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后的合理选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感冒后的合理选药
感冒是儿童的常见感染性疾病,病毒是常见病原体,感冒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到污染的鼻腔分泌物或吸入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而播散到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而得以传播。

感冒患者通常在感染
1~2 天内开始表现出喉痛、鼻塞、流涕及打喷嚏,2~4 天后达高峰。

感冒症状的时间进程随病毒类型的不同而有别,可伴有咳嗽、后鼻道分泌物下滴、流泪、低热、寒战、轻度酸痛、周身不适、瞌睡及头痛。

咳嗽会导致患儿食欲减退和呕吐。

感冒患者体温通常<38.5℃,感冒患儿的鼻分泌物在疾病的最初 2 天中表现为量大、稀薄而清亮,随后变得浓稠浑浊,呈黄色或绿色。

随着疾病的消退,鼻分泌物变成水样。

同感冒易混淆的疾病
过敏性鼻炎共同的症状是均可表现为流涕、鼻塞、打喷嚏、咳嗽、流泪,但过敏性鼻炎以鼻、眼、喉的痰痒为特征,而无喉痛、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喉痛、发热、寒颤、干咳、流涕、鼻塞、头痛、关节酸痛、疲劳虚弱,与感冒所伴随的症状有显著区别的是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和疲劳,上述症状感冒患者常常表现轻微,甚至没有。

麻疹早期可表现为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高热、精神不振、厌食,发热 3~4 天后皮肤出现斑丘疹、皮疹,先出现在耳后、发际,后迅速发展至全身,疹间皮肤正常。

流行性腮腺炎开始症状像感冒,继而出现双侧腮腺肿痛,高热不退。

症状初起时治疗疗程短及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化脓性腮腺炎、胰腺炎等伴发症。

因此,治疗应>15 天。

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可表现为上感症状,但有季节性,夏秋季多见。

常有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神志改变及呼吸不规则等症状。

可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急性阑尾炎压痛点主要在右下腹,同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高。

感冒药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药如乙酞氨基酚、乙酞水杨酸、双氯酚酸钠、布洛芬,有退热、镇痛作用。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可对抗组胺,减轻微血管扩张和降低毛细管通透性,缓解流涕、流泪、打喷嚏、咽部发痒等。

缩血管类药如盐酸伪麻黄碱、经甲哇啉,使血管收缩,鼻黏膜肿胀萎缩,减轻鼻塞,并增加鼻道的开放。

镇咳祛痰药如氢澳酸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抑制延髓中枢的咳嗽中反射,提高咳嗽阈值来改善干咳。

通过增加支气管分泌以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达到祛痰的目的。

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潘生丁,通过抗病毒进行对症治疗。

锌制剂锌能与鼻病毒上的结合点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防止它们结合鼻咽上皮细胞,进而预防感染。

中草药及制剂如金银花、黄芩、鱼腥草、板蓝根、柴胡等,用其清热解毒作用进行治疗。

感冒药选择的注意事项
1. 感冒是多为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治疗是不合适的,因为用抗生素治疗对于感冒症状及临床结局没有任何影响,且易引起耐药和其他不良反应。

并注意浓稠变色的鼻分泌物不是抗菌治疗的指征,除非症状持续>14 天而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

2. 有哮喘和溃疡病的儿童慎用阿司匹林,因易引起阿司匹林哮喘和加重溃疡,同时警惕瑞氏综合征的发生。

3. 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儿童慎用含伪麻黄碱成分的制剂。

4. 对咳嗽痰多的儿童要注意祛痰、化痰,慎用右美沙芬等制剂的止咳药。

5.<3 岁的儿童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而应慎用乙酞氨基酚药物制剂。

6. 因许多感冒药组方成分相似,应避免重复使用,以免引起由药物过量致使的不良反应。

7.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正使用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因可引起出血;正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若使用含抗组胺药的感冒药,可加强中枢抑制作用,镇静药应减量。

8. 警惕有些药物的过敏休克反应,如复方阿司匹林、柴胡注射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