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饲养最佳环境条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鹌鹑饲养最佳环境条件
(一)温度
温度对产蛋量、蛋重、蛋壳品质、种蛋受精率和饲料转化率都有较大的影响,保持鹑舍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产蛋率和饲料效率的必备条件。

鹌鹑喜温暖,怕寒冷。

舍内的适宜温度为17—28℃,最佳产蛋温度为24-26℃。

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温。

如果温度低于15℃时,产蛋率下降;温度低于10℃时,则停止产蛋,有时出现脱毛甚至死亡。

鹌鹑对高温(35—36℃)耐受力强,高温对产蛋影响不大。

但高温持续时间长,也会使产蛋率下降。

鹁舍内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靠改变通风量来实现的,在保温性能良好、高密度饲养的鹑舍内,在春秋两季一般可以达到适宜的产蛋温度,但冬季气温低,应尽量减少通风量,注意防寒保温;而夏季要尽量加大通风量,注意防暑降温。

(二)光照
产蛋期光照原则为:光照时间要逐渐增加,直至保持恒定,切忌缩短;光照强度不能减弱;光照制度一旦应用,千万不能变动,如时长时短、时早时晚、时强时弱、时明时暗、昼夜通明等;开关灯最好用电阻器控制,使灯光由弱渐强,由强渐弱。

鹑舍内光照一定要均匀。

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早晨补光,或早晚各补1次光。

产蛋期内应保持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照度5—10勒,光色以白色、红色为宜。

所以,要适时开灯、定时开灯。

(三)相对湿度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产蛋鹑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在40%-72%的范围内,鹑都可正常产蛋。

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不会太高,通风不良的鹑舍内相对湿度就会超标。

如果相对湿度超过72%,鹑的羽毛潮湿污秽,易发关节炎。

相对湿度低于40%时,鹑羽毛零乱,空气尘埃飞扬,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在相对湿度太低的情况下,会引起鹑脱水。

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鹑的影响与温度共同发生作用。

在生产上,特别要防止几种极端情况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湿等
高温高湿环境对产蛋鹑影响最大。

它可使鹑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加大,产蛋量降低,而且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鹁群疾病发生率增加:
在低温高湿环境中,潮湿环境使鹑羽毛湿度加大,又增加了散热量,鹑体受凉,易患感冒,而且耗料量加大,产蛋率下降。

(四)通风
鹑舍通风的目的是排除有害气体,交换新鲜空气,降低温度,调节相对湿度。

舍内鹑群的呼吸、排泄以及粪便、垫料、饲料等的分解产生一些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容易麻痹或损害呼吸道粘膜,使鹑的抗病力降低,产蛋量减少。

一般由人来感觉,当人进入鹑舍内不感到呛鼻、刺眼流泪、无过分臭味寸,可认为空气新鲜:鹑舍舍的通风要根据饲养密度、气候、舍内空气圬浊程度适当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气流为0.04米3/(只,分)较适宜。

(五)密度
饲养产蛋鹑密度不能过大,太大会影响正常的釆食,容易引起恶癖。

在笼养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20—30只。

总之,环境因素对蛋鹌鹑产蛋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尽量给予鹑适宜的环境条件,使鹑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