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休眠卵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储存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储存条件对轮虫休眠卵的萌发 力有较大的影响.
4. 孵化条件的影响
孵化条件包括:温度,光照,盐度, 孵化介质。
3.4 休眠卵研究的意义
休眠卵的萌发对轮虫来讲是一个重要事 件,因为萌发决定着重组导致的基因变 异是否能被表达出来。
四、研究展望
轮虫的休眠卵在生产上或水环境的生物监 测上都有重要用途。 目前对于影响轮虫休眠卵的形成和萌发方 面的研究已报道很多,但在休眠卵的萌发 策略方面还没有具体研究,由于种子具有 休眠现象,并且许多学者研究了某些种子 的萌发策略,所以可以参考种子萌发来研 究轮虫休眠卵萌发。
5. 盐度对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盐度是影响咸水性轮虫种类休眠卵形成的重 要外源性因子。Lubzens et al.(1980)发现 褶皱臂尾轮虫在100%海水中即使种群密度 超过40个雌体/ml也不产生混交雌体, 但当转 移至50%或25%海水中时会产生较高比率的 混交雌体。
三、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及影响 因素
3.3 影响轮虫休眠卵萌发的因素
1 . 内部因素的影响
轮虫休眠卵的萌发率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 Hagiwara(1990)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褶皱臂尾 轮虫休眠卵的萌发率显著低于自然条件下休眠卵 的萌发率,这是由于实验 形成条件的影响
由于休眠卵形成时需要大量的营养, 所以休眠卵形成时母体的生理状况、 环境条件对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力具有 较大的影响。
轮虫休眠卵的形成需经以下几个步骤: 随着轮虫孤雌生殖的进行,由非混交雌体产生混 交雌体; 混交雌体产生雄轮虫; 雄轮虫与混交雌体交配、受精; 受精后的混交雌体产生休眠卵。
2.3 影响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因素
1. 遗传因素对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Gilbet(1974) 研究表明,轮虫的有性生殖在一定 程度上由遗传控制。
一、前言
轮虫休眠卵是单巢目轮虫在不利生态 条件下形成的滞育结构,是轮虫有性 生殖的产物,对轮虫抵御不良环境及 保种、繁衍和散布都有重要意义。
二、轮虫休眠卵的形态、形成 及影响因素
2.1 轮虫休眠卵的形态
轮虫休眠卵呈卵圆形、球形,外被一层厚厚的深色 硬壳,壳上具有花纹和刺。
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
2.2 轮虫休眠卵的形成
2. 母体年龄对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多数研究表明,轮虫母体的年龄与混交雌体的产 生呈负相关。
3. 温度对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温度对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常因轮虫种类及其 品系的不同而异。萼花臂尾轮虫高温较低温时休 眠卵产生得早。
4.食物质量对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食物的质量是影响轮虫休眠卵形成的重要因素。 杨家新等(1998)以不同藻类为食物培养萼花臂尾 轮虫,发现后代中混交雌体的百分率依次降低。
轮虫休眠卵田茂金主要内容一轮虫休眠卵简介二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及影响因素三研究轮虫休眠卵的意义四如何提高轮虫休眠卵的萌发率一轮虫休眠卵?轮虫休眠卵是轮虫在不利生态条件下形成的滞育结构是轮虫有性生殖的产物对轮虫抵御不良环境及保种繁衍和散布都有重要意义
轮虫休眠卵的研究
主要内容
一、前言
二、轮虫休眠卵的形态、形成及影响因素 三、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及影响因素 四、研究展望
3.1 轮虫休眠卵的萌发
定义: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刺激下外滞育期终止, 胚胎重新启动发育并最终破膜而出的过程。 轮虫休眠卵的孵化类型:有分散式孵化和同步式孵 化两种。
3.2 轮虫休眠卵的最短休眠期
研究结果表明,轮虫休眠卵在产出至萌发 间皆有一个固有的最短休眠期。 轮虫休眠卵最短休眠期的长短常因种而异, 同种轮虫不同品系间也可能存在着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