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导引》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评论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新闻评论的性质,理解新闻评论的特征。
2、掌握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等几种新闻问题的特征。
3、学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选题、立意,掌握几种新闻评论的结构及其写作上的基本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新闻评论中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选题、立意,写作新闻评论。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新闻评论知识介绍
一、了解新闻评论的有关知识
1、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发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发布的各种评论的总称。
2、新闻评论的类型: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者按、思想评论等。
3、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它是旧社会当前或新近发生的事实或社会中的问题进行评论,所以要讲究时效性,常常以新闻是教案为由头,以事实和道理为依托展开思想,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2)新闻评论具有信息性,包括评论你所产波的食物自在信息,评论所揭示的食物本质信息,评论所传达的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反馈一定的受众信息。
(3)新闻评论具有现实性,评论应从社会现实出发,起到正确、健康的现实导向作用。
(4)新闻评论具有政论性,它直接反映评论主体的宣传意图、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因此,必须阐明立场,表明观点,明确政治方向。
(5)新闻评论具有群众性,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掌握界限和是非标准,力戒片面和绝对化。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时效性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特性,说理性是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
新闻的力量是事实,评论的力量是道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理是评论的生命。
4、新闻评论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区别:
(1)从内容上讲,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属性,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解释事实所蕴含的意义,阐明评论者的观点以及意图。
(2)从目的上讲,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评论则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到提升,重在向受众讲明道理。
(3)从表达方式上激昂,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讲清事实要素,要有真实性。
新闻则以议论为主,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附:新闻评论写作资料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一、论题从哪里来
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问题。
为此,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二、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立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
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a针砭时弊,对症下药;b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c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
a论题的新颖;b见解的独到;c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d选取新的立论角度;e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
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
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
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a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b论据和引语的准确;c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d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
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立论的前瞻性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
这是因为:
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
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闻评论的标题
一、评论标题的主要(重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
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
2、昭示中心论点。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3、表明作者的态度。
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吸引受众注意。
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二、评论标题的要求(评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标题的各种功能,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
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
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3、言简意赅。
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
4、生动引人。
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
a 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
b 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
c 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这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实践表明,新闻评论的说理和论述唯有体现论据和论点的统一,才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2、虚和实的结合。
在评论写作中,虚和实是矛盾的统一。
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人们常说的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3、破和立的结合。
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
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破立统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需立中寓破;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严肃和生动结合是一条不容忽视的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
作为严肃的文体,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
所以在论述时特别要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评论的结构方式(分析一篇评论的结构方式)
1 归纳式结构。
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
2 演绎式结构。
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
3 并列式结构。
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
4递进式结构。
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
二、评论的开头的要求与形式(评析)
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
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三、评论的结尾的要求与形式
1、评论的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2、结尾的形式:①呼应开头;②作出结论;③提出呼吁;④引发思考;⑤举一反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导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人们一直在
追求社会的和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国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篇新闻评论是属于哪一中类型的?社论。
二、了解有关社论的知识
1、社论的定义,一般认为社论是代表报社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发表的重要的评论。
2、社论有两个特性:一是重要性,二是权威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社论发表的背景:略
2、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论述了几方面的内容。
全文可分四部分:
一、(1)简要介绍专题研讨班的情况和阐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缘由。
二、(2~3)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三、(4)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四(5~6)论述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研讨探究:
这篇社论从那些方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答:主要从两方面:(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这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
这是党控股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这篇社论在表达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信心”时,从哪些方面论证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
答:是从思想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精神素质等方面论证的。
4、体会这篇社论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答:可概括为:精悍有力,朴实准确。
四、现在我们对社论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了,那么如果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1)首先要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尖锐的主题思想。
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生活中最紧要的最迫切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发言,注意从群众、读着最关心的问题发言。
(2)其次,要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论证,深入透彻地讲明道理,让读者心悦诚服。
(3)再次,要树立正确的文风,力求把社论写得短而精致、朴素感人。
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导入:神舟-5飞船2021年10月15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夙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但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并没有因此而停步,2021年10月12~1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再一次圆满成功。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就是有关讲话精神的一篇文章。
二、关于评论员文章的介绍
1、评论员文章是代表编辑部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某个重要问题或重要事件发表评论的文章。
2、评论员文章与社论的比较:社论常常针对重大的、典型的事件或问题发言,而评论员文章的选题则更广泛、具体。
社论可以独立发表,对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而评论员文章常常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发表的,依附性更为明显。
3、评论员文章可分为: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让学生概括大概内容。
2、讨论:这篇评论几种阐释了“载人航天精神”,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答:这篇评论在开头两段简要提出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之后,接着连续用四个段落用排比的手法分别阐述载人航天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这样既承接开头引出的观点,又在中间爱你充分展开阐述,形成了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绵绵不绝之势,因此产生了一种一气呵成的效果。
3、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与表达“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在发展载人航天飞行事业的过程中,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这一精神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篇评论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赞扬载人航天飞行精神,体系那一种自豪感,更能激发读者杭氧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探讨研究:
资料:中国人上太空之细数神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21射升空,11月21日返回,飞行1天。
“神舟”一号是不载人的试验性飞船。
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飞船搭载一些农作物种子,包括各10克左右的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萝卜等品种以及甘草、板蓝等中药材。
此外,还搭载了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开发的Monacu生物活性菌株。
“神舟”二号
2021年1月10日发射升空,1月16日返回,飞行7天。
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实验: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包括提取乌龟的心脏细胞,观察太空环境对心脏细胞的影响,进而探索生命的奥秘。
其他搭载物还有鱼星藻、螺旋藻等各种藻类和灵芝大肠杆菌等菌类
“神舟”三号
2021年3月25日发射升空,4月1日返回,耗时6天零18个小时。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模拟人”,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未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
飞船改进和完善了包括伞系统在内的一系列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实验:“神舟”三号搭载物有鸡蛋空间孵化箱、天曲母菌,还有4个细胞样品,其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进行生物药物研发,包括治疗艾滋病药物。
“神舟”四号
2021年12月30日发射升空,1月5日返回,耗时6天零18小时。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解决了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运载火箭和飞船完善了航天员逃逸救生功能。
实验:进行了包括曾被广泛关注的细胞“太空婚礼”——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项空间细胞融合试验,为空间制药和培育生物新品种探索新的方法。
其他搭载物还包括蔬菜、花卉种子和树苗等,如专为西部开发和北京周边绿化而搭载的杨树苗和红豆杉苗。
“神舟”五号
2021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定于10月16日返回,飞行21小时。
飞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生系统,从起飞到着陆都精心设计了救生方案。
“
实验:舱内未安放任何科学实验仪器,旨在保障航天员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安全。
航天员一日三餐甚至包括鱼香肉丝等有中国特色的食物。
飞船还搭载总计1000克花卉、蔬菜、水果种子,利用空间技术手段促进改良遗传。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1月被正式批准,拟定将发射6艘飞船,即“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并实现飞船的安全载人和返回。
讨论: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工程?
参考:(1)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资源。
(2)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载人航天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4)载人航天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小举措需要大勇气
一、导入:从2021年6月1号,国家规定收取塑料袋使用费,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明确国家这样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倡环保。
国家这样的规定只是一个小举措,但是要真正的实行起来确是需要大勇气的。
二、关于述评新闻的介绍、
1、什么是述评
述评又称记者术语或新闻术语。
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2、述评与新闻综述的区别
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评论。
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
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
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3、述评的优势
(1)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
(2)述评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
(3)评述结合,更符合人们阅读和视听的需要。
4、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5、述评的类型
从述评的内容来看,分为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6、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分析述评写作特点)
论题新颖,选材精当;即事明理,注重分析;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三、分小组讨论研究:
课后练习
1、关于禁用塑料袋的问题,人们已经有过很多的议论,这篇文章选择拉萨市就能用塑料袋的
信息来引发评论,这有什么好处?
2、读了这篇评论,是否感到它“小题大做”?为什么?
3、新闻评论要注意下哦国内日常生活中不引人注意的现象入手,在平凡之中见真谛。
尝试评
论你身边人们习以为常的“平凡事”,看啊可能能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4、在文章中找出“述”、“评”,体会述评新闻的特点。
四、堂上练习
阅读泛读课文《“咬文嚼字”不是小题大做》和《节约,超越自身利益》
分组完成课后的思考·探究。
“小平您好!”
一、专栏评论的介绍
1、什么是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2、专栏评论的特点
专栏评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群言性。
以个人身份发表见解,自由活泼,畅所欲言;语气上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2)稳定性。
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趋于稳定。
(3)时代感。
一是重视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思想问题发表意见;二是善于敏锐发现并抓住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变化、新矛盾、新精神及时发表评论。
3、专栏评论的类型
(1)按形式品种来分,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2)就作者组成来分,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4、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新闻性是本质的基本的特性。
5、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论坛评论以个人名义自由撰稿,发表己见,在写作上形成了它的若干优势和要求。
(1)在人称上,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
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议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
作为思想性导向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升华人们的认识。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异型探讨和商榷。
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6、什么是经济漫谈
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7、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
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二、阅读《“小平您好!”》专栏评论,了解专栏评论的特点。
1、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讨论思考探究。
3、专栏评论有赞扬式评论,有针砭式评论,有理论式评论,有建议式评论。
大家认真阅读体会,这篇是属于哪一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