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向全方位开放的新时代。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以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迈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回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突破与成就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打破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体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吸引外资,开放沿海经济特区等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实现了“小康”水平的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开始的3707亿元,到1990年已经达到了3645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8%。

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同时,改革开放带来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

二、改革开放后期的挑战与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同时,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其次,加强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平衡,促进共同富裕。

此外,也加大了对创新和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这一时期,中国以改革创新为主线,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汽车和高铁制造国家。

三、未来发展的展望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中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的经济更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具有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想40年前,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其贫困,不同于如今繁荣的景象,就算是表面上的改变,也是深刻的。

40年来,中国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如美哉这个东亚龙头国家现代化一边倒的完美榜样,黑山,港口岸区和邱家大水库的建成,都让我们认识到这个国家的实力之大。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工业生产国,拥有大量的人口资源和后发优势,也正在逐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环境的污染等。

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路子,将现代化的同时通过一些措施来缓解贫困状况,不仅仅强调了经济增长的长度,更加重视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同时,这个时期的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及法规,例如税制得到一定的优化,民营企业也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开展了多样化的股权制度等。

这种改变一系列所带来的成果也不遗余力。

最显然的,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飞跃——这里指的不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更多的文化消费、艺术表现、健康生活、社区建设等,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虽然中国现在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信心是很蓬勃的,但是未来发展还是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后发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更大空间、更积极地应对国际挑战,超前地转型升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无疑,中国是为了走向更加长远和稳健的未来,已经开始了一些全面的、艰难的、不断的改革工作,例如改革金融、改革地方政府、改革传统产业等。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展望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展望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展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也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过去的历程,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迎来了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又将走向何方呢?一、改革开放初期:脱离计划经济,加速市场化进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市场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重点任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解决问题”,通过逐步取消限定企业管理范围、降低物价以及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等大力开展。

同时,逐步废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使市场的自由度不断增强,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充分的市场竞争机会和经济自由。

1979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1984年实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农村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

同时,中国还积极对外开放,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与更多的国家开展了经济联系和合作,推动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软实力彰显中国实力1992年,中国进行了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确定了一系列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完善市场机制、拓宽对外开放和加强科技投入等,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六年以来,在颁布实施《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1986—2000年)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政策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增长率年年超过10%,投资呈几何倍数增长,同样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中国经济走出井冈山,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尤其是此前蛰居在国内市场的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展露头角,其中如华为、腾讯、小米科技等,成为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说明中国经济软实力愈发彰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978年12月,中国召开了历史性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展开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开放大幕。

这个转型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但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发展,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惊人的。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6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8,826美元。

而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影响了整个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40年里,国内企业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和雇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企业的市场化所需的全面改革,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也成为了全球经济影响力巨大的行业领袖。

2017年,中国建筑、华为、中石油、工商银行等多个中国公司都进入全球500强。

国际贸易方面,201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9万亿元。

中国的制造业不断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的产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

这一倡议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中国的贸易合作伙伴,并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达到了1.5万亿美元,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家。

中国将其富有影响力的投资和贸易结构创新模式,用于走向世界。

这些举措不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正面影响,而且也将有利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高效管理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

国家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的关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例如,中国的产品质量监管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变迁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变迁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变迁与展望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的成果也逐渐显现。

从40年前的闭关锁国,到现在的对外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不容忽视。

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的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升级,逐步向现代市场经济迈进。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中国经济的变迁与展望。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经济规模小,人民生活贫苦。

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多快好省”的思想,推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随着计划经济的推行,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发展。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经济面临严重的问题,社会生产力受到了限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滞后。

当时的中国需要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改革的推进首先出现在农村,农村改革被视为改革开放的前奏。

1978年初,中共中央提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耕地私有化,这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978年12月,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时代。

二、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1562.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538亿元。

40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改革开放也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0年前,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而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化文明的时代。

各种机会和挑战的出现,催生了时代的进步和淘汰,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带来了显著的改变。

中国的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也不断地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三、未来展望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历史进程1.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各个经济领域进行计划调控。

然而,这种体制存在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2. 第二阶段:市场化改革与外向型经济发展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放开价格、财政、金融等领域的管制和限制。

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并加强与国际贸易的合作。

3. 第三阶段:改革创新与现代化建设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发展趋势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传统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为此,中国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3. 推进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

中国将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

这一历史性转型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回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1978年,中国领导人决定启动改革开放,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引入市场机制。

这一阶段,中国先后实行了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改革的焦点是农村经济和城市企业。

在农村方面,农村包产到户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农村改革还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在城市方面,中国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决策和市场化运作。

城市企业改革包括放宽对企业的行政控制、实行利润挂钩工资制度等。

这些改革为城市企业带来了市场化的活力,提高了效益。

二、第二阶段: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2002年)1992年,中国进入第二阶段的经济体制转型,主要任务是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此时,中国实行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国推进了价格市场化、货币金融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

这还包括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包括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职工福利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重组和优化等。

这些改革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第三阶段:市场监管和产业结构调整(2002年-至今)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是市场监管和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相继推出了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规措施,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同时,中国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经济形态的支持力度。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于1978年正式提出,标志着中国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式结束,迎来了经济改革的新时代。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变化。

本文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并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改革开放背景1978年之前,中国实行了长达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矛盾和经济难题。

此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与市场化发展的浪潮涌动,中国内外形势对改革的迫切需求促使政府决策层开始思考调整国家经济方向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1978年底至1980年初,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调整农村集体经济关系,引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的成功转型为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经验与支持。

三、经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特区试点,引入外资,探索市场机制,并逐步放开了多个行业的市场准入。

1984年,中国成立了首个沿海开放城市——深圳,并为其提供了投资、海关、商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对外开放的大步跨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步打破对外贸易的束缚,开放了市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同时也巩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五、科技创新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科技领域的发展。

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包括航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型,中国的经济体量也不断扩大,从1980年的约4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近90万亿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处于老的计划经济和新的市场经济之间。

为了逐步推行市场化改革,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沿海和内陆城市、招商引资等,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约9.4%,为全球其他经济体所无法比拟。

同时,中国取得了相当多的经济成就,包括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逐步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国内,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强大使得其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和贸易大国,同时也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中国积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促进全球贸易,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继续,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要难题是中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包括高储蓄率、高债务水平、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中国的人口也已进入到衰退增长期,这也加深了中国面临的经济压力。

为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以确保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稳定。

中国政府实施了包括金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推进农村和国内市场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创新、升级和转型。

未来,中国将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新经济,实施更开放更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加大环保和生态保护力度以及促进经济全球化。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40年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并在全球经济中成为了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过了众多的坎坷和波折。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民勇毅奋发,开拓进取,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并不断地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及展望。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正式决定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掀起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大潮。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为了打破旧有的官僚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从而让中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取得更好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益。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探索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探索性质的经济政策,特别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政策措施,从而恢复了中国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中国开始实行县与乡的生产责任制,使得企业得以更好地发展,并为农村提供了新的机会,减轻了政府的压力。

其次,中国积极推行“走向世界”的大政策,并先后成功地加入了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

此外,中国还专门成立了贸易公司,以便更好地进行进出口贸易,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从深水区到浅水区的进化中国经济由深水区到浅水区的转变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在这一阶段,政府逐步放权,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让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首先,中国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政府干预,使得经济得以自由运行。

并在此基础上,中国夯实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其次,中国开始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并建立了自由贸易区。

在此过程中,中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高速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为迎接更加开放和发达的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的综合检验。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40年的跌宕起伏。

回首过去,中国经济的腾飞让人惊叹,但也不乏失败的经验。

在这个里程碑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升。

1979年,中国开放了14个沿海和边境城市,允许外商进入,开放战略迅速展开。

19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实行的措施包括:分类改革,代表社会资本的新企业的建立,购买股份以及股份制企业的形成等。

1987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建立全面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实现市场化的九五方针。

19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向更加深化的方向推进。

中央政府授权地方政府再造企业以完善改革,并在1992年正式建立股票市场,为中国经济实现更丰富资本来源奠定了基础。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保持了世界级的水平。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被认为是中国在开放方面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之一。

而改革也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商品市场化程度显着提高的背景下,非农业部门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加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2005年,中央政府开始重点推进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战略。

回顾过去的四十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实力崛起、改革创新、对外合作的特征,不仅在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对全球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阶段收获卓著的成就归因于国家扛起开放和创新的大旗。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更需要聚焦于创新,打造技术领先的工业生产基地,并进一步破除限制,加强与全球经济的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实现经济与国际接轨已易如反掌,但应更清晰明确地看到,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重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愿景正快速成为现实。

中国加大创新投入,创建全雷区的高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并在大规模展开创新驱动经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演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历史回顾1.1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1978年,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效率、资源浪费、生产矛盾等。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阶段改革的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开放政策。

其中,农村改革是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经济体制深化与扩大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逐渐推行市场经济,引入外资,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同时,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4 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的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市场准入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

二、未来展望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创新驱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2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2.4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与风险防控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一、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中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自主经营和自由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其次,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

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财税体制的变革。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地方财政辅助调节制度、加快税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

改革后,中国财税体制更加合理和稳定,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得到增加,民生事业得到提升。

同时,改革也着重解决了过去中央政府收入过高、地方政府无法满足支出需求的问题,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三、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年间,中国政治体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一方面,中国加强了人民民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加了基层选举的权力,增强了人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另一方面,中国进行了反腐败斗争,加大了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监察体系。

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政府更加透明和廉洁,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四、法律体系改革改革开放年间,中国加强了法治建设,完善了法律体系。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框架。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法律实施和司法独立,提高了司法公正性。

法律体系改革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中国制度变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自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年中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

通过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向一个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飞跃,从而在全球政治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首先需要提到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市场化进程。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政府逐渐取消了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限制,开放了国门,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通过推进市场经济机制改革,如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等方面的努力,中国的经济逐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中国的生产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也水涨船高。

其次,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行了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城市化进程成为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从17%增长到58%,超过8亿人口享受到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这也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创新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贫富差距加剧、环境污染、金融风险等问题,都需要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干预和管理。

展望未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前景依旧广阔。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趋势和模式正在涌现。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创新科技、平等社会等领域。

计划“东方狮子”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在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正面影响,建立更加完善的体制和法律条规、强化创新能力,以便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此外,与全球的合作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的一个关键点。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是既光荣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展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1978年,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这些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中国逐渐转向重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GDP)迅速增长,一度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并逐渐在高技术和创新领域崭露头角。

同时,改革开放还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增长。

首先,中国需要加强内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赖外需和投资驱动,而内需的拉动力量相对较弱。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创新。

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整体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落后。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中国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并建立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排措施和推动绿色发展。

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意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中国还需要加强对外开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继续扩大开放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可以通过深化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进程。

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

在这个体制下,国家对经济资源的调配具有绝对的掌控权,所有企业都是国有的,生产和分配的工作都是由政府来实行。

这一时期,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需求日益增强,计划经济制度也愈发显现出一些限制和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而推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标志性的一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改变了以往严格控制经济的做法,开始提倡市场竞争,同时注重完善公司法规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二是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配置在内。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已逐渐成熟,社会经济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中国在财税体制、金融体系、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强了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可以说,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未来留下了基础。

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统一的基本方针,做好宏观调控、应对风险和补齐短板的工作。

未来,我国应该继续完善市场化体制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双向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

另外,需要加强金融体系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政府也应该坚持制度创新,加强对重点领域和企业的宏观调控,探索新制度、新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国的不断努力和改革创新。

改革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谋划、平稳有序、稳慎推进,保持方向不偏差、力度不减弱。

只有继续推进改革,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发展质量水平,才能够在全球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变革与市场化经济的诸多挑战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就开始了向市场型经济转型的决策。

这一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跻身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情况非常艰难,当时的中国在几年内面临了一系列的困境,包括失业、通货膨胀、不稳定的汇率等问题。

由于全球油价飙升和恶劣的自然灾害,1985年中国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中国政府在这一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包括财政紧缩和货币贬值等。

此外,政府还推行了一项决定性的农村改革政策,使得中国的农业部门开始走向市场化。

这些政策的产生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社会生活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改革开放高潮期随着国际大环境的缓慢恢复和中国自身的四项现代化任务的要求,中国经济迎来了高潮期。

在各种内外部条件的支持下,中国国内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到2000年代后期,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外贸大国,并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成为了全球各国的焦点,一系列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样,中国的海外投资也开始显著增长。

尽管这些政策的成功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比如资源枯竭和城市化等。

随着大规模城市化的加速和土地供应不足等问题,中国社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仍然面临一系列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能够保持经济稳定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急迫的问题。

在当前需要通过更加开放的政策以及采用新的途径和方式来加强中国经济的后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

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

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

(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

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

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

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

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

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方向[J].中国 周业安.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与绩效研究的批判性回顾[J].
改革.2006.8.
[2]
中国人大学报,2000.4. [3】魏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不同阶段的任
实质上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不相容是
第一阶段: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8年
12月到1984年lO月)。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在农村。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
济体制的决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中
国搞市场经济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包括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 场秩序在内的完善的市场制度,并根据市场经济要求改革经济体制的各 个方面,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收入分
场经济体制。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的三十年中,就市场 经;齐实际上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第一,中国到底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 论的结果是中国必须揭市场经济。第二,中国应该搞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最终的正式提法是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最基本属性是现代市场经济。
第三。中国如何搞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市场经
革,是新经济体制形成的深厚基础和出发点。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改革原有的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这主要 表现为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国有经济改革成了对原公有经济进行改革 的焦点。第二,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造就出一种新的经济成分,并通
过发展这种新的经济成分而使中国产权制度转变为混合经济体制。 2、现代市场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问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触及了。但直到1992年小 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们才正式承认市场经济,在十四大上提出要建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精选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精选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

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

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

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

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

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

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

(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

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

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

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

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

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

不过,这种控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放松。

资源的行政性配置不仅仅存在于资源结构性转移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而且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行政机构也直接介入。

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是无偿使用,而且不得转让。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

不过,上述有偿征用土地的做法仍是非市场竞争性的,行政性配置的特征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控制权力远远超过市场力量。

政府之所以具有直接的社会动员作用、集中资源配置能力和高积累机制,除其行政机构的权力中心地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有产权制度。

公有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依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的,它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自然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同样,计划经济的瓦解,也就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以打破单一公有制局面开始的。

在不断的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直接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使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能轻易实现资源的部门间转移,并通过行政性动员,使政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拥有的资产总量也不断扩张。

(二)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在传统的体制下,行政权力主体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动员资源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构一般按行政原则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

在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著作用。

这样,资源的配置又会接受市场信号的导向。

也就是说,政府资源配置的决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市场机制引导着行政机构的投资方向决策和产业结构选择,而且这种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20世纪80年初,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放松和市场力量的增强,企业开始接受市场调节。

尽管资源配置出现市场的导向,不过,地方政府的决策地位明显提升,其行为类似于企业,即选择投资项目及规模首先要考虑投资收益率。

这实际上表现出政府推动型特征。

政府和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在经济因素约束下的最大收益率选择;而政府则是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约束下的最大收益率选择。

投资决策在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双重作用下,必然出现投资分散性、重复性。

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宏观上的协调与控制,校正相关偏差。

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演进,反过来造成政府经济决策的差异性。

作为中央政府,首先必须考虑政治结构的稳定、社会的安定、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平衡发展等综合性的目标,中央政府的投资只能根据上述目标的次序来进行决策,而不能按照完全的市场利润率来进行决策。

而且中央政府能控制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内市场具有直接控制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完全排斥市场而实行行政调节,实现其行政目标。

但作为地方政府(如省、市一级)进行经济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和范围大大缩小,对政治、社会、产业平衡发展等因素的考虑与中央政府相比,有明显的减少。

而地方政府对能体现地方经济实力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表现出极大兴趣与渴求。

对基层政府而言,由于在工业化初期的财力有限,经济运转常常出现问题。

因此,基层政府在严峻外部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偏好。

从而使基层政府更像一个公司,而其领导人员则成了事实上的企业家。

可见,政府行政层级的高低,其行政目标的结构和次序存在不同,从而导致经济决策行为的差异。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随着行政级别的递减,经济决策的市场化倾向则递增。

因此,在我国经济改革的大政方针确定后,市场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政府推动型的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的行为上表现得更为典型。

二、经济体制演化的阶段性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是一个从制度僵滞通过制度创新逐步达到制度均衡的过程。

具体地说,体制演化的阶段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制度创新过程;二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创新过程。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展开的。

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当时,城市国有企业由于受国家的政策保护而难有实质性的改革。

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

这种状态即使由国家在原有制度框架内进行修正,财力也是无法承担的。

同时,这一制度中的主体——农民既得利益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突破既有的制度是最好的选择。

在城市改革中,随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简政放权”,特别是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主动缩小了指令性计划范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活动脱离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市场调节的范围越来越大。

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不仅非国有经济依靠市场调节,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其经营,而且国有经济也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阶段。

从局部到整体的体制演化过程中,国有经济因种种阻力太大一时还不能得到改造的时候,先在国有经济外部发展起新的经济成分。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它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不存在政企不分和“铁饭碗”、“大锅饭”等弊端。

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市场化进程显然具有非常直接和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对下降,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所形成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不断进行改革,并逐渐走向市场化。

与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尽管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比较慢,但已开始市场化的国有经济同样在转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国有经济的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
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

中国经济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改革是通过制度存量的改进实现的。

所谓制度存量,既包括一些制度结构,也就是本质性的制度特征,也包括与这一制度必然相关联的表现特征。

如,价格双轨制形成。

如果不对原有的完全计划价格制度进行改变,那么很难形成新的市场价格。

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实际上是对原有公有产权制度的局部改革。

这种局部性的改革虽然只是对制度安排的改变,却会与原有产权制度的结构产生直接的冲突。

当然,局部性制度安排产生增量收入的大小决定着旧制度结构变迁的程度。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中国经济改革的双轨制是一种有意识的制度安排,还不如说是制度创新安排与原有制度结构之间冲突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由制度安排向制度结构的演进,而不是从旧制度结构向新制度结构的直接转化。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对原有存量的改革。

其实,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改革一直都在进行着,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有经济实际上在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成本。

因此,尽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体制外突破和增量改革,并以此来促进旧体制的变革,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全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