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题库(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题
(1)水准面:人们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内部延伸而形成的曲面叫做水准面
(2)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3) 参考椭球面:形状、大小一定且已经与大地体作了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4) 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当无法知道绝对高程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填空题
(1)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首先应作控制测量,然后才做碎部测量,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误差积累、精度分布均匀和便于分组作业控制测量:是指在测区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
碎部测量:根据比例尺要求,运用地图综合原理,利用图根控制点对地物、地貌等地形图要素的特征点,用测图仪器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用等高线、地物、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地理注记等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经度,(b) 纬度 (c)高程。
(3)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大区域测
量坐标系应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4)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从高级到低级、整体到局部和由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
(5)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
大比例尺是指1:500,1:1000,1:50001:100000,,
中比例尺是指1:10000,1:25000,1:50000,
小比例尺是指1:250000,1:500000,1:100000
(6)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以及高差测量。
高差:两点间高程之差,即终点高程减起点高程。
(7)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其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正相反,其原因是测量学上用的方位角是从北端起算、而数学上角度从X轴起算,为了不改变数学公式,则必须改变坐标轴的名称,数学上的X轴改为Y轴,Y轴改为X轴,并且象限按顺时针排列。
(8)测量的任务包括测绘与放样两方面,测绘是测量地面上的地物地貌绘制到图纸上;放样是把图上的设计测设到地面上。
(9)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基准线是垂线和法线.
(10)假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纵坐标轴可以采用磁子午线方向真子午线方向或建筑物主轴线方向.
是非判断题
(1)测量成果的处理,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 (2)在10km为半径的圆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
水准面。
(√ )
(3)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
较大,故应考虑. ( × )
(4)在小地区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影响很小,
可以忽略。
(× )
(5)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6)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
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 ×)
(7)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 )
(8)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 )
(9)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 )
单项选择题
(1)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B)
(a)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
(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
(c)把水准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面
(d)地球大地的水准面。
为正,则说明(B)
(2)如果A、B两点的高差h
AB
(a)A点比B点高;
(b)B点比A点高;
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首次假定。
(c) h
AB
(3)参考椭球面是 (C)
(a)就是总地球椭球体面,与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
(b)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为各国处理测量数据而提出的统一的地球椭球
面
(c)各国为处理本国测量数据而采用与本国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的椭
球体面。
(4)高斯投影,其平面直角坐标系(D)
(a)X轴是赤道的投影,Y轴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
(b)X轴是测区的中央经线,Y轴是垂直于X轴; (c)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
(d)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的投影
(5)大地体指的是(C)
(a)由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b)地球椭球体;
(c)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6)所谓大比例尺,即: (C) (a)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b)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小; (c)比例尺分毋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问答题
(1)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各适用于什
么情况?
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可以是任意位置,其X轴可用真子午
线方向或磁子午方向或建筑物的主轴线方向.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
投影带中央经线作为X轴,赤道的投影作为Y轴,坐标原点是在赤道上。
前者适用于小区域独立测图,后者适用于大区域,国家正规测图。
(2)什么叫"1954年北京坐表系"?什么叫”1980年大地坐标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连测苏联普尔科伐大地原点到北京某三角点所求得的大地坐标作为我国大地坐标的起算数据。
1980年大地坐标系则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原点设在陕西泾阳县永乐店境内,1978年兴建,1980年完成。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提出的地球椭球参数.1980年坐标系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75年推荐的椭球参数,确定新的大地原点,通过重新定位、定向,进行整体平差后求得的。
新系统比老系统精度高,因老系统的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差异存在着自西向东系统倾斜,最大达到65米,平均差达29米。
新系统这两个面平均差仅10米。
(3)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
即某种比例尺图上0。
1mm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称该比例尺的最大比例尺精度。
它的实用价值有两点:一是概略决定量距应准确的程度,例如1:50000比例精度为5m,1:5000比例尺精度为0.5m,后者量距精度约比前者高10倍,但考虑到其他因素,采用的量距精度还要高于比例尺第4页共55页精度。
二是根据要求图面反映地物的详细程度,确定采用何种比例尺,要反映地面长0.5m的地物,测图比例尺不能小于1:5000,通常要1:2000才能满足要求。
(4)何谓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它们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重力作用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一种基准面,即绝对高程的起算面。
(5)测量工作的实质是什么?
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定或测设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测定选定的点或地面特征点的位置,根据需要绘制成图;或把设计图上的点位测设到地面。
(6)什么叫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什么叫1956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
绝对高程是指地面某点沿其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其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
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根据1949年至1956年共七年青岛验潮站的资料,以此推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作为全国高程起算数据。
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资料,重新推算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4m,以此来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后者的精度大大高于前者。
计算题
(1)在1:2000比例尺的图上,某图形的面积为6。
5平方厘米,求实地面积为多少公顷?折合多少亩?又问该图形在1:5000比例尺的图上应表示为多少平方厘米?又问这两种比例尺的精度分别为多少?
6。
5cm2×20002=26000000cm2=2600m2=0.26公顷
0。
26公顷×15=3。
9亩
260000001。
04cm2/50002=1。
0cm24
1:2000与1`:5000 比例尺精度分别为0。
2m,0.5m
(2) 1:1000与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要求图上表示0。
5m大小的物体,测图比例尺至少要选择多大?
0.1m 0.2m0.1mm/0.5m=1:5000
1。
2。
5问答题
第二章距离测量
名词解释题
(1)直线定线: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延长线上定出若干点,以便丈量距离。
(2)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与其距离平均值的比值。
(3)定角测距:定角测距也称定角视距,上下丝之间距固定,其对应角度也固定,通过观测标尺上下丝的间距而测定距离.
(4)定基线测距:通过观测目标点上竖立标尺的固定长度或横置的横基线尺,前者测定垂直方向视差角,后者观测水平方向视差角,通过计算而求得距离。
2。
1。
2填空题
(1)钢尺丈量距离须做尺长改正,这是由于钢尺的名义长度与钢尺的实际长度不相等而引起的距离改正。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变长时,丈量距离的结果要比实际距离短。
(2)丈量距离的精度,一般是采用相对误差来衡量,这是因为误差与距离长短有关,对较长距离产生某一误差与较短距离产生同样大小误差,其精度是不同的,前者高,后者低。
(3)钢尺丈量时的距离的温度改正数的符号与测量时温度有关,而倾斜改正数的符号与两点间高差的正负无关。
(4)相位法测距是将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改化为距离和相位的关系,通过测定相位来求得距离.
(5)光电测距是通过光波或电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因准确测定时间很困难,实际上是测定调制光波往返待测距离所
产生的相位差
(6)电磁波测距的三种基本方法是:(a)脉冲测距法;(b)相位测距法;
(c)多载波测距法。
(7)光电测距仪按测程可分为:(a)短程测距仪,测程为3公里以内;(b)
中程测距仪,测程为3至15公里;(c)远程测距仪,测程为15公里以
上.
是非判断题
(1)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其数值愈小,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
(2)某钢尺经检定,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1m,现用此钢尺丈量10
个尺段距离,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0。
1m。
(× ) (3)脉冲式光电测距仪与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
直接测定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而后者是通过测
量调制光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来求出距离,前者精度要低
于后者(√ )
(4)视距测量作业要求检验视距常数K,如果K不等于100,其较差超
过1/1000,则需对测量成果加改正或按捡定后的实际K值进行计算。
(√ ) 单项选择题
(1)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A)
(a)恒为负;
(b)恒为正;
(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
(2)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A) (a)偏大; (b)偏小;
(c)无一定的规律;(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3)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的所谓“光尺”是指(D)
(a) f; (b) f/2; (c)λ; (d)λ/2。
(4)某钢尺名义长30m,经检定实际长度为29。
995m,用此钢尺丈量
10段,其结果是(A)
(a)使距离长了0.05m (b)使距离短了0。
05m (c)使距离长了0.5m (d)使距离短了0。
5m
第三章直线定向
3。
1。
1名词解释题
(1)方位角:从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水平夹角
(2)象限角:由标准方向北端或南端起量至某直线所加的锐角
(3)真子午线: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
(4)磁子午线:经过地心和磁针静止时所指示的南北方向所作的垂直平面.
(5)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的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填空题
(1)辨别罗盘仪磁针南北端的方法是缠有铜丝的一端为南端,采用此法的理由是我国地处北半球磁针北端下倾。
(3)直线定向所用的标准方向,主要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纵坐标轴方向。
(4)方位罗盘刻度盘的注记是按反时针方向增加,度数由0到
_360°,0°刻划在望远镜的_物镜_端下。
象限罗盘的刻度盘注记是由
__0°到___90°_,N字注在望远镜的__物镜__端下,E、W两字注记与_实地相反。
(5)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真北方向在_赤道___处是互相平行的,其他各处的真北方向会聚于_北极。
是非判断题
(1)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永远相差180°, 这是因为作为坐
标方位角的标准方向线是始终平行的. (√ )
(2)如果考虑到磁偏角的影响,正反方位角之差不等于180°. ( √ )
(3)磁方位角等于真方位角加磁偏角。
(×)
3.1.4单项选择题
(1)在检验罗盘仪磁针灵敏度时,用小刀吸引磁针使其摆动,每次摆
动后很快静止下来,但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则可判断为 (D) (a)磁针磁性衰弱;(b)轴尖磨损;
(c)玛瑙磨损;(d)兼有b、c两项或仅有其中一项。
(2)罗盘仪磁针南北端读数差在任何位置均为常数,这说明(B) (a)磁针有偏心;(b)磁针无偏心,但磁针弯曲;
(c)度盘刻划有系统误差; (d)磁针既有偏心又有弯曲。
(3)所谓罗盘仪罗差是(A)
(a)望远镜视准轴铅垂面与刻度盘零直径相交;
(b)望远镜视准面与零直径不重合而相互平行; (c)磁针轴线与刻度盘零直径相交;
(d)磁针轴线与零直径不重合而相互平行.
(4)两台罗盘仪测量同一条直线的方位角相差较大,且为常数,这说明
(D)
(a)其中一台磁针偏心很大; (b)其中一台磁针弯曲了;
(c)其中一台或两台视准轴误差大; (d)两台罗盘仪的罗差不同。
第四章水准测量
名词解释题
(1)视准轴:十字丝中心和物镜光心的连线
(2)水准管轴:过水准管零点的切线
(3)圆水准器轴:通过球面中点的球半径称为圆水准器轴
填空题
(1)水准仪粗平是旋转_脚螺旋使_圆水准器汽泡居中的气泡居中, 目
的是使_竖轴线铅垂,而精平是旋转_微倾螺旋使_水准管汽泡居中即符
合__,目的是使_视准轴_轴线水平。
(2)内对光望远镜的构造主要包括:(a)物镜__(b)目镜 (c)调焦螺旋
(d)_十字丝分划板.
(3)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变大,水准尺后倾会使读数变_
大_。
(4)水准测量时, 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
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与水准管轴的误差、地球曲率及折光差引起的误
差.
(5)水准仪的构造主要包括:(a) _望远镜_,(b)_水准器_,(c)基座,
(d)托板.
(6)水准测量转点的作用是_传递测点的高程,因此转点必需选在结实的
地面上,通常转点处要安放尺垫。
(7)水准仪水准管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水准管分划值,灵敏度还与水准管
的长度、水准管内壁光滑程度、液体的纯净程度、环境的温度等有关.
(8)圆水准器整平操作时,第一次调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大约处于通过圆水
准器中点垂直于该两脚螺旋连线的垂线上,第二次再调第三个脚螺旋使气
泡居中,如此反复二、三次即可完成。
(9)水准测量时,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望远镜视准轴也就水
平,因仪器构造的前提条件是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
是非判断题
(1)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
条件。
(√ )
(2)通过圆水准器的零点,作内表面圆弧的纵切线称圆水准器轴线.(×) (3)望远镜对光透镜的作用是使目标能成象在十字丝平面上. ( √)
(4)通过水准管零点所作圆弧纵切线称水准管轴. ( √ ) (5)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
(×) (6)在一个测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如果读完后视水准尺后,转到前视水准
尺时,发现圆气泡不居中,此时可以稍为调节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
接着再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器泡符合,最后读取前视读数. (×)
(7)水准管圆弧半径R愈大,则水准管分划值愈大(小),整平精度愈
低。
( ×)
单项选择题
(1)水准测量时,如用双面水准尺,观测程序采用“后—前-前—后”,其
目的主要是消除(A)
(a)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
响;(c)水准尺下沉误差的影响;(d)水准尺刻划误差的影响。
(2)水准测量过程中,当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
现符合水准气泡偏歪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D)
(a)圆水准器未检定好; (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的;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 (d)兼有(b)、(c)两种原因.
(3)在一条水准路线上采用往返观测,可以消除 (C)
(a)水准尺未竖直的误差;(b)仪器升沉的误差;
(c)水准尺升沉的误差;(d)两根水准尺零点不准确的误差。
(4)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其目的是(D) (a)消除望远镜调焦引起误差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c)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d)包含(b)与(c)两项的内容。
(5)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C) (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
(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6)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B)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7)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可知,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便可达到
(B)
(a)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b)获取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的读数;(c)通过补偿器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8)水准测量记录表中,如果∑h=∑a-∑b, 则说明下列一项是正确的。
(B)
(a)记录; (b)计算; (c)观测。
(9)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C)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4。
1.5问答题
(1)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观测目标的象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
方法:如果十字丝不够清晰,还需调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反复
调对光螺旋,使目标的象与十字丝平面重合,一边调对光螺旋,一边用眼
睛上下移动,观察目标的象与十字丝是否有错动的现象,边调边观察直至
没有错动现象为止,则视差消除了.
(3)水准仪的构造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其中
哪个条件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它是最主要的?
内对光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十字丝及调焦透镜组成。
外对光望远
镜没有调焦透镜,观测目标时靠物镜筒的伸缩来达到调焦的目的。
内对
光望远镜的优点在于密封式的,灰尘不易进入。
由于有了调焦透镜,增加
了放大倍率。
在相同放大倍率的情况下,内对光望远镜的镜筒比外对光望
远镜的镜筒短。
(4)在水准测量原理中,计算待定点高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作粗平用,管水准器是精确整平视准轴用。
有了这两套水准器,就便于测站的安置与观测.如果只有圆水准器,则视准轴不可能达到精确水平。
如果只有管水准器,由于它灵敏度高,用它来整平仪器就很费时,效率低.
第五章角度测量
名词解释题
(1)水平角:地面上两个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2)竖直角:竖直角是在竖直面内,目标方向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
(5)正镜:当眼睛看着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左侧的时候,就是盘左
(6)倒镜 :当眼睛看着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右侧的时候,就是盘右
(7)横轴误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会产生额外误差
(8)视准轴误差:视准轴与水平轴的不正交误差,在望远镜的安装过程中
容易出现这种误差,视准轴误差主要影响水平方向观测值.
(9)竖盘指标差:由于指标线偏移,当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不是恰好
等于90°或270°上,而是与90°或270°相差一个x角,称为竖盘指
标差.
5.1。
2填空题
(1)经纬仪对中误差大小与偏心距的大小成_正_比,与边长的大
小成_反比。
(2)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包括_队中_和__整平_,其目的分别
是__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铅垂线上,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3)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计算角度总是用右目标读数减左目
标读数,其原因是_水平度盘刻划注记是顺时针方向增加的.
(4)用带有度盘离合器(例如DJ6—1型)的经纬仪测量水平角,要
求起始目标对准 0°01′开始观测,对 0°01′的步骤是:
(a)转读数手轮使测微盘单指标线对准1’;
(b)转照准部使度盘双线指标夹度盘0°刻划,用微动螺旋精确
对准;
(c)度盘离合器扳下则保持度数不变,此时松开照准部瞄准目
标。
(6)竖直角观测时,无自动归零装置的经纬仪,竖盘读数之前应旋
转竖盘指标水准管的微动螺旋使其水准管气泡居中,此项操作的
目的是_使竖盘指标处于铅垂或接近铅垂的某一固定的位置. 有
自动归零装置的经纬仪,测竖角前,应将_自动归零的开关打开。
(7)水平角观测时,采用正倒镜观测主要是为了消除_视准轴_误
差和_横轴误差对观测角度的影响。
(6)使竖盘指标处于铅垂或接
近铅垂的某一固定的位置自动归零的开关
(8)微动螺旋必须使用它的中间部分,其理由是_避免使用两端部
分,以便微动螺旋可以旋进旋出
(9)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关系应满足的条件是
(a)水准管轴垂直与竖轴,
(b)视准轴垂直与横轴,
(c)横轴垂直与竖轴。
(10)水平角观测时,不同测回之间起始方向变动度盘位置,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11)我国经纬仪系列为:(a)__J0。
7___适用于__一等__测
量;(b)__J1 __适用于___二等___测量;(c)_J2__适用于_三等、
四等__测量;(d J6_适用__大比例地形测量及一般工程___测
量;(e)_J15__适用于_矿山测量及一般工程_测量;(f) J60 适
用于_简易_测量。
是非判断题
(1)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观测同一方向内不同高度
目标时,水平度盘的读数是一样的。
( √)
(2)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距离愈
大,影响愈大,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
(×)
(3)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距离有关,距离愈短,影
响愈大,且与观测的水平角度大小有关。
(×)
(4)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竖盘上的读数差就
是竖直角。
(×) (5)竖直角观测中,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盘左、盘右两半测回竖直角
影响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
(6)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该两方向线
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 ) (7)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当方向数多于三个时,每半测回
均应为零。
(√ )
(8)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均要求经纬仪竖轴必需竖直。
(√ ) (9)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
均值的方法消除。
(× ) (10)望远镜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十字丝交点位置不
正确所造成。
(√ ) 单项选择题
(1)经纬仪视准轴检校的目的是: (A)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十字丝纵丝垂直横轴; (c)使视准轴垂直仪器竖轴;(d)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2)经纬仪十字丝环检校的目的是 (D) (a)使纵丝铅垂;(b)使横丝水平;
(c)使纵丝垂直于视准轴; (d)使纵丝垂直于横轴。
(3)经纬仪望远镜、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B)
(a)望远镜转动,指标也跟着动,竖盘不动;
(b)望远镜转动,竖盘跟着动,指标不动;
(c)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跟着动;
(d)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不动.
(4)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水平方向某一目标所得的读数差,理论上应为
180°,如果每次读数差不为180°,且为常数,其原因主要是 (B)
(a)横轴误差大; (b)视准轴误差大;
(c)度盘带动误差; (d)竖盘指标差大.
(5)水平角观测时,为了克服微动螺旋弹簧疲劳迟滞现象,观测时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