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在认识活动时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整体,在头 脑中构建和组织一种格式塔(完形:是事物的式样和关系的 认知),对事物情景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理解,
13
而不是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简单的集合。
4/5/2020
二、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提出的。托尔曼是一位新行为主义者,但他是一位受格式塔学说 影响的行为主义者,经常用动物的动机、认识、预期、意向和目的来描 述动物的行为,他关心行为理论如何同诸如知识、思维、计划、推理、
19
4/5/2020
1.动作性表征(Enactive-Representation又称表演式 再现表象)
指个体通过直接作用于周围的环境来认识和再现世界的方式。 布鲁纳认为,3岁以下的幼儿处于一种依赖自身的动作去认识和 把握事物、再现事物表象的时期。这一时期个体认知发展的主 要形式是动作表征,儿童通过动作(如爬、走路、玩玩具等方 式)学会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特性,最终形成一种与刺激反应 建立联结的认知结构,即“从动作中认知”.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4/5/2020
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结构是指事物之间有意义的联系。
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他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处:
(1) 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 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受皮亚杰、维果斯基、格式塔学派和托尔曼等人 的影响,从哲学的角度看,受皮尔斯、詹姆斯和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尤其是杜威的影响。1960年出版《教学过程》。
16
4/5/2020
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一)学习即形成认知结构
人类世界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人们是根据类别或分类 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或者是借助已有的类别来处理信息或者是由外来信息形成 新的类别。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系统。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就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学习 者要把同类的事物联系起来,赋予它们意义,并把它们连 结成一定的结构。
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学习要提供必要的信息
18
4/5/2020
(二)知识表征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个体直接对刺激进行反应,而
是首先将环境中的事物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这就是认知表 征。。 他指出,人类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形成表征系统并最终增长 智慧的过程。个体的表征能力随年龄而发展,表现为三种不 同的认知表征形式。
4
4/5/2020
第一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一般而言,早起的认知学习理论多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格式塔 学派的顿悟学习理论和托尔曼的符号---目的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格式塔是德语译音,可被翻译成“形式”、“形态”等,指“动态的整
体”。格式塔学派又名完形学派,1912年产生于德国,由德国心理学 家韦特海默创立,代表人物主要有苛勒、考夫卡等。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将心理学还原为基本元素,或是还原为刺激 -反应联结的观点,认为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而不是知觉表象的简 单集合。
认知结构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coding-system),是一系列相互
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籍以加工 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17
4/5/2020
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作出层次性的 结构安排,概括性水平较高的类别处于高层,而比较具体 的类别处于低层。如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橘子
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些 符号既不是直接的事物,也不必是现实世界的映象,而可以是抽象的、 间接性的和任意性的。借助于这些抽象的符号,个体可以通过抽象思 维去推理、解释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 段的后期及其以后的年代。
22
三、学习与教学基本原则
对人类而言,动作表征具有高度的操作性.是个体获得知识的基 础.虽然动作表征出现在幼年时期,但一生都可以沿用.如上体育 课时、教师纵让学生按照示范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此时,动作表征就是个体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
20
4/5/2020
பைடு நூலகம்.映象性表征(Iconic-Representation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
2、“叠箱问题”实验
香蕉挂在笼子的顶棚,笼内有几个箱子,黑猩猩站在任何一个木箱上都
够不着香蕉。
7
4/5/2020
苛勒发现,黑猩猩在目的受阻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时,并不 像桑代克指出的要经过盲目的尝试和重复错误的练习过程,而 是通过对环境中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重新组织后出现的顿 悟。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地顿悟过程,其关键是个体对整个 情境中各刺激间关系的理解。
4/5/2020
教育心理学
主讲: 柴华丽 江苏教育学院
1
4/5/2020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2
4/5/2020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 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是个体 面对问题情境时通过认识、辨别、理解等内部活动获得新知识, 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遇到问题时,个体通过审视相关条件,理解了整个情境中各 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而且这种顿悟得到的经 验一经发现和掌握,以后在类似情境出现时仍会被应用。
8
4/5/2020
(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运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 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顿悟虽然常常出现在若干尝试与错 误的学习之后,但不是桑代克所说的那种盲目的、胡乱的冲撞,而是在做出 外显反应之前,在头脑中要进行一番类似于“验证假设”的思索。动物解决 问题的过程似乎是在提出一些假说,然后检验一些假设,并抛弃一些错误的 假说。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 会出现。
儿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他们能 记住过去发生的事件,并能借助想象力来预见可能再发生的事情。凭借 关于事物的心理表象,儿童可以脱离开具体的实物来进行一定的心理运 算。映象性表征方式是认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开始,这大致相当于皮亚杰 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
21
3.符号性表征(Symbolic-Representation又称象征性再现 表象)
学习是个体的自发行为,外界环境只提供潜在刺激,学习是否 发生取决于内部的心理结构。
在教学中,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条件,重视学 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扩展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促进。
3
4/5/2020
认知派的代表性学说: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然而,格式塔学习理论将顿悟学习与试误学习完全对立,过分 强调顿悟而否定尝试错误的方式,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实 际上,在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顿悟和尝试错误这两种 过程往往是交替表现的。
11
4/5/2020
知觉与感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
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 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 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14
4/5/2020
符号学习理论 1、学习时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认知地图)。 学习的过程是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头脑中的预期不断进行
尝试,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3、在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 需要系统(生理需要和内驱力)、行为空间(对客体的地点、距离和方
5
4/5/2020
在对黑猩猩的学习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格式塔理论家指出,学习时一种 知觉重组的顿悟学习,即通过积极主动的知觉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 致的新完形或将一个完形改变为另一完形的过程。 顿悟学习不是简单的依靠重复练习建立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个体理解 整个情境中各刺激间的关系后对问题的突然解决,学习的结果是通过知 觉重组的过程形成的心理完形。
目的、意向等概念相联系,他的理论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行为主义、 符号完形学说或与预期说。
学习认知-目的说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直接的联 结,而是存在一种中间变量。学习的结果也不是对一种刺激的反应,而 是形成认知地图,获得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是符号 学习理论。
1930年他以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位置学习实验)实验证明他的理论。
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属于下位学习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
。 象的心理过程。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在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体系中,学习意味着要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 性要素,同时识别要素间的联系及其内在结构。
格式塔理论强调学习的整体观,认为学习并不是把以往所有无意义的 事件进行任意的联结,而是在认清事物的内在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 将一种完形改变成另一种完形或塑造新完形的过程。
6
(一)经典实验
4/5/2020
1913年至1917年四年间,苛勒在南非坦那瑞菲岛上,以大猩猩为被 试做了大量的学习实验。通过给黑猩猩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观察其在 解决问题时的表现,苛勒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下面是他做过的两个经 典实验
1、“接杆问题”实验
苛勒将饥饿的黑猩猩关在笼子里,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面放有几根 长短不同的竹棒,用其中的任何一根都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他发现 当黑猩猩拿棒子取香蕉却够不着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尝试错误的行 为,在几次尝试用单个竹竿取香蕉失败后,一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突 然显露出领悟的样子,将两根竹竿接在一起取到了香蕉。
因此学习通常表现为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有结 构的状态,这就是知觉重组的过程。个体学到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 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不能对问题及其情境做出正确清晰的识别, 鉴别不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仍处在无组织、未 分化饿状态,即使有多次重复的练习,也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 知觉重组是学的核心。
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
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是一 种顿悟过程,需要有理解、领会与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参与,并且它是一种突 现、速变、飞跃的过程。

9
4/5/2020
2、 学习 的实质是一种知觉(认知)的重组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
10
4/5/2020
(三)对格式塔学习理论评价
格式塔学习理论是针对桑代克和行为主义观点的局限性提出的 ,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其简单化、机械化的错误,同时选用灵 长类动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更接近于人类学习的实质。其有 关学习的顿悟说即对迁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对知觉经验、 组织作用、情境过程的强调,体现了学习的整体观,不仅时认 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同时促进了认知理论的发展。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
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
结果;
12
4/5/2020
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 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 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 全面。显微镜下边的血样,只要不是色盲,无论谁看都是红 色的;但医生还能看出里边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没 有医学知识的人就看不出来。
向的感知)
15
4/5/2020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J.S.Bruner,1915-)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享 有盛誉的学者。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知觉与思 维方面的认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教学理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 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 认知-发现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