析:AC 分子A和B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分子间引力提供向心力,故分子间
距离r >r 0;又F =mω2r ,v =ωr ,而它们的ω相同且r A <r B ,因此有m A >m B 、v A <v B .故A 、C 正确.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通过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A →
B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 .A →B 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 .B →C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 .A →B →C 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解析:BC 由题图可知,从A 到B 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A 项错误;从A 到B 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依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B 项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V =nR p
T 可知,从B 到C 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气体的温度在降低,内能在减少,C 项正确,D 项错误.
10.(2021·天津六校联考)如图所示,玻璃管A 和B 同样粗细,A 的
上端封闭,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通,两管中水银柱高度差为h ,若将B 管
慢慢地提起,则( )
A .A 管内空气柱将变长
B .A 管内空气柱将变短
C .两管内水银柱高度差将增大
D .两管内水银柱高度差将减小
解析:BC 将B 管慢慢提起,A 中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因此A 管内气柱将变短,B 项正确;而p A =p 0+p h ,因此高度差增大,故C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第11题10分,第12、13题每题各15分.有步骤运算的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或文字说明,只有结果不得分)
11.(2021·福建四地六校月考)在上海市青青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内有一个绿色能区,同学们能够在那个地点做太阳能和风能的研究性实验.某同学为了测定夏季中午单位面积上、单位时刻内获得的太阳能,制作了一个太阳能集热装置,实验器材有:(a)内壁涂黑的泡沫塑料箱一个,底面积为1 m 2;(b)盛水塑料袋一个;(c)温度计一个;(d)玻璃板一块(约1 m 2).如图所示.
假设图为一斜坡草地,太阳光垂直照耀到草地表面,请将上述实验器材按实验设计要求画在图中.
假如已知水的比热容c,被水吸取的热量Q与水的质量m、水温升高量Δt间的关系是Q=cmΔt,则为了测定中午单位面积上、单位时刻内获得的太阳能,除了需要测量m、Δt 外,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本实验会有一定误差,试写出一条产生误差的要紧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产生误差的要紧缘故:太阳能没有全部被水吸取(或水吸取的太阳能还一部分缺失等).
答案:实验图示见解析时刻T(或t)
12.(2021·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五模)如图所示,上端封闭、下
端开口内径平均的玻璃管,管长L=100 cm,其中有一段长h=15 cm
的水银柱把一部分空气封闭在管中.当管竖直放置时,封闭气柱A的长
度L A=50 cm.现把开口端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直至A端气柱长L A′=37.5
cm时为止,这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大气压强p0=75 cmHg,整个
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求槽内的水银进入管内的长度.
解析:对A部分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p A L A S=p A′L A′S(2分)
及p A=60 cmHg(2分)
解得p A′=80 cmHg(2分)
对B部分气体p B L B S=p B′L B′S(2分)
而L B=L-h-L A=35 cm,p B′=95 cmHg,
p B=p0=75 cmHg(2分)
解得L B′≈27.6 cm(2分)
Δh=L-L A′-h-L B′=19.9 cm(2分)
答案:19.9 cm
13.(2021·湖北武汉一模)如图所示,一水平旋转的薄
壁汽缸,由横截面积不同的两个圆筒连接而成,质量均为m
=1.0 kg 的活塞A 、B 用一长度为3L =30 cm 、质量不计的
轻细杆连接成整体,它们能够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且不漏气.活塞A 、B 的面积分别为S A =200 cm 2和S B =100 cm 2,汽缸内A 和B 之间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的左边及B 的右边差不多上大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为p 0=1.0×105 Pa.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 1=500 K 时,活塞处于图示位置平稳.问:
①现在汽缸内理想气体的压强多大?
②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从T 1= 500 K 缓慢降至T 2=400 K 时,活塞A 、B 向哪边移动?移动的位移多大?
解析:①设被封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轻细杆对A 和对B 的弹力为F ,对活塞A 有: p 0S A =pS A +F (2分)
对活塞B ,有:
p 0S B =pS B +F (2分)
得:p =p 0=1.0×105 Pa(1分)
②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时,活塞处于平稳状态,缸内气体压强不变,气体等压降温,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
活塞A 最多移动至两筒的连接处.设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的距离为x .对理想气体: V 1=2LS A +LS B (1分)
T 1=500 K(1分)
V 2=(2L -x )S A +(L +x )S B (2分)
T 2=400 K(1分)
S A =200 cm 2 S B =100 cm 2(1分) 由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
(2分)
解得:x =10 cm(1分) x <2L =20 cm 说明活塞A 未碰两筒的连接处.故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了10 cm.(1分) 答案:①1.0×105
Pa ②向右移10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